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保护服务
搜索文档
国务院,批复同意!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11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核心政策 - 国务院原则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这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2][4] - 方案提出明确目标: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2][7]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布局 -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结合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机构设置[8] - 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发展"固定+流动"服务模式,建立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提升县区医疗急救体系能力[8] - 完善血液供需联动保障机制,增设采血点,构建高效安全的血液供应保障体系,到2030年实现每个县区组建1支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8] 医联体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 - 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建设,推动资源下沉基层,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中高级职称医师派驻[10] - 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县和县级市全覆盖,到2030年紧密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救治中心建设[10] - 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建立人力资源、财务、医疗质控等管理中心,促进医共体内服务均质化,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0]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提升 -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惠行动,到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强化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11] - 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提升行动,到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县区普遍具备开展白内障手术、血液透析能力[12] - 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人群覆盖率每年提升1至3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12] 中医药发展与人才建设 - 加快中医药在基层使用推广,推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15] - 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并提升能力,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15] -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30年培养1万名左右医防管交叉复合型人才,保持每年7000人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16] 设施设备与数智化建设 - "十五五"期间支持1000个左右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级医院、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升级,改善设施设备条件[15] - 提高县区医疗卫生数智化服务水平,加强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互通共享,推进电子处方流转和检查检验结果互通[17] - 推广医学影像和图形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17] 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 - 完善加快基层发展激励机制,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18] -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支持县域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18] - 加强组织实施和规划引领,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落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