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活动融资包

搜索文档
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09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新模式 - "跟着赛事去旅行"和"跟着赛事去购物"成为热门消费浪潮 "苏超"等赛事借助社交媒体破圈 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1] - "苏超"带动江苏目的地过夜游客大增 南通 宿迁 徐州等城市暑期酒店预订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江苏结合赛程安排将举办博物馆夜游 文创市集 美食体验等特色文旅活动500多项 推出景区门票减免 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1400多项 [1] - 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是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预计到2025年总规模达2万亿元 [1] 政策支持与消费市场双轮驱动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 [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从六个方面推出19条举措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 [2] - 文体旅行业在扩内需 促消费 稳增长等方面作用显著 中央和地方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旅游信贷 支付便利 保险等金融服务优化 [2] 金融支持文体旅消费高质量发展 -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探索符合金融规律且满足个性化 多样化 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发展道路 [3] - 金融机构可开发"旺季贷" "节庆活动融资包"等产品 提升融资效率和精准度 [4] -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盘活文化创意 动漫游戏 影视演艺等领域企业的无形资产 [4] - 支持文旅消费基础设施项目 如现代化博物馆 体育公园 智慧旅游设施等 优化贷款审批条件和期限 [4]
文旅视角解读:六部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6-25 22:05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重点对文旅产业实施"精准滴灌"和"靶向支持",通过金融手段释放消费潜力 [2][3] - 文旅产业具有强辐射效应,能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行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 [3] - 政策从融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基建支持、保险保障四方面系统性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4][6][14][17] 多元融资渠道拓宽 - **信贷支持**: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覆盖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申请再贷款,重点支持文旅等消费领域 [5][7] - **债券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或专项产业债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银行依赖度 [8] - **股权融资**: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文旅项目,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等"耐心资本"进入,尤其助力初创期创新型文旅企业 [9]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场景化产品**:开发"旺季贷""节庆活动融资包"等定制化产品,结合文旅产业周期延长贷款期限 [11] - **知识产权质押**:推动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困境,如东莞银行"潮玩版权贷"案例 [12] - **期限灵活性**:针对大型景区、生态旅游等长周期项目调整贷款期限,缓解初期还款压力 [13] 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重点领域**:明确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赛事场馆、智慧旅游设施等,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5] - **审批优化**: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重大项目,优化贷款条件与审批流程,加速资金落地 [16] 旅游保险创新 - **老年旅游保险**:针对"银发族"开发涵盖既往病症、紧急救援等专项产品,激发老年旅游需求 [18] - **覆盖面扩大**:鼓励开发自驾游、研学游等场景化保险产品,提升服务便捷性以增强消费信心 [19] 政策落地挑战 - 需解决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平衡政策普惠性与精准性 [21] - 政策效果受地方配套措施及执行力度影响,需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协同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