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茶饮

搜索文档
新华网财经观察|“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新华网· 2025-06-30 11:49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概况 -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超百亿元[3] - 2024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2]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2% 成为无糖茶之后新热点[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49%消费者在618期间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等中式养生水[2]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 36-45岁占32.2%[10] - 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 药食同源茶饮增速达37.64%[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18年可漾布局红豆薏米水 5年内仅4家企业进入[6] - 2023年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 康师傅 露露等跟进[6]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 23个品牌推出59款新品[7] - 京东七鲜货架产品达20余种 盒马等推出自营产品[6] 产品特点与创新 - 采用106种食药物质目录原料[3][4] - 元气森林参考广东煲汤凉茶文化 采用传统"煮"工艺[10] - 三得利推出"焕方"品牌 来伊份跨界入局[7] 行业现存问题 - 同质化严重 红豆薏米水重复率最高[12][13] - 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控制存在挑战[14]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 部分产品有苦涩味[16][17] - 价格偏高 500ml规格4-9元/瓶[18] 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差异化配方组合 针对细分人群需求[19] - 建立专属行业标准体系[20] - 探索新原料 新配方 新工艺[20]
提振消费进行时·八桂新景 | 中医药融入生活 “轻养生”悄然兴起
广西日报· 2025-06-08 11:15
中医药服务便利性提升 -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开设夜诊服务,截至5月底已服务超1万人次,主要针对上班族和学生群体,解决其白天就诊不便的问题[2] - 该医院在夜诊成功基础上新增午诊服务,提供雷火灸、平衡火罐等中医调理项目,满足上班族午间时段需求[2] - 医疗机构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显著提升患者就诊便利性,形成稳定客群("铁粉")[2] 药膳餐饮市场快速发展 - 南宁市药膳餐厅从2023年前的空白增长至100多家,呈现爆发式发展[3] - 楚同中医馆药膳餐厅推出标注功效和药材成分的菜品,包括汤类、热菜、粥点等,包厢需提前预订且大厅常排队[3] - 年轻白领和女性成为核心消费群体,中青年关注养生调理,年轻人侧重改善熬夜/失眠/脱发等亚健康问题[3] 中医药产品线上渠道创新 - 社区医院通过线上团购销售草药香囊,端午节前单周销量突破1000件,较传统线下模式显著增长[4] - 医疗机构把控药材品质和配方设计,结合配送服务提升销售规模[4] - 线上渠道突破地域限制,推动中医药产品从治疗场景向日常消费场景延伸[4] 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中医药"轻养生"模式已渗透至医疗、餐饮、零食、茶饮等多场景[1][3] - 行业创新方向包括:传统方剂现代化改造(如利用"桂十味"药材研发新产品)、服务模式多样化(午诊/夜诊)、渠道数字化(团购配送)[3][4] - 政策层面明确支持通过文化渗透和消费体验优化培育中医药健康消费市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