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大众日报· 2025-09-23 09:43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服 务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动全省系统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拉长服务链条、创 新联农机制,加快完善以规模化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山东供销模式',努力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 台。"李业兵表示。 种地要想种得好,选种育种是关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副 首席曹新有所在的育种团队,已相继育成高产广适、优质专用、节水耐盐碱和营养特色4大"济麦"系列 50余个新品种,并探索科企深度融合的"育繁推产服销"一体化模式,加速新品种推广,为粮食丰收提供 支撑。 收成攀高,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非常关心,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 投入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好。"庞海云说,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从农业补贴 到技术指导,桩桩件件都落到了实处,让他在种粮的道路上底气更足。 "父老乡亲们,咱们家的地瓜熟了!"莒南县坊前镇兴旺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向明手举着烟薯,开启了 今秋首场直播带货。目前,村里种植的酥梨、花生等相继成熟,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快递车从村里驶 出,奔往全国各地。 曾经 ...
习语品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央视网· 2025-09-23 07:47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 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 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粮食是社稷之本。 我国是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稳产保供不仅关乎民生温饱,更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根基。一旦粮食供应受制于人,后果将不堪设 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将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中谋划。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 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短短八个字,蕴含着总书记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谋划和系统思维。这八个字,强调了既要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良田沃 土,让粮食产能扎根于土地,同时也要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支撑,让丰收希望孕育于技术。唯有如此, ...
科技支撑,铺展丰收新画卷(今日谈)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21
面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今年何以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从超10亿亩 高标准农田到夏收投入8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从"沙漠种粮"到"数据种田",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 量,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稳固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必须靠技术吃饭。智能化大棚里育苗、科技特派员下乡……加快将新技 术、新模式、新装备运用到农业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定能把牢 粮食安全主动权、夯实"三农"压舱石,在广袤田畴上铺展丰收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3日 0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沃野流金美如画,载歌载舞庆丰年。又是一年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 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一个重要方面就在 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全球粮价或因美联储降息大涨,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受影响吗?
搜狐财经· 2025-09-23 01:50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计价资产吸引力下降 推动热钱涌入粮食等大宗商品寻求避险和增值[1] - 国际大米价格攀升至历史性高位 资本仍持续涌入粮食领域[1] - 粮食作为战略物资成为资本新宠 替代石油和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1] 粮食价格波动机制与历史案例 - 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存在深刻联系 油价飙升推高化肥农药及运输成本最终传导至粮食价格[3] - 粮食价格通常波动幅度微小 每周每蒲式耳变动约1.5美分[3] - 对冲基金可通过杠杆操作以100万本金撬动900万至2900万资金 放大粮食期货市场波动[3] - 2008年油价达每桶147美元时 大米小麦价格飙升至历史极点导致亚洲多国粮荒[3] - 2019-2020年美联储降息周期导致大豆价格翻倍 豆粕价格暴涨并推高猪肉价格[3] 当前市场风险因素 - 美元走弱推动资本涌向大宗商品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黑海地区小麦玉米出口[5] - 印度大米出口限制措施使全球大米市场处于紧绷状态[5] - 美联储降息加剧市场风险 如同向干涸柴火泼热油[5] 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意义 - 日本曾发生"令和米价骚乱" 一年内米价近乎翻倍 高收入国家也面临严峻考验[6] - 粮食是维系国家稳定发展的战略命脉 被视为"国家的骨头"[6]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与应对策略 - 国产大米价格稳定在每斤2至3元 猪肉价格维持在每斤15至20元[7] - 进口高端食材如泰国香米日本和牛已出现小幅上涨[7] - 2025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超国际安全线[7] - 水稻小麦等主粮自给率超100% 粮食储备量世界第一可满足全国一年食用[7] - 2025年计划投放2000万吨储备玉米和50万吨储备猪肉以平抑物价[7] 中国粮食进口结构 - 大豆自给率仅15.2% 年进口量达1.05亿吨占全球贸易量60%[9] - 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生产 非直接口粮[9] - 自美国加征关税后 中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 巴西占比达71%[9] - 大米进口量较小 主要从东南亚进口泰国香米和巴基斯坦巴斯马蒂米用于消费多样化[10] 潜在间接影响 - 全球粮价上涨可能推高饲料成本 进而导致国内肉类价格上涨[12] - 国际市场紧张可能刺激国内投机行为 推动中高端大米价格上扬[12] 货币政策与科技投入 - 中国央行可能跟随降息 若LPR下调百万贷款月供或减少150元[14] - 银行存款理财收益率同步下降 十万元定存一年利息或减少500元[14] - 离岸人民币突破7.09 利好留学生和旅游消费但增加出口企业成本压力[14]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120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14] - 新型零碳粮仓可降低粮食损耗50% 延长储存周期1-2年[14] - 发布"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等10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储粮效率[14] 中国粮食安全核心优势 - 坚实农业生产基础 庞大战略储备体系 农业科技进步共同构筑"粮食盾牌"[15] - 能从容应对全球粮价波动 保障人民"舌尖安全"[15]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12
SFC 出品丨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总策划丨邓红辉 贾肖明 总统筹丨杜弘禹 袁丁 指导丨丁青云 曹军 选题/执行统筹丨喻淑琴 李振 朱宁宁 拍摄/剪辑统筹丨曾婷芳 朱景辉 罗晶晶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海报丨郑嘉琪 李雪瑶 分发统筹丨谭婷 张楠 李纲宇 赖禧 采访/文案丨高慧超 编辑丨喻淑琴 章震 拍摄丨肖航 甘俊 章启良 袁祎 剪辑/动画丨黄嘉昊 黄薰 卢高翔 向臻 实习生丨昝金玉 黄舒憶 罗奇宇 杨凌霜 制作丨品粤工作室 学习经济工作室 21创意工作室 联合制作单位丨广东省科学院 21君荐读 种地像打游戏,智慧农业"so easy" 燃!农业铁军出击 AI种田、智能育"菌"?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经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 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系列内容涵盖种业振兴、海洋牧场、新型 农机、智慧农场、生态农业、数字产销等六大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技厅、广 东省科学院等联合推出,权威解读科技如何为农业注入新动能,一起见证科技如何让农业"粤 来粤好"! 本期,我们将聚焦韶关,深入解读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 食用菌产业 。 你知道韶关被誉 ...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7:05
行业概况 - 韶关市被誉为广东食用菌之都 曲江区日产鲜菇高达180吨 年产量超过5万吨[2] - 主要品种占广东市场60%份额[2] 企业技术优势 - 龙头企业星河生物科技通过分子标记 杂交 提纯扶壮等技术培育高产且风味独特的优良菌株[2] - 公司建立20余个品系的标准化育种体系[2] 产业发展成效 - 食用菌产业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营养丰富且产量暴增[2] - 该产业被描述为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2]
水发农业:从《长安的荔枝》感受农业科技变化
齐鲁晚报· 2025-09-18 16:49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杜牧的诗句,既道尽古人对新鲜食材的向往,更折射出传统农业在储运保鲜上的时代局限。如今,随着现代农 业科技的蓬勃发展,《长安的荔枝》中"千里送果"的运输困境已成为历史。水发农业集团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农产品在储运、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系统 性升级,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保鲜技术:从"十里香"到"月余鲜香",冷链赋能全球流通 一是源头把控,精选金乡紫皮蒜、杞县白皮蒜等耐储品种,从种植端为保鲜筑牢根基;初加工环节严格分拣剔除瑕疵蒜,最大程度减少机械损伤对保鲜效 果的影响,奠定保鲜基础。 深加工升级:从"卖原料"到"卖价值",产业链激活增收动能 二是冷链护航,构建"仓储-运输"全程温控冷链体系,通过专业设备精准调控仓库、集装箱等各环节温度,实现从田间到东南亚、欧洲等全球市场的冷链 无缝衔接,让大蒜跨越山海抵达餐桌时,依旧保持"刚采收"的新鲜品质,真正实现保鲜周期从"十里"到"月余"的突破。 水发农业旗下呼伦贝尔水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推动农资流通从"传统运输"向"智能调度"转型。 一是智慧配送,提升流通效率,依托"测土配方施肥""作物全程高产技术", ...
“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良种良机良法绘就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14 12:17
农业种植规模与产量 - 陕西安康平利县水稻种植面积22000多亩 通过优质品种和科技投入提升效率与品质 [7] - 江苏泰州芋头种植总面积10万亩 其中华港镇桑湾村紫荷芋种植2000亩以上 [8][12] - 云南楚雄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 预计鲜花总产量达5万吨 [24] - 江苏靖江香沙芋种植面积2万余亩 预计产值超3亿元 [14]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陕西安康平利县采用收割机实现割稻 脱粒 秸秆粉碎一体化高效作业 [4] - 广东梅州大埔县使用载重160斤无人机运输蜜柚 高峰期日吊运量超4万斤 [13][16] - 大埔县构建覆盖种 管 采 卖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应用5G 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18] 特色品种与产业发展 - 江苏泰州推出紫荷芋和香沙芋特色品种 香沙芋呈现子芋多 成熟快特征 [8][12] - 广东梅州大埔蜜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采用无人机解决丘陵地区运输难题 [13][16] - 云南楚雄万寿菊作为叶黄素原料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 采摘期从7月持续至10月 [21] 产销模式与农户收益 - 云南楚雄实行万寿菊保底收购协议 以每公斤1.2元保障农户收益 [21] - 设立全县收购站点实现现场称重与结算 有效带动就近务工增收 [21] - 江苏泰州芋头产业向规模化 品牌化发展 靖江香沙芋预计产值超3亿元 [12][14]
月月有项目!深圳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19条措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3:06
月月有项目!深 圳发布"媒体 +"赋能"百千万 工程"19条措施_ 南方+_南方plus 近日,中共深圳 市委农村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深圳市委宣 传部、深圳 市"百千万工 程"指挥部办公 室联合印发《深 圳市贯彻落 实"媒体+"赋 能"百千万工 程"农产品市场 体系建设工作措 施》(以下简称 《工作措 施》),部署五 大方面19项重点 任务,推动实现 促消费、促外 贸、促文旅、促 农民增收、促媒 体转型五大目 体对接,组织一 批企业参加"南 品北上、北品南 下"系列活动以 及国内外重点农 业展会,并对符 合条件企业给予 展位支持;同时 聚焦"深圳购物 季"及中秋、国 庆等节庆消费热 点,助力优质农 产品产区对接深 圳农业外贸企 业、大型商超、 电商平台等渠 道,建立产销对 接长效机制,并 鼓励媒体持续开 展短视频、直播 带货、案例宣发 等营销活动。 "深汕友农"品牌农产品进商超。 针对农业科技品 牌建设,《工作 措施》提出开 展"为深圳企业 找市场"系列活 动,推动媒体开 展"携手共赢"产 业对接、"百站 万桩"专项行 动、农业科技金 融"百县行"主题 跟踪报道;持续 刊发"农业农村 现代化中的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