Workflow
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首座万亿城市之争,尘埃落定?
创业邦· 2025-11-02 1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大连和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冲击GDP万亿城市的两大竞争者,在2024年前三季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大连经济增长强劲,而沈阳增长显著放缓 [6] - 两市经济表现分化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主导产业的差异及应对行业周期的能力:沈阳受困于“一业独大”的汽车制造业,特别是外资品牌面临挑战;大连则通过大项目引领其核心石化产业实现“以量换质”的转型 [7][16] - 两市的不同发展路径为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观察视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是关键影响因素 [22][28] 沈阳经济表现与产业结构 - 2024年前三季度沈阳GDP为6614.3亿元,增速仅为2.3%,远低于大连的6.0%,且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7%,外贸进出口额下降9.8% [6][11] - 沈阳经济高度依赖汽车制造业,2023年该产业营业收入达2456.6亿元,占全市制造业营业收入的49.5%,呈现“一业独大”特征 [12] - 外资汽车品牌如华晨宝马和上汽通用对沈阳经济影响巨大,2024年前三季度沈阳大东区整车产量同比下降45.2%,整车产值同比下降42.1%,反映出外资品牌面临的销量压力 [12][14] - 沈阳正积极推动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例如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并设立了首期规模8亿元的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但转型步伐相对滞后 [15] 大连经济表现与产业结构 - 2024年前三季度大连GDP为7248.2亿元,增速达6.0%,高于其全年5.5%的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2.8% [6][17] - 石化产业是大连的支柱产业,2023年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合计占全市工业企业总营收的45.1% [17] - 大项目驱动是大连经济增长的关键,以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为例,其2023年产值达2402亿元,累计投资超3000亿元,并带动了恒力新材料、恒力重工等下游产业链发展 [18][19][21] - 大连正通过《绿色石化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升级,目标是将长兴岛石化产业精细化率从目前的6%提升至2025年的20%以上,并实施大连石化分公司的“退城入园”以进行技术革新和空间重构 [21] 对辽宁省产业转型的启示 - 2024年前三季度辽宁省GDP增速为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2.2%,位居全国末位,其中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5.4%和5.1%,反映出传统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23][26] - 尽管传统产业承压,但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展现出活力,增加值增长6.1%,大连和沈阳的高技术制造业也分别增长14.2%和10.5%,新兴产品如医疗仪器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产量显著增长 [27] - 沈阳和大连的案例表明,对于辽宁这类传统产业“历史包袱”较重的地区,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引入新变量、数智化赋能等方式,改写传统产业的发展逻辑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