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食同源
icon
搜索文档
药食同源正颠覆332亿中秋市场!百年老品牌纷纷入局,Z世代和银发族共同捧起的50亿新赛道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6 16:33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 药食同源月饼细分赛道规模达50亿元[2] - 淘宝平台"药食同源月饼"搜索量同比暴涨287%[18] - 小红书平台"养生月饼"相关笔记突破10万篇[18] 消费群体特征 - 25-35岁消费者占比超过半数[18] - Z世代与银发族共同推动市场需求[21] - 自用型月饼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81%[19] - 早餐与下午茶场景消费占比提升至34%[19] 产品创新方向 - 采用106种药食同源原料(包括阿胶、茯苓、人参等)[6][19] - 同仁堂运用微胶囊包埋技术保留90%以上活性成分[25] - 功能性成分复购率位居品类首位[19] - 风味平衡技术应用天然植物甜味剂(罗汉果糖、菊粉等)[34] 消费行为变化 - 86.8%消费者购买时重点查看配料表[19] - 消费周期从中秋节前后一周延伸至整个季度[19] - 消费动机从礼品属性转向自用需求[19] - 决策因素从口感优先转向成分优先[19] 企业战略布局 - 同仁堂延伸药品研发能力至食品领域[25] - 稻香村结合非遗工艺与科技创新[25] - 知味观区域特色产品在长三角销量同比增长140%[28] - 华美出口东南亚市场的黄精枸杞月饼借助RCEP实现67%出口增长[35] 渠道拓展与营销 - 线下进入盒马、山姆等精品商超日常货架[35] - 线上抖音直播通过中医专家讲解实现单场销售额破百万[35] - 跨界联名涵盖故宫文创、敦煌博物馆及二次元IP[29] - 同仁堂与京东健康合作推出"检测+定制"个性化服务[34] 文化价值赋能 - 产品融合中医药五行理论(如椰香百合月饼属金入肺)[9][11][13] - 稻香村非遗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带动销量增长140%[37] - 配方创新基于《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典籍[37] - 中秋文化内涵延伸为"团圆健康两全"的新寓意[37]
行业周报:白酒底部等待回暖,西麦食养赛道可期-20250914
开源证券· 2025-09-14 15:5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白酒基本面逐渐稳定 茅台酒8月底至今终端动销情况环比有所好转 部分酒企反馈8月终端开瓶率有向好迹象 预计白酒基本面底部渐行渐近[4][11] - 禁酒令纠偏预计不会持续太久 国家大型基建项目落地将带动经济活跃度提升 后续白酒基本面大概率呈现平稳向上态势[4][11] - 白酒行业供给端发生积极变化:行业加速出清 部分酒企步入报表出清节奏 酒厂推出新品适应新时代发展(五粮液29度低度酒/珍酒新品大珍/酒鬼酒联名产品)[4][11] - 药食同源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发酵类产品成为潜力赛道 行业向"传统+科技"融合转型 消费者需求转向真材实料/科学配方/道地原料[4][12] - 西麦食品抓住药食同源赛道 以"西麦食养"品牌推出多口味粉剂产品 定位30-50岁消费人群 同时布局减肥及发酵健康产品[4][12] - 西麦食品燕麦主业成长性稳定 原材料成本下降趋势有望延续至2027年 大健康板块将成为重要新增曲线[4][12] 市场表现 - 9月8日-12日食品饮料指数涨幅1.1% 一级子行业排名第17 跑输沪深300约0.3个百分点[4][11][13] - 子行业表现:肉制品(+3.0%)/白酒(+1.7%)/预加工食品(+0.4%)相对领先[4][11][13] - 个股涨幅领先:ST西发/煌上煌/金字火腿[13] - 个股跌幅居前:会稽山/妙可蓝多/*ST兰黄[13] 上游数据 - 全脂奶粉:9月2日中标价3809美元/吨 环比-5.6% 同比+12.2%[18][20] - 生鲜乳:9月5日价格3.0元/公斤 环比+0.3% 同比-3.5%[18][21] - 猪肉:9月13日价格19.9元/公斤 同比-26.5% 环比+0.1%[22][24] - 生猪:9月13日出栏价13.4元/公斤 同比-28.6% 6月存栏数量同比+2.2%[22][27] - 能繁母猪:7月存栏4042.0万头 同比持平[22][26] - 白条鸡:9月12日价格17.5元/公斤 同比-1.9% 环比+0.3%[22][29] - 进口大麦:7月价格266.1美元/吨 同比+4.0% 数量81.0万吨 同比-34.1%[30][32][33] - 大豆:9月12日现货价4043.7元/吨 同比-8.1%[34][36] - 豆粕:9月4日平均价3.3元/公斤 同比-2.1%[34][36] - 柳糖:9月12日价格5935.0元/吨 同比-4.3%[37][38] - 白砂糖:9月5日零售价11.3元/公斤 同比+0.1%[37][38] 行业动态 - 舍得酒业发布联名高端浓香白酒系列产品"舍得·万木争春"及"舍得坛装酒·舍得智慧人物"[39] - 珍酒李渡发布联盟商权益支付计划 涉及股份不超过1.69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40]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9% 环比下降0.2%[40] 重点公司推荐 - 贵州茅台:分红率提升 可持续发展[5] - 山西汾酒:产品结构升级 全国化进程加快[5] - 西麦食品:原材料成本改善 盈利能力提升[5] - 万辰集团:门店持续扩张 拓展折扣超市新店型[5] - 百润股份:预调酒改善趋势 威士忌实现较好铺货[5]
手信+文旅完美邂逅!广东三宝亮相广东旅博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3 20:00
事件概述 - 广东三宝与真乡平台联合亮相2025年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2.2馆文旅融合馆乡村民宿主题展区 展示文旅与手信融合模式 [1][3][6][13] 产品核心特点 - 广东三宝严选三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江门新会核心产区 古法工艺制成)、化橘红(茂名化州礞石土壤)、春砂仁(蟠龙金花坑黄金产区) 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7][9][10][11] - 产品定位为"真年份、真产地、真品质"的广东特色手信 强调道地性与健康价值 [4][7][15][31] 展会推广形式 - 通过展陈、直播推介、品鉴试饮(现场煮泡新会陈皮水)等方式吸引观众互动 直播间同步讲解产品产地故事与养生价值 [14][16][17][20][21][23] - 直播期间观众互动热烈 出现"想喝陈皮水""前往现场品尝"等留言 [18] 平台合作与规模 - 真乡平台作为全国首个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已构建"一平台三载体"服务体系 整合广东各地乡村旅游资源 [24][27] - 平台当前汇聚30万注册用户、1000+商家 日均6万用户通过平台"云游乡村" [28][29] 战略意义 - 打造"民宿+手信"的文旅消费组合模式 推动乡村旅游与岭南物产融合 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24][25][26] - 通过"媒体+"文化赋能与市场协同生产 助力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传播"药食同源"理念 [30][31]
种子价格最大波动达5倍 产业规模第一的云南中药材产业如何迈向国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7:12
云南中药材产业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目标打造为第二个烟草产业并锚定千亿产业目标[1] - 提出《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做优做强十大云药等道地药材[5] -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种植规模稳定1000万亩 年产量150万吨以上[5] 云南中药材资源禀赋 - 云南拥有中药资源8138种 其中药用植物7899种 占全国资源44.2%[4] - 重点药材401种占全国71.22% 人工种植药材品种145种占全国48%[4] - 规模以上种植品种30种占全国10% 大宗品种10种占全国25%[4] 产业发展挑战 - 种子种苗体系不健全 规范化种源供应不足 自繁自育比重大影响质量一致性[4] - 种植结构待优化 大宗品种产能过剩 例如云南八角产量远超全国需求[4] - 产地加工能力不足 工艺落后导致产值流失 例如云南当归缺乏精细分级和深加工[5] 价格波动特征 - 三七种子价格波动达4-5倍 区间30元/斤至170元/斤[2] - 三七种苗价格在50元/1100棵至300元/1100棵浮动[2] - 成品三七价格波动幅度25%-30% 品质差异导致15%左右价格波动[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下滑 超60%监测品种出现跌价[3] 云南白药产业链整合 - 实施"六统一"发展战略 统一种植区划/种源研发/种植标准/产地加工/收购销售/管理体系[7] - 建立7个产地仓项目包括文山三七/屏边砂仁/巍山红花/丽江当归/双柏茯苓等[7] - 成立种业科技公司 实现十大云药创新种源全覆盖 按"一个品种+专家团队+3-5家合作伙伴"模式开展良种选育[7] - 打造数字化交易平台"数智云药" 认证种植户1.9万户 带动全省种植户22万人 累计交易额突破12亿元[8] 药食同源新机遇 - 药食同源产品日益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为中药材产业市场扩容提供新空间[1][9] - 云南白药开发当归/木香天然香精香料 茯苓/黄精化妆品原料 三七植萃液/草果饼干等健康食品[9] - 药食同源产品可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和收益 食品属于大众消费且复购率极高[9] - 药食同源正从细分市场走向大众消费领域 为品牌差异化提供机遇[10] 国际化发展进展 - 云南毗邻东南亚国家 具备共建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和RCEP优势[11] - 2024年云南中药材进口量5.84万吨 货值6.16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12] - 磨憨口岸2024年进口药材2008吨 货值1200余万元 品种包括鸡血藤/砂仁/土茯苓等[12] - 进口药材主要来自缅甸(广天仙子/补骨脂)/越南(鸡血藤/胖大海)/老挝(砂仁/土茯苓) 补充国内紧缺资源[12]
价格波动达5倍!产业规模第一的云南中药材产业如何迈向国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8:59
云南中药材产业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目标打造为第二个烟草产业并锚定千亿产业目标 [1] - 提出《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种植规模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 年产量150万吨以上 [5] - 通过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持续做优做强十大云药和十大健康资源等道地药材 [5] 云南中药材资源禀赋 - 云南拥有中药资源8138种 其中药用植物7899种 占全国资源的51.56% [3] - 重点药材401种占全国71.22% 人工种植药材品种145种占全国48% 规模以上品种30种占全国10% 大宗品种10种占全国25% [3] - 云南立体气候明显 光热资源充足 土壤类型多样 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3] 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 三七价格波动幅度达25%~30% 种子价格波动可达4~5倍 [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下滑 超60%监测品种出现跌价 [2] - 产业发展存在掣肘:种子端种源供应不足 种植端结构需优化 加工端产地加工能力不足导致产值流失 [4][5] 云南白药产业链布局 - 实施"六统一"发展战略 统一种植区划/种源研发/种植标准/产地加工/收购销售/管理体系 [6] - 建立7个产地仓项目 包括文山三七/屏边砂仁/巍山红花/丽江当归/双柏茯苓等 [7] - 成立种业科技公司 实现十大云药创新种源全覆盖 开展良种选育工作 [7] 数字化与创新平台 - 推出中药材一站式产地直供平台"数智云药" 认证种植户达1.9万户 带动全省种植户22万人 累计交易额突破12亿元 [7]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按GAP标准进行种植管理 对种植户公开收储即采即检 [7] 精深加工与产品创新 - 开发基于当归/木香等的天然香精香料 茯苓/黄精等功能性化妆品原料 成功孵化三七植萃液/草果饼干等创新健康食品 [8] - 云南白药以药品和健康品为第一曲线 滋补/美肤/医疗器械为第二曲线发展增量 [8] - 药食同源产品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和收益 正从细分市场走向大众消费领域 [8][9] 国际化发展与进出口 - 2024年云南中药材进口量达5.84万吨 货值6.16亿元 均居全国首位 [11] - 磨憨口岸截至6月30日进口药材2008吨 货值1200余万元 品种包括鸡血藤/砂仁/土茯苓等 [11] - 通过勐康/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 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进口国内需求量较大的药材品种 [10][11] 市场机遇与区位优势 - 云南毗邻东南亚国家 具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RCEP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 [1][10] -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传统医药认可度高 为企业出海提供机遇 [10] - 云南建设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地位预计进一步凸显 [1][11]
以食材创新破局健康 苏州稻香村的健康路径
消费日报网· 2025-09-11 16:15
健康饮食已成为当下消费者日常饮食的重要标准。正值2025年中秋前夕,月饼作为佳节美食,因其 高油高糖的属性,正面临消费者对健康属性的审视。为此,苏州稻香村在2025中秋营销峰会上,正式推 出三款融合"药食同源"理念的创新口味月饼,通过原材料改良,实现了月饼口感与营养的双重升级。 "药食同源"是苏州稻香村在降糖降脂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方向:将药食两用食材与糕点(含月饼)深 度结合,既打造出兼具健康属性与层次口感的全新品类,也让传统糕点摆脱"高负担"标签,成为兼顾美 味与养生的日常选择。 药食同源:破解传统月饼的健康痛点 作为月饼行业龙头,苏州稻香村在2025年中秋营销季推出的"陈皮豆沙灵芝"、"枣蓉核桃阿胶"以 及"玫瑰西洋参"三款月饼,正是这一理念的落地成果。它们不仅延续了传统月饼的节日属性,更以健康 食材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不踩雷、养生无负担"的需求,让苏州稻香村再次成为行业健康创新的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食材创新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苏州稻香村始终以传统糕点制作工艺为根基, 在保留古法技艺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健康理念,让传统技艺在标准化生产中适配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为产品赋予持久生命力。 如今,随着国内消费 ...
全国劳模廖志略:十年兴农路 推动化橘红结出百亿硕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12
(原标题:全国劳模廖志略:十年兴农路 推动化橘红结出百亿硕果)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苏玉霞 广州报道 "朕宣布,赏赐化州化橘红为天下第一红,要给所有的官员和爱妃准备一份,去县令的直播间下单!"在 《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短剧里,明武宗在云端会议里早朝,看线上直播,被化橘红的功效征服。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融合了穿越、AI元素的爆款短剧,实际上是一座粤西小城为土特产量身定制的 宣传片,它成功带动近2.6亿元的化橘红销售额。而片中的主播,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市培林橘红 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 全国人大代表、合作社社长、卖货主播、短剧演员……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化橘红产业交织在一起。如 今,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力量回归,当地化橘红产值已破百亿元。 劳动节前夕,廖志略第四次进京,这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廖 志略获颁"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广东省81位获此殊荣的先进人物之一。 事实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全国劳模,他的这份荣誉和责任,也与化橘红紧紧连在一起。 2023年,廖志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根据《食品安全法》 ...
山东移动东阿分公司圆满完成东阿阿胶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通信保障
齐鲁晚报网· 2025-09-08 09:30
公司业务表现 - 山东移动东阿分公司圆满完成东阿阿胶药食同源与大健康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通信保障任务并获得主办单位表扬信高度认可[1] - 公司组建专项小组提前一周对主会场及周边开展全面网络测试识别7处信号薄弱区域并实施扩容优化[1] - 活动期间实现网络零中断和通信零故障保障用户通话及数据传输体验流畅稳定[1] 技术实施细节 - 通过5G和4G信号覆盖网络速率及容量负荷多维度监测精准提升现场网络承载能力[1] - 安排技术骨干全程值守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并动态跟踪业务流量变化第一时间响应潜在风险[1] - 企业体现出担当作为协调高效多部门协同的精神为活动提供坚实基础[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持续赋能地方数字经济发展[1] - 未来将为各类重大活动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通信网络服务[1]
观察|“媒体+”赋能 药食同源破题高州龙眼品牌价值跃升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观察|"媒体+"赋 能 药食同源破 题高州龙眼品牌 价值跃升_南方 +_南方plus 9月初,在高州 市分界镇储良 村,火了一整个 夏天的龙眼鲜果 已接近尾声,但 空气中龙眼肉烘 干的香气却愈发 浓烈。 从7月中旬开始 采摘出货,到8 月初达到出货高 峰,再到9月初 收官。在这不到 50天的时间里, 创下新高的32万 吨高州龙眼被销 售一空,平均每 天出货量超600 吨。据悉,高州 龙眼鲜果产值已 乘"媒体+"之 势,高州龙眼正 超越"甜味"的浅 层叙事,深 描"药食同源"的 经超26亿元,今 年龙眼全产业链 产值有望破80 亿。 位于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的储良母树公园 "如何突破精深 加工瓶颈,拓展 产品版图,实现 价值倍增?如何 深挖放大"道 地"精髓,写 好"药食同源"篇 章,塑强核心竞 争力?"高州市 副市长熊辉武指 出,登高望远, 方知天地广阔, 面向未来,我们 紧扣"媒体+"的 浪潮,推动高州 龙眼不断实现品 牌价值跃升。 健康底色,不断 实现从"地标产 品"到"健康符 号"的价值跃 升。 "媒体+渠道" "引进来"激活产 业源头活水 从网红主播穿梭 果园实时直播, 到采购商沉浸式 考察种植基地与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深山“土疙瘩”到现代“黄金液” | 德江天麻冲向10亿级产业势头正足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40
核心观点 - 德江天麻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价值提升 天麻露等新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与科技驱动全产业链发展 [1][7][10]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 德江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天麻素含量0.36%-1.3% 远超0.25%国家药典标准 [3][4] - 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年产量2500余吨 产值近6亿元 [10] - 山区海拔800-1500米 气候土壤适宜天麻生长 历史可追溯至清朝贡品 [3][4] 加工升级与价值提升 - 天麻露生产线投资540万元 年产能达240万瓶 产品价值提升至原原料的3倍 [1][8] - 开发麻仁堂天麻露 焕颜露 麻小聪等即饮产品 延伸出天麻酒 面条 辣椒等系列产品 [7][10] - 新产品具备增强记忆力 改善睡眠 缓解疲劳等功能特性 [8] 市场表现与品牌建设 - 新产品上市三天零售额突破20万元 出现"一天一断货"热销场面 [8] - 注册"德江天麻"公共品牌及"贵宝传奇""山沟沟"等10余个商标 [10] - 依托"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优势 目标建成10亿级优强产业 [13] 政策与产业协同 - 2023年11月天麻列入药食同源目录 政策放开推动产业转型 [7] - 政府将天麻列为重点特色产业 实施建示范 育龙头 延链条等发展思路 [7] - 与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新产品 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