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App

搜索文档
航旅纵横新增充电宝验证功能
北京商报· 2025-09-03 19:53
据航旅纵横产品团队介绍,此次上线的"充电宝验证"功能,核心在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简化合规自查流 程。旅客在App内使用该功能时,只需拍摄或上传充电宝品牌参数标识(如额定能量、3C认证标志)的 完整图片,系统便会自动完成判断,最终向旅客反馈结果。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9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航旅纵横获悉,针对民航局实施的充电宝 携带新规,航旅纵横平台已于近期正式上线"充电宝验证"功能,为旅客提供前置化的"充电宝上飞机"自 查渠道。 ...
航旅纵横“延误时长分钟不差获津贴”被批易误解!称已下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4:35
尽管官方试图将"惊喜数字活动"与普通航延险区分开,但南都记者注意到,多位参与该活动的乘客发出 的资金入账页面显示,交易备注"理赔款-南航保险经纪-阳光延误保升级版",或是"你收到一笔保险理赔 款",转账备注"阳光延误保升级版",付款方均为"南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有成功拿到津贴的乘客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值机时在航旅纵横App首页下方发现了这个滚动推荐的"惊 喜数字活动",和"航班延误险"一起出现,"无意中看到就买了,很巧延误时间刚好符合,赔付金额已到 账。" 8月28日,航旅纵横客服告诉南都记者,起飞延误时长即"航班实际起飞时间"减去"最新航班计划起飞时 间",时间以航旅纵横App的航班数据为准,以此为依据判断是否可获得津贴。"页面已标明,确实是要 实际延误时长的分钟数等于特定数字,才符合理赔规定。具体情况建议咨询南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惊 喜数字活动目前已下线。" 然而,当南都记者致电南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时,该司工作人员称,"对相关活动并不了解,如果是赔 付的话,要以查询到的保单为准,我们只能帮忙正常提交申请,具体情况需咨询航旅纵横。" 日前,多名网友发帖吐槽航旅纵横App推出的"惊喜数字活动","9.9元买 ...
保险像赌博,机票比别家贵……航旅纵横正在疯狂挑战用户底线?
凤凰网财经· 2025-08-27 22:01
核心观点 航旅纵横近期因两款核心产品引发用户信任危机:一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惊喜数字"精准延误险被质疑存在误导性营销和极不合理的理赔规则,涉嫌变相赌博和侵害消费者权益;二是其主打"0差价、0套路"的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实际机票价格高于其他渠道,与宣传不符,消耗用户信任并影响平台长期竞争力 [2][3][10][17][30] 延误险产品设计问题 - 产品规则要求航班延误时长必须精确匹配每日随机设定的"惊喜数字"(整分钟数),例如延误必须恰好等于13分钟,多或少1分钟均不赔付,实际理赔概率极低 [3][10] - 宣传页面突出显示"9.9元"和"300元赔付"等收益信息,但关键条款"必须分钟不差"以较小字体隐藏在不显眼位置,涉嫌误导性营销 [8][10][11] - 实际案例显示用户因航班延误95分钟但未匹配指定数字(如16分钟)而无法获赔,大量用户在社交平台投诉"被坑" [6][9][12] 直销平台价格争议 - 平台宣称"0差价、0捆绑、0套路"并提供航空公司直供源头机票,但实际对比显示同一航班(如成都-大理、北京-大理)价格常比其他平台贵100-数百元 [17][18][22][25][26] - 客服解释价格差异源于航空公司动态定价策略、舱位设置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但用户认为官方直销平台应具备价格优势 [28][29] - 价格问题引发用户对平台定位和价值的质疑,直接冲击其"为民航消费者谋便利"的品牌形象 [17][30] 公司背景与资本表现 - 航旅纵横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旗下应用,用户量超1亿,提供航班动态查询、行程管理等权威服务 [2] - 2020年5月完成2.737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招商启航资本领投,南航等跟投),2024年7月再获美团、招商局创投等投资,显示资本持续看好其模式 [2] 法律与监管风险 - 律师指出产品通过极难实现的赔付条件极大限制保险公司责任,涉嫌免除保险人法定义务,可能违反《保险法》及金融监管规定,面临行政处罚和整改 [12] - 尽管销售对象为真实乘客难以认定为刑事赌博,但产品设计不合理性已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12][13] 用户反馈与公司回应 - 大量用户投诉后,航旅纵横于8月27日联系保险公司下架该延误险产品,承诺优化服务 [12] - 用户普遍质疑平台价格优势和服务初衷,要求其改进运营模式以匹配"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定位 [30][31]
航旅纵横9.9元“延误险”被指像彩票
中国经营报· 2025-08-27 20:08
产品设计与市场争议 - 航旅纵横App推出"惊喜数字"活动 用户支付9.9元投保后若航班延误时间完全匹配预设分钟数可获得300元津贴[1][4] - 理赔条件被质疑过于苛刻 要求延误时间必须与预设数字完全一致 概率学测算显示命中概率仅0.56%[4][5] - 关键赔付条款使用小字号字体展示 而300元津贴和参与按钮采用醒目设计 被消费者指责为文字游戏[4] 企业行为与合规性质疑 - 法律专家指出该产品设置使理赔概率极低 丧失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更符合射幸合同特征[5] - 公司曾于2025年7月承诺"0套路"购票原则 但同期登记航班延误预测系统软件(登记号:2025SR1305020)[5][10] - 活动仅对部分用户和航线开放 且延误判定标准以App自身数据为准 与航空公司数据存在差异风险[4][10] 历史争议与市场表现 - 该活动目前已从App下线 但仍保留保费40-72元的常规航延险产品[6] - 公司2025年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宣称零差价但部分机票价格较第三方平台高10%-20%[10] - 2018年曾因虚拟客舱功能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引发争议[10]
花3129元买机票后发现另一平台仅570元,航班管家:异常出票导致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13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航班管家App购买北京至厦门机票支付3129元 但同航班在航旅纵横App标价仅570元 价差达2559元 [1][4] - 航班管家客服回应称机票价格实时变动 并解释此单为异常出票导致 [5] - 公司已向消费者退还差价2559元 并表示其他订单问题将直接与客户沟通 [1][5] 价格差异处理 - 消费者要求民航局介入并主张"退一赔三" 总金额达10806元 [4] - 航班管家在民航服务质量监督平台回复称无法满足赔付要求 但提出可申请再退款3129元 [4] - 消费者最终仅收到差价退款2559元 未获得额外赔偿 目前准备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三倍订单金额赔偿 [4][5] 平台定价机制 - 第三方购票平台存在显著价差现象 航旅纵横App显示该机票含税价格为570元 [4] - 航空公司根据销售情况动态调整机票价格 并会释放不同舱位导致价格浮动 [5] - 公司客服明确表示仅处理退改业务 未对媒体解释大额价差产生的具体原因 [5]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HK):1H25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处理量表现平稳 回款改善助力业绩实现增长
格隆汇· 2025-08-23 19:11
1H25业绩表现 - 收入38.95亿元同比下滑3.6% 归母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5.9% 符合市场预期 [1] - AI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总订座量同比增长5.3% 中国航司处理量同比增长5.5% 外国及地区航司系统处理量同比下滑7.8% [1]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8.5% 主要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1] - 结清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 数据网络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2.4% 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4% [1] 成本与现金流状况 - 营业成本同比下滑4.2% 主要因折旧摊销成本同比下滑17.6% 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同比下滑52.1% [2] - 信用减值损失净冲回1.77亿元(1H24为0.66亿元) 因客户回款改善导致应收账款坏账余额减少 [2] 联营企业动态 - 持有中航信移动科技20.66%股权 其运营的航旅纵横App于7月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 支持多航司直销机票比价购买 不收取机票代理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23.27亿元 2026年盈利预测25.81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13.6倍2025年市盈率和12.1倍2026年市盈率 [2] - 目标价13港元对应15倍2025年市盈率和13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0.2%上行空间 [2]
航旅纵横杀入机票直销市场 民航版“12306”能否撼动OTA江湖?
新浪证券· 2025-08-22 14:35
民航直销革命 颠覆传统分销体系 打开航旅纵横App,"民航官方直销平台"的入口醒目地占据首页位置。这个整合了38家国内航空公司资 源的平台,打出"0差价、0捆绑、0套路"的鲜明口号,承诺六大保障:价格透明、无捆绑销售、严格执 行航司退改规则、杜绝大数据杀熟、信息安全保障以及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 上线一个月,这个被网友称为民航版"12306"的平台已引发行业震动。国航、东航、南航等航司集体发 声支持,OTA平台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机票销售生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重构。 航旅纵横并非普通创业公司,它背靠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而三大航司均为中航 信的股东。这种独特的"航司+技术方"背景,使其具备了整合行业资源的先天优势。 今年3月,南航、国航、东航相继发布公告,矛头直指第三方机票销售平台的不规范行为。公告揭露旅 客在OTA平台购票时遭遇的三大乱象:"机票价格与行程单不符"、"退改签手续费虚高"以及"额外收取 本应免费的特殊服务费"。 更深层的原因是监管要求与航司利益驱动。民航局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将航司机票直销比例提升至 40%以上",而目前实际直销占比远低于这一目标。 航旅纵横的直销模 ...
中金:维持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2 10:43
核心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23.27亿元和2026年25.81亿元不变 [1] - 当前股价对应13.6倍2025年市盈率和12.1倍2026年市盈率 [1] - 目标价13港元对应15倍2025年市盈率和13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0.2%上行空间 [1] 上半年业绩表现 - 1H25收入38.95亿元同比下滑3.6% 归母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5.9% 符合市场预期 [1] 业务板块表现 - AI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总订座量同比增长5.3% [2] - 中国航司处理量同比增长5.5% 外国及地区航司系统处理量同比下滑7.8% [2]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8.5% 主要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2] - 结清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 数据网络收入下滑12.4% 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增长30.4% [2] 成本与现金流改善 - 营业成本同比下滑4.2% [3] - 折旧摊销成本同比下滑17.6% 因部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完成折旧摊销 [3] - 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同比下滑52.1% 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3] - 信用减值损失净冲回1.77亿元(1H24为0.66亿元) 因客户回款改善导致应收账款坏账余额减少 [3] 联营企业动态 - 持有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20.66%股权 [4] - 航旅纵横App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 支持多家航司直销机票比价和购买 作为平台方不收取机票代理费 [4] - 建议关注航旅纵横用户活跃度变化及商业化潜在影响 [4]
中金:维持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0:37
核心观点 - 维持中国民航信息网络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为23.27亿元和25.81亿元 目标价13港元对应15倍2025年市盈率和13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0.2%上行空间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6%至38.9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至14.48亿元 符合市场预期 [1] 业务表现 - AI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 总订座量同比增长5.3% 其中国内航司处理量增长5.5% 外国及地区航司系统处理量下滑7.8% [2]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8.5% 主要受项目建设进度影响 [2] - 结清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 数据网络收入下滑12.4% 技术支持及产品收入增长30.4% [2] 成本与资产质量 - 营业成本同比下滑4.2% 主要因折旧摊销成本下降17.6%及集成业务销售成本减少52.1% [3] - 信用减值损失净冲回1.77亿元(去年同期为0.66亿元) 因客户回款改善导致应收账款坏账余额减少 [3] 战略投资 - 持有中航信移动科技20.66%股权 其运营的航旅纵横App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支持多航司直销机票比价购买且不收取代理费 [4] - 需关注航旅纵横用户活跃度变化及商业化潜力 [4]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HK):1H25预告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旅客处理量表现平稳 系统集成或略有承压
格隆汇· 2025-08-12 02:59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预告1H25净利润约14.5亿元 同比增长约5% [1] - 1H25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稳定增长 但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同比减少导致总收入同比下降 [1]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金额同比增加 主要因回款情况改善 [1] 业务运营数据 - 1H25航空信息技术业务处理量同比增长5% 其中内航内线增长4% 内航外线增长21% 外航外线下滑8% [1] - 外航外线恢复程度滞缓 处理量占比进一步走低 [1] - 航空信息技术业务整体单位价格预计有所下降 [1] 联营企业经营动态 - 公司持有中航信移动科技20.66%股权 2024年投资亏损1689万元 [2] - 航旅纵横App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 提供多家航司直销机票比价购买服务 不收取机票代理费 [2] - 建议关注航旅纵横用户活跃度变化及商业化潜在影响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3%至91.75亿元 下调2026年收入预测3%至98.23亿元 [2]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23.27亿元不变 维持2026年盈利预测25.81亿元不变 [2] - 下调收入预测主要因调整航空信息技术业务处理量假设及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假设 [2] - 维持盈利预测主要因下调集成业务销售成本、折旧及摊销成本假设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14.5倍2025年市盈率和12.9倍2026年市盈率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13港元不变 基于15倍2025年市盈率 [2]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5%上行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