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堂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货美妆老将自然堂闯港股:营收毛利稳增长,IPO 聚焦破局年轻化
搜狐财经· 2025-10-12 01:16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拥有24年历史的国货美妆品牌,以沉稳风格著称,近期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并计划在港股上市[1] - 公司由郑春颖创立,其持有公司55%股份,另外三位弟妹各持有15%股份,上市前通过家族信托整合后累计控股接近87%[5][7] - 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欧莱雅和加华资本,二者分别投资4.42亿元占股6.67%和3亿元占股4.20%,据此计算公司估值约为71.4亿元人民币[9]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4.48亿元[13] - 毛利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突破70.1%[13] - 2022年至2025年6月累计研发投入为3.4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8%下降至1.7%[15] - 同期营销费用占比维持在54%至59%之间[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2年及2023年为负,于2025年上半年转正至0.42亿元[16] 运营挑战与风险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国货美妆行业3%至5%的平均水平,存在对营销的路径依赖,在功效护肤赛道竞争力不足[18]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品牌,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品牌收入占比约95%,其他四个品牌合计仅占5%[20] - 线上渠道占比从2022年的59.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但与同行近95%的线上占比相比仍有差距,渠道转型不彻底[22] - 线下零售网络在当下可能成为负担,存在线上线下产品不同步、线上活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24] 行业对比与发展建议 - 同行在数字化转型和新品牌孵化方面反应更快,因其股权分散且更依赖市场反馈[11] - 家族控股模式有利于公司进行长期投入,如早年投资酵母成分和太空护肤研究,避免为短期业绩妥协[11] - 建议公司学习同行成功经验,如线上直播结合线下快闪店模式,以获取流量并提升体验感[28] - 建议将线下门店功能从单纯卖货转向体验中心,例如设置成分体验区,并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模式解决库存问题[26]
从黄浦江到大阪湾,“上海制造佳品汇”园区出海展示产业新风向
搜狐财经· 2025-05-24 18:16
东方美谷组团出海战略 - 上海东方美谷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联合主导"园区出海"板块,携本土消费品牌组成"出海矩阵"登陆大阪世博会,展示"上海制造"创新实力 [1] - 活动采用政府、平台、企业集团军模式,标志中国品牌出海从"单兵作战"转向"共创共赢"新阶段 [1] - 东方美谷作为上海美丽健康产业核心名片,化妆品企业数量及营收占上海市40%以上,品牌价值超338.78亿元 [10] 上海制造佳品汇平台建设 - "上海制造佳品汇"由上海市经信委等三部门联合主办,2020年以来已发展为展示"上海制造"品牌魅力的核心窗口 [8] - 第六届活动首次设立海外专场,以"沪阪生活新范式"为主题,覆盖时尚八品全品类创新 [8] - "上海时尚出品"IP项目助力建设时尚之都,提供供需对接和招引互动平台 [8] 全周期出海服务体系 - 东方美谷提供政策扶持、资源对接、品牌推广、人才培训、法律指导等全周期定制化支持 [15] - 已在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设立海外体验中心,打通出海"最后一公里" [13] - 护肤品牌西沐臻品通过园区协助完成前期对接,与日本渠道达成合作意向 [13] 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 东方美谷筛选出海企业时重点考察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力、渠道建设等五大核心能力 [16] - 西沐臻品瞄准东南亚市场,已完成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和地区认证准备 [16] - 菌小宝获得美国FDA认证,在北美、欧洲、东南亚开启全球化布局 [18] 产业转型成效 - 活动展示从"制造"到"智造"转型的创新实践,覆盖衣食住行到科技美学的全场景创新 [8] - 东方美谷携自然堂等美妆领军品牌发布多项创新成果,展现产业升级实力 [8] - 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跃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