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面对严峻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 济南公交做对了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9:58
公共交通被誉为"城市的血脉",而乘坐公交,穿梭于城市的脉络之中,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旅行方式。但是当前,城市公共 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值得一提的是,济南 公交却走出了一条"公交+"的转型之路,通过多元化经营,强力"造血",使"公交+"产业板块收入规模达到6亿元以上。 01 持续释放"公交+"动能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9月11 日,在交通运输部主办的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活动(济南站)上,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总经理颜廷虎表示,济南公交集团是市属一级公益类企业,主 要经营中心城区及莱芜、钢城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班车客运和城市公交配套服务业务。企业拥有员工15000余人,公交线路568条,营运车辆7500余部,出 租车1715辆,年客运量5.45亿人次。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市民出行选择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公交行业正面临公交客流下降、客运收入减少等问题,不少城市的公交运营陷入困境,有些城 市甚至出现公交 ...
江苏宜兴“陶都转身”:一把紫砂壶的产业新生
新华社· 2025-09-13 06:49
宜兴的工业骨架,曾由陶瓷、环保、线缆、化工、化纤数个产业撑起。其中,陶瓷与线缆是当之无 愧的明星产业。不过,紫砂艺术受限于大师传承和相对小众的市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较难。线缆行 业虽产值庞大,却容易形成同质化竞争,核心技术与高端化突破日益迫切。 盛夏的丁蜀镇,龙窑的烟火气依然弥漫。窑火,见证了紫砂艺术的瑰丽,也烙刻着江苏宜兴这座江 南小城"陶都"的辉煌印记。 当传统产业遭遇增长瓶颈,当"陶都""线缆之都"的标签亟待更新,宜兴的企业乃至整座城市,也在 寻找一条引领他们穿越周期、再攀高峰的"第二曲线"。 ...
【财经分析】从2025年中报看广东上市公司的活力、定力和竞争力
新华财经· 2025-09-12 19:14
2024年9月和2025年3月,TCL科技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实施两起百亿规模产业并购,迅速获取显示领域的 最新核心技术,提升公司主营业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TCL科技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8亿 元,同比大幅增长89.3%。 新华财经广州9月12日电(记者吕光一)记者从广东证监局获悉,截至2025年8月31日,广东883家A股 上市公司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 绩保持增长,且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看活力: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 "'并购六条'实施一周年以来,广东有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其中超 六成属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广东证监局 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观察,广东上市公司此轮并购重组始终围绕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布局,通过强强联合、国资并 购、跨界并购和境外并购等多元化方式为企业和地方注入高质量发展动能。 ——畅通硬科技资本循环。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根据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遗产保护用上黑科技 在峨眉山解锁文旅新体验
央视新闻· 2025-09-11 20:24
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四川峨眉山以雄秀神奇的自然风光、典型的地质地 貌、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类的瑰宝。当地坚持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平衡世界遗产保护 和可持续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天的《活力中国调研行》,跟随记者一起去峨眉山看看。 知识赋能 文旅创新 登山冷线"热"起来 在峨眉山景区,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为游客生动讲解的导游梁东。与普通导游不同的是,作为峨眉山文化和自然遗产研究院的工程师,他对峨眉山珍稀动植 物的分布了如指掌。 景区今年创新推出"探寻峨眉的生命"生态游项目后,梁东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知识分享给大家,吸引了大量游客报名,不少家长更是专门带着孩子前来。 让更多游客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成为峨眉山创新文旅产品的一把"钥匙"。生态专家带队进行生态游,举办越野挑战赛,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以往游客稀少的 登山冷线"热"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主石窟胸口位置有明显的青苔生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窟也会"生病"。由于常年受到降雨天气影响,它会出现渗水、裂隙等病害,滋生青 苔。为了更好地保护石 ...
遥望科技叫停两项目5.45亿或“打水漂” 四年半累亏32.69亿业务重心再调整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1
募投项目终止及资金调整 - 终止"YOWANT数字营销云平台建设"和"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两个募投项目 将剩余募集资金7.6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 - 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2.91亿元 累计投入5.45亿元 其中YOWANT项目投入4.18亿元 创新研究院项目投入1.27亿元[2][3][5] - 终止原因为AI技术迭代导致硬件方案失去实施必要性 且项目推进四年后已不适应技术发展需求[1][3] 募资使用情况 - 2021年定增募资29.72亿元 净额29.21亿元 原计划用于三个实体项目及补流还贷[1][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社交电商生态圈建设项目已完成并投入5.66亿元 补流还贷项目8.39亿元也已完成[2][3] - 终止的两个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产生利息收入及费用影响2000.61万元[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1亿元、39.01亿元、47.77亿元、47.63亿元 同比变动30.70%、38.75%、22.48%、-0.30%[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亏损7亿元、2.65亿元、10.50亿元、10.01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下降36.32% 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扩大15.60%[8] - 四年半累计亏损总额达32.69亿元[1][9] 业务转型历程 - 公司前身为星期六 主营女鞋业务 2019年以17.71亿元对价收购遥望网络88.57%股权 进军社交电商领域[7][8] - 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29.72亿元重点布局直播业务 体现业务转型决心[1][2] - 2024年公司调整业务模式 保留直播核心业务 将创新业务改为控股参股模式 并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8]
百年煤城何以当上转型优等生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百年煤城焦作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转身,发展新路径清晰。 最近,焦作再次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这背后是其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创业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其中,项目建设是"硬支撑"。 6月29日,瑞庆年产30万台第五代混合发动机项目投产。"项目从对接洽谈到开工建设仅用150天,投产 后将带动公司年产值从5.6亿元增加到40亿元。"瑞庆汽车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国海说。 瑞庆公司的发动机项目是焦作市"三十工程"十大工业项目之一。围绕工业、基础设施、民生三大领域, 焦作每年集中力量推进30个重大项目,积蓄发展动能。 9月9日,在响亮的汽笛声中,一列满载物资的货运列车缓缓驶入焦作演马庄矿集装箱站台。 这里曾是焦作煤矿工业的"心脏",当年满载"乌金"的列车带来滚滚财富;如今,同样的轨道上,载着水 渣等工业物资的列车奔向全国各地。 "依托完善的铁路专线网络和成熟的仓储系统,演马庄矿已经成为中原(豫北)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 纽。"焦煤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演马庄矿的转型,是焦作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市煤炭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原 来的81. ...
武汉:规上工业总值突破1.67万亿,培育6个千亿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04
"十四五"实现了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 在科技产业融合上,武汉已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了21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7家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培育11家产业创新联合 实验室。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医工交叉、人形机器人、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产业转型上,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6个主导产业产值过千亿元。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 达1.65万家、实现三年翻番。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等产业 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近三年在全国14座软件名城中稳居第一。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的高速增长,对规上工 业增长贡献率突破90%。在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13个未来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布局。 实数融合上,武汉5G基站达到5.65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4.5倍;算力总规模突破5300P,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数字化转型全国领先,建成300条数字化 生产线、122个智能化车间、30个标杆 ...
上证观察家 | 如何打造特色与持久竞争力兼具的产业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9-08 10:27
"十五五"时期,各地如何立足当地产业基础,打造有特色、有优势、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将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关 键所在。建议各地在"十五五"规划中,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力扩围、制造业与服务 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产业引导和招商引资政策,形成区域有特色、全国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规划引领 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三) □ 杨成长 龚 芳 曾培春 □ "十五五"时期,各地如何立足当地产业基础,打造有特色、有优势、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将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 关键所在。建议各地在"十五五"规划中,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力扩围、制造业与服 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产业引导和招商引资政策,形成区域有特色、全国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 顺应产业趋势、找准产业新增长点是各地做好产业规划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传 统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关系正面临深刻重塑,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变化:数字经济催生产业结构呈现"三段式"新特征;传 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可在不同时空上相互转换;终端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流量成为 ...
经济总量破6万亿,揭开湖北的崛起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22:47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 -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3] 汽车产业转型 - 岚图汽车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实现第20万辆整车下线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达68263辆 同比增长88% 年复合增长率70%-80% [6] - 岚图智造工厂具备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使用935台工业机器人 [6] - 2024年湖北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6886辆 占全省乘用车市场份额54.43% 同比增长39.52% [7] 低空经济发展 - 十堰竹山县建成973亩通用机场 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A1类通用机场 华中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 [7] - 基地建成3条无人机生产线 开通竹山至汉南、宜昌低空航线 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 [8] - 官渡镇无人机物流配送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快递量成倍增长 已吸引18家企业入驻 [8][9] - 深圳长空科技试飞工业无人机7000多架次 在应急保障、农林植保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 [9] 产业数字化升级 - 2025年1-7月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26.2% [9] - 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70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500亿元 年均增速92% 总销量突破6亿件 [12] - 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 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协会聚合160余家会员企业 [12] 农产品深加工与出口 - 随县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 2024年干菇产量7.2万吨 其中出口超1万吨 [12] - 出口额达14.02亿元 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两枚香菇有一枚远销海外 [13] - 累计孵化3000余名主播 年带货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单日最高销量2万单 [13] 特色产业集群 - 潜江形成"养殖—预制菜—冷链—直播—出口"小龙虾产业垂直闭环 [13] - 松滋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3] - 竹山县培育绿松石电商主体3829家 2024年电商交易额达50.8亿元 [13] 文旅产业增长 - 2024年上半年湖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2587亿元 稳居中部第一 [16] - 全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8%和16.02% [16] - 云梦县2025年1-7月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2亿多元 [17] - 武当山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25年预计突破1400万人次 增幅超30% [18] 文旅项目投资 - 武当一梦景区总投资近10亿元 园区面积180多亩 通过VR技术和《武当一梦》演艺项目提升体验 [18] - 云梦县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博物馆提升工程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 [16] - 湖北省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 居全国前列 [17]
经济总量破6万亿,揭开湖北的崛起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22:40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 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主要动力来自传统产业与新动能深度融合、地理枢纽优势转化及人才回流效应[3] - 通过产业迭代重塑竞争力 涵盖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低空经济布局、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化及文旅产业创新等多维度发展路径[3][5][21] 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 - 岚图汽车作为新能源造车"国家队"代表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68,263辆 同比增长88% 工厂具备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能力[7][8] - 湖北省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2024年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6,886辆 占全省乘用车市场份额54.43%[8] - 十堰市竹山县建成973亩通用机场 为华中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 配备3条无人机生产线 开通物流航线后快递配送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8][9] - 深圳长空科技在竹山试飞工业无人机超7,000架次 应用于应急保障、农林植保等领域[10] - 2025年1-7月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6.2%[10] 区域特色产业升级 - 天门市纺织业转型服装电商 交易额从2021年70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500亿元 年均增速92% 总销量突破6亿件[12][13] - 随县香菇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2024年干菇产量7.2万吨 出口超1万吨至60多国 出口额达14.02亿元[13][14] - 潜江形成小龙虾"养殖—预制菜—冷链—直播—出口"垂直闭环 竹山县绿松石电商交易额达50.8亿元[14] - 松滋吉他产品销往近20国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14] 文旅产业创新突破 - 2025年上半年湖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2,587亿元 稳居中部第一 全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17] - 云梦县投入5,000万元升级博物馆 2025年1-7月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17][19] - 武当山创新数字文旅项目 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25年预计达1,400万人次 增幅超30%[19][20] - 湖北省拥有16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居中部位居前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