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胶原骨修复材料

搜索文档
开放合作释新动能 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13:46
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海口高新区锚定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标,通过开放合作与平台建设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1] - 2024年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215亿元人民币 [2] - 园区紧抓医药领域国产化机遇,聚焦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大力招商引资推动欧美药企落地 [3] 对外合作与全球创新资源整合 - 海口高新区与香港科技园达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领域深度合作共识,计划共建产业生态链并联合设立"琼港科创基金" [2] - 海南微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建高端医疗器械中试实验平台及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拥有脑机接口、自适应人工晶状体等全球首创技术和专利 [2] - 中美合资项目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形成"科研转化+产业落地+国际会议"三位一体创新生态模式 [2] 省内协同发展模式 - 海口高新区集聚海南全省90%以上制药企业,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形成"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 [4] - "聚酯胶原骨修复材料"成为该模式下首个获批上市的医疗器械,已有19个二三类医疗器械品种上市销售 [4] - 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加强海洋生物医药合作,形成南北呼应产业布局 [4] 跨省产业联动与承接 - 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引入企业361家,落地产业项目49个,总投资达119亿元人民币 [5] - 康佳(海南)装备生产基地一期建设智能医疗装备、工业传感器生产线,预计2026年达产后年产值4.4亿元人民币 [6] -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投资的海口生物城项目及海口数智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 [6]
引进国际创新药械 海南乐城加快构建医药产业生态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5:42
医药产业生态圈构建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通过引进国际创新药械、推动本地化生产、搭建科研与转化平台等举措,加快构建"科研探索、临床试验、转化应用、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医药产业生态圈 [1] - 先行区已引进特许药械达470余种,通过真实世界研究作为辅助证据加快21款产品在中国注册上市 [1] - 采用"乐城沿用+海口生产"模式,先声药业进口药品"科赛拉"已在中国全面上市并本土化生产获批,2024年4月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投产 [1] 创新药械引进与本地化生产 - 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瑞士引进的"聚酯胶原骨修复材料"已取得国家药监局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将于2025年一季度落地 [1] - 后续将有多家海口药企借助"乐城沿用+海口生产"模式,将国外创新药械产品落地海南生产,降低患者用药价格负担 [1] 企业合作与产业集聚 - 先行区与20个国家的180余家药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默沙东、索诺瓦、吉利德、诺华等国际药企在海南设立研发、贸易、生产等各类企业 [2] - 30家医疗机构已在先行区开业运营,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全国顶尖医疗机构 [2] 科研创新与平台建设 - 先行区作为国家药监局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了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海南地区服务中心 [2] - 投资近10亿元的乐城医工转化平台将于2024年底建成,是海南首个创新药械领域技术成果转移及孵化平台 [2] - 通过引入海旅投健康产业基金、乐城数字疗法基金等三只基金,先行区产业基金规模已达8.82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