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

搜索文档
公益助“绿”: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的绿美实践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20:01
核心观点 -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通过"政府主导、公益搭台、社会参与"模式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累计接受认捐款物超1.2亿元,种植保护苗木逾百万株,覆盖全省15地市上百条乡村[4][5][6][7] - 基金会联合385家企事业单位、3.7万人次参与绿美公益活动,建成600亩高标准苗木储备基地,储备53个品种99.7万株优质苗木[6][56][57] - 数字平台"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上线8个公益项目,吸引4.2万人次参与,累计认捐款物3539.56万元[17][18] 数字赋能 - 基金会联合南方报业建设"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提高全民参与度,上线古树认捐等项目[14][15][17] - 平台带动岭南画家许钦松、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等名人参与,形成艺术界、学术界护绿热潮[18][19] - 典型案例包括广东省老干部中心认捐电影取景古荔枝树、廉江游子黄诚创认捐200年古榕树、深圳沙井商会集体认捐117岁古榕树[22][23][25][29] 企业合作 - 动员省能源集团、侨鑫集团等企业认捐6943.77万元实施"绿美广东帮扶项目",推动百余乡村绿化提升[35][36][37] - 广东能源集团在河源连平县建设"一林一带一地"生态项目,花都竹洞村沿湖花木带动农文旅融合增收[38][39][40][41] - 侨鑫集团、玖龙纸业获评省级先进集体,输出绿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海大集团推广"果树+景观树"混种实现生态经济双赢[42][44][46] 苗木保障 - 筹集2000万元联合省农垦集团在湛江、茂名、揭阳建成600亩苗木储备基地,储备53个品种99.7万株优质苗木[55][56][57] - 已向15地市调配64.4万株苗木,爱心企业通过基金会专项筹集2500万元用于培育储备林,形成"培育-调配-种植"全链条[57][61][62][63] - 基地从土壤改良到科学养护各环节凝聚政企社多方合力,为全域绿化提供长期支撑[64]
南方农村报:构建全国一流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8:00
公司战略定位 - 围绕"聚焦'三农',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构建全国一流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4][5][6] - 强化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跨领域、跨区域、跨圈层融合发展[5] 内容生产与传播 - 强化核心内容生产,注重专业化、精品化、年轻化[8] - 做强"乡村深调研"品牌,增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的内容供给[9][10] - 积极拥抱AI等新质生产力,开辟"乡野时光机"等全流程AI生产栏目[11][12] - 提升评论引领力,"兴农评"增设快评版块,培育"陈皮新说""水产有种"等垂类评论IP[13][14][17] 垂类矩阵与IP打造 - 建强垂类矩阵,"南方农村报""大国农业"等4个百万级账号向千万级挺进,在细分领域打造10个百万级账号[19][20][21] - 创新"内容合伙人"机制,培育"董小姐说农业""华哥轻松种"等40个垂类品牌IP,组建乡村振兴主播战队[21][22] - "董小姐工作室"入选集团重点打造的融媒品牌工作室[22] 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 以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为阵地,构建农产品品牌运营管理体系和服务生态圈,发布农产品品牌价值榜单,培育全国百强区域农产品品牌[24][25] - 推动"南品北上北品南下",深度参与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广东农产品走向全国、各省农产品进入大湾区的桥头堡[25][26]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建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保护绿水青山的社会氛围[28][29] - 打造"真乡"乡村旅游服务平台,构建"媒体+现代农业、文旅、研学、康养"综合业态,赋能百千万农文旅发展[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