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堂补水面膜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能助力自然堂成为中国第一的美妆公司吗?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06
上市背景与行业趋势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瑞银集团 [1][2] - 美妆行业出现赴港上市热潮,包括已上市的毛戈平、冲刺IPO的林清轩及拟二次上市的珀莱雅,政策鼓励及港交所优化机制使其对中型消费企业吸引力增强 [2] - 港股市场能吸引国际投资者并为企业提供国际背书,头部美妆品牌正进入资本扩张周期以加快扩张和提升影响力 [2] 财务表现与品牌依赖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亿元,利润从2022年的1.39亿元增至2024年的1.9亿元,增长幅度不显著 [3] - 自然堂单一品牌贡献始终超过九成收入,是集团的绝对支柱,主品牌依赖现象明显 [3] - 国货美妆市场普遍存在主品牌依赖,如珀莱雅、上美等上市公司也依靠主品牌数十亿元体量支撑增长 [8] 渠道策略与盈利能力 - 公司加快线下旗舰店布局,2025年7月在深圳开出首家自营旗舰店,上海、武汉与重庆的旗舰店陆续开业,面积约50至100平方米并划分五大主题区域 [5] - 线上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9.7%升至2024年的68.8%,线下收入占比降至三成左右,线上渠道毛利率高达近75%,而线下渠道约为60% [7] - 截至2025年6月底,自然堂线下零售终端超过6万余个,而2022年底为4.2万个,庞大的线下网络带来广泛覆盖优势但也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7] 多品牌矩阵与研发投入 - 公司拥有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等子品牌,覆盖从百元入门到中端的多个价位带,但除自然堂外尚未出现能支撑规模增长的明星品牌 [8]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3.48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规模达154人,自主研发了喜默因、蓝科雪、太空人参酵母等核心成分 [9][10] - 2025年8月正式投产位于上海的发酵工厂,结合西藏林芝工厂和上海美妆工厂,构建覆盖“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全链条生产体系 [9][10] 市场挑战与未来方向 - 公司最畅销的是一些价格亲民的基础款单品,如不到百元的补水面膜,与“核心成分驱动”的高阶定位存在距离 [12] - 国货美妆企业建立多品牌矩阵面临研发、资金与人才储备的挑战,多数企业更现实的选择是优先做大做深主品牌 [8][9] - 公司正试图通过独家成分的研发与叙事构建差异化壁垒,但需要持续培育与验证过程让自研成分沉淀为支撑长期销量的经典产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