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医保局率先向肿瘤基因检测回扣“开刀”
经济观察报· 2025-08-21 21:10
江苏省肿瘤基因检测服务集采政策 - 江苏省医保局于8月16日启动肿瘤基因检测服务集采征求意见 采购周期为2年 采购内容包括荧光定量脱氧核糖核酸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方法开展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2][5] - 荧光定量分析法组以单个位点检测费用为报价单元 最高有效报价为280元 高通量测序组以单个基因检测费用为报价单元 最高有效报价为800元 [5] - 江苏省曾于2024年10月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集采 将项目收费从每人份1200元降至每人份600元左右 [2] 集采对行业价格体系的影响 - 荧光定量分析法组最高报价280元能够覆盖成本 当前北京市场单个位点价格约300-600元 江苏降幅相对温和 [6] - 高通量测序组按单个基因800元限价被行业认为略显草率 因基因大小和检测复杂度差异较大 [6] - 主流5-10基因试剂盒对应价格4000-8000元 基因数量较多的试剂盒可盈利 基因数量较少的可能亏本 [6] - 企业存在以低于成本线竞标可能性 中标价格过低可能影响检测质量 [8] 集采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头部企业更易被医院接受 在谈价和分量中具有优势 [7] - 中小企业面临两难选择:拼价格换中标或转向偏远小微市场 [7] - 业务线广的大型第三方可能直接砍掉肿瘤NGS业务 [7] - 行业原本高价换取销量模式被打破 但理论上不会伤筋动骨 [7] 集采对行业销售模式的影响 - 集采前肿瘤基因检测存在高额回扣乱象 给医生的"补贴"从最早20%一度升至60% [10] - 单个检测动辄上万元 医生每份检测可获得数千元"补贴" [10] - 目前零售模式"补贴"降至20%左右 入院模式降至15%以下 [10] - 集采后中间环节减少 渠道得到保障 价格透明度提高 [10][11] 集采对从业人员的影响 - 销售人员收入将受显著影响 原本每单可获得5%-10%提成(数百至上千元) [11] - 单个医院月均十余单提成 负责医院越多收入越可观 [11] - 集采后销售人员收入预计至少减半 [11] - 无能力与医院签署服务协议的销售人员将被淘汰 [11] 行业专家观点 - 元码基因董事长田埂建议采用渐进式集采策略:先纳入小panel和临床使用路径明确的检测 再逐步扩展至大panel产品 [6] - 肿瘤患者群体支持集采但担忧价格过低影响检测质量 因检测结果决定整个治疗路径 [3] - 集采使厂家规避合规风险 无需再向医生提供回扣 [1][3]
江苏医保局率先向肿瘤基因检测回扣“开刀”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9:21
集采政策背景与目标 - 江苏省医保局于8月16日启动肿瘤基因检测服务集采征求意见 采购周期为2年 目标为降低价格并规范行业乱象 [1] - 2024年10月江苏省曾通过集采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价格从1200元/人份降至600元/人份 本次针对肿瘤基因检测被视为行业"更难啃的硬骨头" [1] 集采技术规则与限价 - 按检测方法分两组定价:荧光定量分析法(qPCR)单个位点最高限价280元 高通量测序法(NGS)单个基因最高限价800元 [2] - qPCR组限价可覆盖成本 当前北京市场单个位点价格约300-600元 江苏降幅相对温和 [3] - NGS组统一限价被指粗线条 因基因大小和突变类型差异大 可能导致检测数量少的试剂盒亏本 [3] 企业盈利与行业影响 - 主流NGS试剂盒检测5-10个基因 集采后价格区间为4000-8000元 头部企业更易获医院认可 中小企业需拼价格或转向小微市场 [4] - 存在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竞标风险 可能影响检测质量 [5] - 行业建议分步实施集采 先纳入小panel检测 再逐步扩展至大panel产品 [3] 销售模式与灰色收入 - 集采前行业存在高额回扣现象 医生"补贴"比例曾达60% 单笔检测回扣可达数千元 [6] - 当前零售模式回扣降至20%左右 入院模式回扣低于15% [6] - 集采后价格透明化 中间环节减少 医生灰色收入途径大幅缩减 [7] 渠道与销售体系变革 - 集采保障产品渠道 厂家出厂价已因行业竞争降至较低水平 但中间环节仍产生成本 [7] - 销售人员提成原为单笔检测金额的5%-10% 约数百至上千元/单 集采后收入预计减半 部分销售人员将被淘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