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旱小麦品种

搜索文档
夏粮丰收在望 农业技术进步立了大功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00
农业技术进步 - 灌溉技术和育种技术的进步是今年夏收丰收的关键因素 [1] - 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和技术正在河南等小麦主产区快速推广 [1] - 滴灌技术使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 节水效果显著 [1] - 滴灌配合施肥罐实现水肥一体化 降低施肥难度并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1] - 滴灌技术大幅减少劳动强度和数量 使田间管理更加轻松 [1] 滴灌技术发展 - 滴灌技术源自以色列 新疆较早引入并逐步推广至大田作物 [1] - 中国制造能力提升使滴灌成本大幅下降 提高了普通农田的使用性价比 [1] - 滴灌需要地下水源配合 在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带需种植耐旱作物 [2] 耐旱作物培育 - 耐旱小麦品种根系可达3米以上 远超普通小麦品种 [2] - 新疆沙化盐碱地通过种植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实现亩产700公斤 [2] - 技术人员通过缩行增密播种和全程水肥管理实现恶劣条件下的高产 [2] 农业经营模式变化 - 种田大户增多 更倾向采用机械化耕作和新技术 [2] - 大户更愿意投资新技术并采纳农业技术人员建议 [2] - 粮食稳产增产得益于庞大的农业技术服务群体和制造业能力提升 [2]
科技追“丰”正当时 打赢“三夏”关键仗
科技日报· 2025-05-21 09:23
科技助力农业抗旱 -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种植大户采用耐旱小麦品种"洛旱22",其根系可达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在河南、陕西、山西等旱作区大面积推广[2] - 吉林省大遐畜牧场农业公司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传感器实现精准灌溉,每亩地可节约26吨水,提升水肥利用率[3]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白马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高标准农田,灌溉条件便利,已浇灌4遍水,托管流转1.8万亩土地[4] 水利工程与水资源调度 - 河南省水利厅组织大中型水库下泄11.51亿立方米水量,235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23.9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843.44万亩次[4]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利用引洮供水工程,建立精细化调度体系,灌溉覆盖面积扩大至120万亩,缓解农作物"干渴"危机[4] - 定西市安定区采用覆膜保墒技术和智慧水利工程,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气象数据,实现科学精准灌溉[4] 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 - 吉林省大遐畜牧场农业公司采用精密播种、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等技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 -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双城村农技人员开展"一对一"指导,涵盖水肥一体化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5][6]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指导农户科学浇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