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种薯

搜索文档
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样本:小土豆迎来新“薯”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7 00:10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概况 - 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集中连片种植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被誉为"中国薯都",拥有200多年种植历史 [1] - 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形成从"土蛋蛋"到"金豆豆"的产业升级路径 [1] - 当地通过金融赋能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实验室育种、规模化种植、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1][2] 甘肃康勤薯业案例分析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拥有1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构建了"脱毒种苗繁育—种薯生产—商品薯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 [2] - 已开发39个主推品种及薯条、薯片等深加工产品,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9000余户种植户,农户年均增收11.2% [2] - 农业银行临洮县支行自2013年起提供累计400万元贷款支持,包括50万元初始实验室建设贷款、100万元规模扩张贷款和250万元种植基地扩建贷款 [2][3] - 银行定制"灵活还款+宽期限"方案降低财务成本,并提供金融咨询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3] 数字化平台建设 - 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搭建"蓝天马铃薯"农业产业链平台,覆盖政府、企业、合作社、银行四端用户,提供PC、微信小程序、智能POS、"裕农通App"4个终端 [4][5] - 平台实现农户手机预约交易、自动算账功能,并提供纯信用低息贷款,累计服务薯农2.9万户,提供信贷支持8.9亿元,为核心企业提供5.7亿元信贷 [5][6] - 平台解决传统农业痛点:上端农户种植分散、中端合作社销售不畅、核心企业信息不对称,实现产业链数据可视化与金融资源精准直达 [5][6]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体现为作业模式科技化(卫星遥感、智慧管控)、生产工具智能化(大型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化(一二三产融合) [7] - 当前农业数字化应用仍处初级阶段,受限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金融机构服务模式传统化(以信贷为主,缺乏定制化) [8] - 未来需结合区域特色推进差异化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转型增强风险管理与客户营销成效 [8]
科技品牌双轮驱动 河北省张北县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促增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8 08:36
近年来,张北县以助农增收为目标,瞄准种薯繁育,放眼种薯和商品薯生产、仓储、加工、销售等产业 链条延伸,采取"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农户"模式,大力鼓励大棚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产 业园区,持续擦亮"中国北方马铃薯之乡"金字招牌。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20万吨;建 成规模以上马铃薯仓储窖、气调库25家,仓储能力75万吨以上,带动3.2万余人就业增收。(记者史海旺) 品牌知名度的提高直接推动了市场销售,以全县组培切繁种苗、微型薯繁育、原种生产、商品薯种植以 及仓储、劳务、运输等服务和产品初深加工收入计算产值,张北县马铃薯产业年增加值总计超10亿元, 占全县总产值的6.20%,已成为张北县的支柱产业。 目前,张北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8万亩左右,总产量约60万吨。截至去年12月底,全县共有马铃薯 基础种苗组培企业95家,组培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产脱毒苗10亿株,可满足8000亩微型薯大棚生产用 苗。张北县微型薯繁种优势明显,去年大棚繁种面积达6200亩,年产微型薯15亿粒,占全国总产量的 50%左右。作为全国马铃薯种薯供应的核心基地之一,张北县生产的脱毒种薯除满足全县3万多农户种 植外,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