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拉美石化行业经济下行加剧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1:10
近期,多家机构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南半球已进入需求旺季夏季,但拉美石化业仍持续承压。过 去几个季度持续的需求疲软仍在加剧,拉美地区整体需求未见起色。部分头部石化企业压力巨大,正探 讨财务解决方案,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巴西石化企业局面不断恶化,但得益于一系列贸易政 策,墨西哥石化企业局面尚好。 作为拉美石化行业的"风向标",布拉斯科公司于今年9月底宣布聘请外部顾问探讨财务方案后,其股价 应声暴跌两位数。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布拉斯科公司将启动债务重组。该公司 2026年到期的部分债券尤其令人担忧,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均已下调布拉斯科公司的债务评 级。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布拉斯科公司位于墨西哥的聚乙烯生产子公司Braskem Idesa,预计也将启动债 务重组。 同样在巴西,苯乙烯类产品生产商Unigel公司经过两年债务重组谈判及与债权人的反复博弈后,于近日 向圣保罗第二破产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巴西氯碱生产商Unipar则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该公司财务状况 正逐步恢复,且因大部分能源需求来自内部可再生能源,成本结构更趋健康。 墨国油债务成行业隐忧 作为拉美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墨西 ...
石化业将成为原油需求增长“领头羊”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1:04
IEA预测,2025年剩余时间及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量约为70万桶,尽管今年第三季度需求已实 现日均75万桶的增长,但整体增速仍远低于历史趋势。第三季度原油需求增长,主要得益于石化原料需 求反弹,第二季度受关税影响,石化原料原油需求日均增量仅为42万桶,而第三季度石化原料需求回暖 拉动了整体增长。 供应方面,9月,在OPEC+产量增长带动下,全球原油供应环比增加76万桶/日,达到1.08亿桶/日。IEA 预计,未来原油供应将持续超过需求。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预计增加300万桶/日,达到1.061亿桶/ 日;2026年供应增幅预计为240万桶/日。分阵营来看,非OPEC+国家将成为供应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受宏观经济疲软态势持续影响,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仍将保 持低迷。石化行业将成为原油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由于宏观经济表现不佳,石化行业对原油需求 的驱动作用将走弱。 IEA在10月《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中指出,当前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仍远低于历史趋势,交通领域电动化 正持续压制原油消费增长。IEA表示:"宏观经济表现不佳、车辆能效提升及电动汽车销量激增,都对 ...
德黑兰时报编译版:伊朗和瑞士寻求在非制裁领域开展合作
商务部网站· 2025-10-20 21:27
德黑兰时报10月13日报道,伊朗总商会(ICCIMA)会长哈桑扎德在会见瑞士新任驻伊朗大使班格 特时表示,两国可以扩大多个工业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不受制裁的领域。伊朗自由贸易区为瑞士企业 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伊朗的经济和工业实力不仅能够促进经济领域的合作,还能促进文化、 学术和社会领域的合作。哈桑扎德说,尽管受到制裁,伊朗在先进技术、知识型产业、石化产品、聚合 物和医疗制造方面仍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强调双方应确定相互能力,促进私营部门之间的商业互动。他 表示,伊朗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贵金属和装饰宝石,可以为瑞士的投资开辟新的途径。(驻伊朗使馆 经商处) (原标题:德黑兰时报编译版:伊朗和瑞士寻求在非制裁领域开展合作) ...
消费回落,生产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0 17:00
消费 - 汽车零售和批发销量较前周明显回落,市场需求进入暂时"真空期"[6] - 电影消费观影人数和票房收入均较大幅度回落,同比由正转负[7] - 海南旅游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7%,同比由正转负[7] 投资 - 截至10月18日,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81万亿元,10月新增1338.8亿元[17] - 3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季节性回升,二线城市同比由负转正[17] - 土地溢价率回落至1.64%,同比跌幅持续扩大,土地市场仍偏冷[17] 进出口 - 国内出口运价环比下降4.1%,进口运价环比下降2.2%[23] - 上海和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分别上升12.9%和16.8%[23] - BDI指数环比上涨5.9%[23] 生产与库存 - 沿海八省日耗煤量持续上升,同比降幅略有收窄[26] - 港口煤炭库存较大幅度回落,同比较前周明显收窄[36] - 全钢胎、半钢胎开工率因节后复产大幅回升,同比增速均边际改善[27] 物价与流动性 - 南华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1%,除贵金属外其他分项指数均边际回落[38] - 央行上周逆回购净回笼资金2319亿元,以对冲节前投放[42] - 美元指数较上周下降27个基点,美元兑人民币从7.1232小幅贬至7.1265[42]
埃克森美孚高管: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保济投资阻碍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5:56
近日,埃克森美孚聚乙烯业务执行副总裁丹·摩尔在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K 2025塑料展期间表示, 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经济投资阻碍。他表示,由于欧洲立法环境不利,公司近期被迫做出"艰难决 定",关停部分石化资产并暂停在欧洲的两个先进回收项目投资计划。 摩尔表示,欧洲不利的立法环境带来许多后果,首先是裂解装置关停。摩尔透露:"以我司为例,我们 不得不关停欧洲重要资产。"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永久关闭位于法国诺曼底格拉文雄的42.5万吨/ 年蒸汽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该公司还正考虑出售英国和比利时石化装置,潜在交易额或达10亿 美元。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数据,埃克森美孚在英国Mossmorran运营有83万吨/年裂解装置,在比利时 拥有两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厂。 欧洲化工委员会(Cefic)总干事Marco Mensink同期强调:"急需明确化学回收与机械回收规则,法规滞后 将阻碍投资。"他呼吁建立欧洲循环经济法案,促进本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摩尔表示,公司近期还被迫暂停对欧洲先进回收项目投资,涉及安特卫普和鹿特丹两地超1亿欧元的循 环经济解决方案投资。他称:"欧洲立法环境阻碍项目实施,这种处境令人无奈 ...
钦州石化产业园:建成西南最大能源化工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5:50
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秋日的广西北部湾海风拂面。站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一号观测台上远眺,巨型船闸主体已成型——这个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预计明年建成通航,届时钦州将成为全国少数同时拥有海上运输和江河运输 两种运输方式的城市。放眼望去,几艘油轮正在缓缓靠泊钦州石化产业园,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这个 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如何凭借港口与物流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双循环,并取得实 效?近日,《中国化工报》调研组走进产业园一探究竟。 在广西中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该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黄考彬介绍,公司打通了锂电新能源材料 全产业链业务,在钦州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8万吨,这是钦州市近年来 重点引进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龙头项目。 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中心,南向大南海,相挽东盟十国,北联大西南,东融大湾区,是我国西部 陆海新通道三大主通道的出海口、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从2008年国务院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钦州大型炼油基地,发展原油加工 等石化产业;到2019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明确提出钦州港片区发展面向东盟的 ...
埃克森美孚高管: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经济投资阻碍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42
摩尔表示,欧洲不利的立法环境带来许多后果,首先是裂解装置关停。摩尔透露:"以我司为例,我们 不得不关停欧洲重要资产。"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永久关闭位于法国诺曼底格拉文雄的42.5万吨/ 年蒸汽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该公司还正考虑出售英国和比利时石化装置,潜在交易额或达10亿 美元。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数据,埃克森美孚在英国Mossmorran运营有83万吨/年裂解装置,在比利时 拥有两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厂。 欧洲化工委员会(Cefic)总干事Marco Mensink同期强调:"急需明确化学回收与机械回收规则,法规滞后 将阻碍投资。"他呼吁建立欧洲循环经济法案,促进本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监管争议也困扰埃克森美孚。埃克森美孚此前批评欧盟委员会对质量平衡法采取限制性立场,威胁其在 欧化学回收项目的可行性。该公司指出:"严苛的质量平衡法规可能抑制化学回收规模化,限制再生材 料获取,最终延缓塑料循环经济转型。"摩尔呼吁欧洲监管机构:"让市场决定解决方案。停止规定技术 路径,相信工业界能推动社会进步。" 中化新网讯 近日,埃克森美孚聚乙烯业务执行副总裁丹·摩尔在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K 2025塑料展 ...
EIA:明年美国乙烷出口将显著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27
乙烷是石化行业的关键原料,美国乙烷出口基础设施的扩建支撑乙烷出口增长。Energy Transfer公司于 2025年第二季度在得克萨斯州Nederland投运了混合出口设施,可出口25万桶/日的乙烷或丙烷;该公司还 将于2025年底扩建宾夕法尼亚州Marcus Hook终端,新增出口能力2万桶/日;Enterprise公司7月在得州投 运Neches River乙烷终端(12万桶/日),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初投用,新增产能18万桶/日。待Neches River二期建成后,美国乙烷出口总能力将较当前提升21%。 中化新网讯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预测显示,美国乙烷净出口量将在2025年 增长14%,2026年再增16%。报告显示,美国乙烷出口将在2026年前实现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 全球对石化原料乙烷的强劲需求、美国出口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乙烷运输船的大型化发展。 美国乙烷出口能力的扩张旨在满足全球对石化原料乙烷的增量需求。中国长期是美国乙烷最大出口市 场,2024年占出口总量的47%。欧洲市场方面,英力士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Project One"裂解装置计 划2026年 ...
特稿丨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新华网· 2025-10-20 08:26
新华社记者宿亮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推进"十四五"规划的5年间,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经济提供新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创新发展策源地、共同 繁荣促进者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践行者。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特稿|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这5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和稳定锚。 海外社交媒体热搜热议"中国游",国际工商人士频频谈起"做多中国"……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 卷,正以更加可感可知的方式让世界赞叹。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 济年均增长5.5%,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稳定世 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 场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十四五"时期,中国为世界提供了 更加广阔而多元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 ...
特稿|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新华社· 2025-10-19 21:55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 -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1]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1] 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升至2025年第10位,欧盟委员会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31.6个百分点[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领跑全球,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3] - 跨国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利用大市场优势快速应用和迭代新技术[3] 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 - 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5] - 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5]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试点稳步推进[5] 国际合作与互联互通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11万列,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5][7] - 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建立"金砖+"合作模式[7] - 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合作中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