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惊喜数字”延误险

搜索文档
航旅纵横9.9元“延误险”被指像彩票
中国经营报· 2025-08-27 20:08
产品设计与市场争议 - 航旅纵横App推出"惊喜数字"活动 用户支付9.9元投保后若航班延误时间完全匹配预设分钟数可获得300元津贴[1][4] - 理赔条件被质疑过于苛刻 要求延误时间必须与预设数字完全一致 概率学测算显示命中概率仅0.56%[4][5] - 关键赔付条款使用小字号字体展示 而300元津贴和参与按钮采用醒目设计 被消费者指责为文字游戏[4] 企业行为与合规性质疑 - 法律专家指出该产品设置使理赔概率极低 丧失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更符合射幸合同特征[5] - 公司曾于2025年7月承诺"0套路"购票原则 但同期登记航班延误预测系统软件(登记号:2025SR1305020)[5][10] - 活动仅对部分用户和航线开放 且延误判定标准以App自身数据为准 与航空公司数据存在差异风险[4][10] 历史争议与市场表现 - 该活动目前已从App下线 但仍保留保费40-72元的常规航延险产品[6] - 公司2025年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宣称零差价但部分机票价格较第三方平台高10%-20%[10] - 2018年曾因虚拟客舱功能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引发争议[10]
航旅纵横“赌博险”调查:9.9元押注“精准延误” 赔付率极低 专家称形似博彩游戏
华夏时报· 2025-08-26 01:21
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 - 航旅纵横APP推出"惊喜数字"延误险活动 用户支付9.9元参与费 若航班起飞延误时长精确匹配随机设定的分钟整数(如21分钟整)可获得300元津贴[1][2][4] - 产品界面设计采用视觉引导策略:"300元"以红色加粗大字体突出显示 "立即参与"按钮和数字分钟数被放大 而关键限制条件"="和"整"使用小字体且颜色对比度低[4] - 该产品被多位专家认定为利用消费者对格式条款的理解不足和惯性思维(认为与传统延误险类似) 通过误导性信息设计达到盈利目的[8][9][11] 产品机制与概率分析 - 理赔条件极为苛刻:要求延误时间必须分钟不差精确匹配设定数字 多一秒或少一秒均不符合理赔条件[1][7] - 根据统计学分析:航班延误时间受多重变量影响呈连续分布 精确匹配特定整分钟数的概率极低 网友计算假设0-180分钟均匀分布时获赔概率仅0.56%[7] - 产品期望价值显著低于参与成本:以9.9元参与费和300元理赔金额计算 期望价值仅为1.68元 远低于参与成本[7] 行业对比与产品定性 - 与传统延误险产品形成鲜明对比:市场上主流延误险均采用区间理赔设计(如延误超过2小时赔120元)并提供自动理赔服务 更符合风险分担原则[10] - 专家指出该产品丧失保险本质:保险应基于风险共担和损失补偿 而该产品触发概率接近于零 更接近于博彩游戏或营销噱头而非正规保险产品[10][11] - 法律层面存在争议:该设计可能构成《广告法》规定的"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平台及承保公司(阳光财险)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7]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平台通过小额高频销售实现稳定收益:9.9元单笔金额虽小 但大规模销售可形成可观收入 且消费者维权成本高于投入导致多数人选择放弃索赔[11] - 专家强调此类产品破坏行业公信力:保险行业依赖公众信任生存 这种"套路化"产品会放大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感 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12] - 互联网保险创新方向受质疑:行业创新应朝向更透明、公平、便捷的方向发展 而非利用信息不对称设计陷阱产品 尤其具有国企背景的企业更应践行社会责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