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企业如何转型突围 周其仁从粤企身上总结出这三条“秘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9:47
"土地可以大量节约、厂房可以集约、流水线可以优化、流程可以优化、工序可以改进。不仅仅做一 次,可以一轮一轮地做,而且不仅仅是请外部专家来做,也培训本企业的工人、班组长、工程师一起 做,这能让很多企业在困难的时候多一口气。"周其仁表示。 第二条经验是宽处谋布局。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7月31日上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在广州 召开。 会议现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周其仁分享了对当前 全球经济形势的观察与判断,以及他对当前形势下产业转型方向的思考。 "现在我们传统产业和企业面对的是'水落石出'的形势。'水落'指的是世界总需求在收缩,全球贸易总量 在降,随即在全球派生出需求萎缩、价指下跌、消费降级、'内卷'、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就 是水落后露出的'石头'。而这是我们未来相当长时间要面对的一个基本形势,企业应该面对现实、突围 寻路。"周其仁表示。 企业具体可以怎么做?"真正突出重围的办法在企业他们自己的经验里头。"曾一度扎根佛山5年开展调 查研究的周其仁分享了3条他从广东企业实践中看到的经验。 第一条经验是细 ...
博汇股份:多维布局强根基,跨界算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7:5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在产业转型与科技浪潮驱动下积极开拓新增长极,同时巩固传统业务根基 [1] - 通过控股股东变更、募资规划和跨界布局智能算力领域勾勒战略蓝图 [1] - 战略考量包括增强供应链韧性、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和适时增效降本 [5] 智能算力布局 - 拟斥资不超过3.9亿元通过全资子公司无锡极致液冷科技进军智能算力领域 [2] - 计划购买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技术服务等资产开展智能算力服务 [2]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后续将提交股东大会,过程规范透明 [3] - 交易完成后将助力构建AI算力资源,提升公司在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 - 计划引入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新业务顺利开展 [3] 资本运作 - 拟募集不超过4.16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4] - 发行对象为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合伙企业 [4] - 原控股股东将13.06%股份转让给无锡惠山原鑫曦望,后者成为新控股股东 [4] - 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方为无锡惠山区国资,引入国资背景战略投资者 [4] 传统业务优化 - 加快全球寻源巩固采购渠道,借助油品市场分析信息化系统提高采购性价比 [5] - 聚焦特种油及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研发创新,优化工艺提升品质稳定性 [5] - 打通加工贸易模式开拓国际市场,作为民营炼厂中唯一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 [5] - 在无锡设全资子公司开辟液冷新业务 [5] 长期发展 - 公司战略路径清晰,在产业转型浪潮中稳步前行 [6] - 举措体现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把握和打造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决心 [6]
上半年湖北经济增速“破6”,自评“中部显眼包”
搜狐财经· 2025-07-26 09:17
中部经济表现 - 湖北上半年GDP达2.96万亿元,同比增量1735.6亿元,实际增速6.2%,位列GDP二十强省份首位[4] - 河南GDP突破3万亿元,增速5.7%,继续坐稳中部龙头[4] - 湘赣皖三省GDP实际增速均为5.6%,其中湖南、江西新能源汽车、锂电、工程机械等新兴产业表现突出[5] - 中部六省经济总量约1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9.7%,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4] 产业亮点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4%,电脑整机、锂电池分别增长62%、31.5%[7] - 湖南航空航天、轨交装备产业齐头并进,江西通用设备、汽车制造业分别增15.9%、18.7%[7] - 江西锂电外贸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5] - 河南机电产品出口强劲,新能源车增量明显,郑州外贸总额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15] 产业短板 - 湖北集成电路设计依赖沿海和海外协作,本土企业实力薄弱,三安光电市值仅636亿元,不足中芯国际十分之一[8] - 江西稀土产业以中低端为主,后端磁材、芯片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8] - 安徽名义增速4.4%垫底中部五省,反映价格指数或投资回报承压[5] - 湖南37个盈利行业中,部分行业利润率跑不赢原料和能源成本涨幅[8] 消费表现 - 中部六省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均值(5%),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分别增长7.2%、6.9%、6.2%、5.5%、5.3%、6.1%[11] - 河南、湖北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76元、13991元,名义增速分别为5%、2.4%,低于全国均值(14309元,5.2%)[11] - 江西、湖南"县域消费"回暖依赖"以旧换新"补贴,通讯器材、家电、汽车补贴增幅达30%~70%[11] 区域发展不均衡 - 武汉占湖北GDP四成以上,东湖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占全省近3成,而襄阳、黄冈等地仍依赖能源、化工等低技术产业[15] - 郑州外贸占河南主导地位,荥阳、巩义等县市多为代工企业,缺乏核心设计[15] - 长沙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支撑稳定,但邵阳、郴州等地产业园区对外依赖强,"链主"少[15] - 湘潭高校毕业生留潭率仅20%,反映高端人才流失问题[12]
消息人士:斯泰兰蒂斯(STLA.N)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停止其工厂的全部内燃机生产。
快讯· 2025-07-24 17:04
消息人士:斯泰兰蒂斯(STLA.N)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停止其工厂的全部内燃机生产。 ...
城市24小时 | 最强地级市首发“新”榜单,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0:01
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 苏州首次发布"2025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名单,以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为核心指标 [1] - 入围企业全年研发费用总额达630.82亿元,研发费用入围门槛为7281万元 [4] - 4家企业研发费用超50亿元,11家在10~50亿元之间,13家在5~10亿元之间,59家在1~5亿元之间,13家在7281万元~1亿元之间 [4] - 沙钢集团以77.58亿元研发费用位居榜首,盛虹控股集团67.72亿元第二,亨通集团59.27亿元第三,协鑫集团50亿元第四 [4] - 榜单中制造业企业达92家,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31家、电气机械制造业10家、通用设备制造业8家等 [4] - 2024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9万亿元,正向5万亿目标冲刺 [4] - 苏州累计培育创新联合体23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0.6%,2025年目标为90% [6] 行业动态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 [7] - 成渝中线高铁将以400公里时速运营,开通后成渝间50分钟通达 [8] - 河南贾鲁河建设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由河南交投全额出资 [9] - 浙江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5G基站30万个以上,5G工厂超1000个 [11] - 国家铁路局正在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 [12] - "十四五"以来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1万公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4万亿元 [12] 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北京地区进出口1.53万亿元,出口3017.1亿元增长1.4%,首次突破3000亿元 [10]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60岁以上银发网民1.61亿人,农村网民3.22亿人 [13]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13] - 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增长19.3%,业务收入7187.8亿元增长10.1% [14][19] - 广东上半年快递业务量234.2亿件居首,浙江161.4亿件第二,江苏75.5亿件第三 [16]
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期货交易所深入产业聚集地举办期货风险管理培训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15:1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安庆市人民政府、大连商品交易所、安徽证监局联合主办,主题为"聚焦期现融合创新 助力塑业转型升级",旨在服务实体经济并推动塑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 - 这是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地方政府和期货交易所深入特色产业聚集地,针对塑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期货期权运用需求开展培训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 [1] 地方政府与交易所表态 - 安庆市委常委吕栋指出,当地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面临成本波动和需求震荡双重压力,亟需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3] -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塑化产业是安徽省重要基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且塑化板块已成为大商所运行最稳定的品种板块之一 [3] - 双方希望通过培训促进期现货市场融合,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3] 培训内容与后续计划 - 渤海期货研究所、嘉悦物产集团及大商所专家分别就塑化产业链现状、套期保值案例及期现结合业务进行分享 [5] - 座谈会上,政府、交易所、监管机构与10余家涉塑化企业及期货机构代表探讨了风险管理需求、工具应用难点及政策建议 [5] - 安徽证监局未来将联合期货交易所持续推进"一期一品"品牌活动,强化期货市场功能以服务实体产业布局 [5]
从“刚性供应”到“柔性响应”——我国电力负荷接连跨越峰值经受“烤”验
证券时报· 2025-07-18 03:13
电力负荷与经济发展 - 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相当于150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创历史新高 [1][2] - 广东成为内地首个电力负荷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带动南方电网最高负荷达2.52亿千瓦 [2] - 1千瓦时电支撑广东GDP产出约15元,2024年广东用电量达9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2] 电力需求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推动用电需求,东北地区空调成交同比增长超4倍 [4] - 工业用电尤其是制造业用电量增加显著,新兴产业如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带动负荷攀升 [2] - 农业和服务业用电需求同步增长,农业智能化及服务业体验改善推动电力消耗 [4] 电力保供措施 - 江苏通过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 [6] - 深圳虚拟电厂具备110万千瓦调节能力,通过调度充电桩、储能等分散资源稳定电网 [6] - 南方电网完成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检修,投产2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5] 跨区域电力调度 - 浙江三分之一用电依赖省外输入,增购西北、西南及黑龙江电力资源 [8] - 特高压工程和智能电网实现"全国一盘棋"调度,化解区域不平衡矛盾 [9]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千瓦时,全球最大 [9] 新型电力系统生态 - 重庆两江龙盛储能电站存储30万千瓦时电,满足6万家庭一天用电 [10] - 蔚来换电站集成光伏、储能及充放电设施,日消纳1300千瓦时绿电 [11] - 算力中心(IDC)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参与电网调节,提升系统灵活性 [11] 产业链公司动态 - 汉缆股份预中标南方电网项目,金额预计9.07亿元 [9] - 白云电器在国家电网变电设备招标中预计中标超1.6亿元 [9]
助力山西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信保方案”
金融时报· 2025-07-17 09:50
金融支持山西产业转型 - 中国信保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为山西省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1][2] - 近三年中国信保山西分公司承保中国能建山西电力勘测设计院海外新能源项目15个,累计承保金额12.7亿美元 [1] - 2024年山西省"新三样"出口增长199%,受光伏等海外项目带动 [2] 先进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发展 -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获中国信保出口承保16.83亿美元 [2] - 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累计获出口承保84.89亿美元及国内贸易承保257.65亿元 [2] - 两家企业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高端电子等领域,中国信保支持其国际化战略 [2] 一带一路与能源转型 - 2013年以来中国信保山西分公司累计承保山西企业一带一路项目31.36亿美元,涉及风电、基建等领域 [3] - 中车永济巴西风电项目带动山西风机出口,山西建投联合承建波黑医院项目 [3] - 中国信保既支持新能源产业也助力传统能源升级,以外需牵引能源转型 [2] 特色农产品出口 - 中国信保重点支持汾阳核桃、隰县玉露香梨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出口中东、欧盟等地 [3] - 累计支持山西农产品出口5.65亿美元,企业获赔415.89万美元 [3] 政策性金融持续发力 - 中国信保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山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3]
金浦钛业倒腾利德东方股价涨停 两次转型失败扣非六年半亏逾9亿
长江商报· 2025-07-16 07:13
公司重组方案 - 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募集配套资金方式收购利德东方100%股权 [1] - 重组分三步实施: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差额部分、向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金浦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郭金东 [4] 标的资产背景 - 利德东方前身为1949年创建的工厂,2015年完成混改,2018年金浦集团收购其6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5] - 2024年利德东方净利润1.21亿元,2023年为8381.43万元 [9][2] - 交易前利德东方股权结构为金浦东裕持股91%、恒誉泰和持股9% [5] 关联交易争议 - 标的资产利德东方为一年前公司转让给实控人郭金东之女郭彦彤的资产 [2] - 2024年公司通过置换实控人旗下亏损7513.14万元的东邑酒店完成金浦东裕股份转让 [6] - 公司回应称市场形势变化导致决策调整 [2] 公司经营状况 - 2018年起业绩持续下滑,近6年有5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近6年半合计亏损超9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60亿—1.8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62亿—1.87亿元 [7]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45亿、1.75亿、2.44亿元 [7] 战略转型背景 - 钛白粉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成本高企、需求疲软等问题,公司硫酸法工艺不具备竞争优势 [8] - 曾尝试56亿元收购古纤道绿色纤维进入涤纶工业丝领域未获批准 [8] - 2022年拟投资百亿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因锂价下行拖累业绩 [8] 市场反应 - 重组公告后公司股价收获涨停板 [2] - 控股股东金浦集团所持股份100%质押,32.45%被司法冻结 [10]
解码传统制造业跨界跃迁“浙江样本”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产业转型背景 - 智元机器人入主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带动中大力德、均普智能、均胜电子、金固股份等浙江汽配"天团"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追捧对象 [1] - 浙江省60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共同战略是从"造车"到"造人",瞄准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实现产业突围 [1] - 浙江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体跃迁,提供传统制造业向未来产业转型的"可复制路径" [1] 区域布局情况 - 浙江省拥有超过100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40家 [2] - 宁波作为汽车零部件重镇加速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倾斜,夏厦精密、双林股份、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公司将此作为转型升级战略支撑 [2] - 杭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大脑+小脑+肢体"全链条布局态势,宇树科技、阿里云、金固股份、兆丰股份等公司形成互补 [3] - 金华聚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9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湖州作为智能物流装备重镇,2024年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73家,总营收达437亿元 [4] 企业转型案例 - 夏厦精密从电动工具小模数到新能源汽车再到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升级路径,目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1] - 双林股份将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表面渗氮工艺创新应用于丝杠制造,发布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 [2] - 金固股份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推进项目,相关样品已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试验,部分性能指标超过产品标准 [3] - 万里扬5月成立机器人子公司,谐波减速器已完成开发,行星减速器进入样机阶段 [4] - 诺力股份计划将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 [4]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和规模将分别达1.24万台、63.39亿元;34万台、超640亿元;500万台、超4000亿元 [4] - 优必选在手订单已达百台,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订单,乐聚机器人预计全年交付量将进入千台级别,松延动力总订单规模已超2500台 [5] - 人形机器人成本从10万美元向2万美元下探,商业化门槛显著降低 [6] 转型优势分析 - 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依托技术同源性与供应链协同,汽车零部件与人形机器人在核心技术高度重合 [7] -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位列全省15个特色产业集群第一 [7] - 双林股份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在技术开发方面有同源性 [8] - 夏厦精密人形机器人客户与传统新能源汽车客户的重合度高达70% [8] - 万里扬用于齿轮、轴的生产设备能与机器人减速器的生产设备通用,大宗原材料采购有较大成本优势 [9] 转型方法论 - 精准识别"技术近亲"领域,让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核心技术高度重合 [11] - 采取"主业保底、新业试错"策略,渐进式迭代 [12] - 浙江政策支持特点是"靶向发力",通过"精准画像"摸清各地技术长板 [13] -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各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