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线上购票平台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网购,新华网连发三篇评论
财联社· 2025-11-09 21:35
线上购票平台行业乱象 - 线上购票平台存在精心设计的套路,例如在所谓的“最低价”机票中悄悄额外打包几十元的“退票保障”,使消费者实际支付高价 [2] - 平台套路包括默认勾选附加服务、用小字加注额外收费、付款后才弹出服务说明,消费者难以防范 [3] - 由于多数票务平台总部设在一线城市但业务覆盖全国,导致属地监管部门面临异地执法协调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许多纠纷最终只能调解了事 [3] 在线旅游平台定价干预行为 - 部分在线旅游平台擅自替商家调价,出现“一天被平台调价5次”的情况,剥夺商家定价自主权 [4] - 平台凭借流量垄断优势,以“算法优化”为借口,擅自上调售价赚取差价或强制商家低价促销引流,有些调价行为甚至不通知商家 [4] - 平台擅自调价的行为违背电子商务法关于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规定 [5] AI模特技术在电商行业的滥用 - 在“双11”购物节期间,有消费者发现购买的服饰类商品与AI模特展示严重不符,存在色差、材质悬殊等“货不对板”问题 [7] - 商家将AI模特技术异化为造假工具,利用其打造“零瑕疵”形象以刻意掩盖商品真实状态,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7] - 自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以遏制技术滥用 [8]
新华网三评之一:“管不住”的套路,“够不着”的监管
新华社· 2025-11-07 17:02
打开线上购票平台,列表顶端的"最低价"机票往往是消费者首选。然而不少人付完款后才发现,所 谓"低价"里,早已悄悄额外打包了几十元的"退票保障",看上去捡了实惠,实际付的却是"高价"。这类 平台精心设计的"套路",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 从默认勾选附加服务,到用小字加注额外收费,再到付款后才弹"服务说明",消费者再小心,也难做到 万无一失。 更令人无奈的是维权难——平台套路更新比翻书还快,这边监管刚规范一种乱象,那边新套路又冒出 来。有地方监管人员坦言,多数票务平台总部设在一线城市,业务却覆盖全国,一旦出现纠纷,属地监 管部门往往"管得着却够不着",异地执法协调成本高、效率低。最后很多纠纷只能"调解"了事,难以对 平台形成震慑。 0:00 新华网广州11月7日电 题:"管不住"的套路,"够不着"的监管 新华网记者周强、颜之宏 要治住平台的这些"隐形套路",监管必须打破地域壁垒,不管平台总部在哪,只要违法就能快速追责; 另一方面,针对"低价诱导""隐形捆绑"精准出台规范,明确处罚标准,让平台不敢再打擦边球。同时, 也应简化异地投诉流程,别让"踩坑"的人只能认栽。 靠套路赚快钱,本质是"竭泽而渔"。平台要是总想着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