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米水
搜索文档
低欲望时代,这五个赛道仍在疯狂卷钱
创业家· 2025-11-10 18:13
行业趋势分析 - 传统避孕套行业面临显著下滑,杜蕾斯2020年销量腰斩,整个行业下滑40% [2] - 与亲密关系相关的产品需求萎缩,如“蓝色小药丸”销量下滑13%,结婚率下降20% [2] - 整体消费市场呈现疲软态势,618全网成交额负增长7%,双十一连续四年不公布成交数据 [3] 新兴高增长赛道 - 宠物消费升级成为重要趋势,2024年宠物市场规模达3020亿元,平均每3个年轻人拥有一只宠物 [4] - 宠物细分市场创新活跃,涌现出宠物外卖、宠物打车、宠物智能家居、宠物玩具盲盒等新产品 [5] - 内啡肽经济崛起,过去10年中国新增2亿运动人群,户外、飞盘、骑行、滑雪、网球等运动轮番火热,带动昂跑、亚瑟士、伯希和等品牌增长 [8] - 香氛疗愈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8] - 情绪快消品需求旺盛,表现为Jellycat的玩偶、Tagi的彩色小物、野兽派花店、泡泡玛特Labubu等产品的流行,具备价格低、决策快、体验强、易分享的特点 [11][12][13][14] - 自救经济(朋克养生)走红,案例如百事推出益生元可乐和红豆薏米水4个月销售额破亿,康师傅、三得利推出健康茶饮,艾草足贴、蒸汽眼罩、褪黑素软糖等产品热销 [16][17][18][19] 低欲望社会下的消费需求本质 - 五大增长趋势对应五种核心需求:陪伴感(宠物经济)、掌控感(内啡肽经济)、治愈感(香氛疗愈)、仪式感(情绪快消品)、安全感(自救经济) [20] - 产品的额外价值感(情绪价值)成为关键购买驱动因素 [20] 日本品牌穿越周期的经营逻辑 - 核心经营理念为“耕地逻辑”,即深入现场、亲手触摸、观察细节,在全场景中让消费者“超预期”,通过“稳根基+小创新”积累增长势能,而非追求颠覆性冒险 [26] - 7-11的OFC(区域督导)模式基于门店实际销售数据,为加盟商提供选品、陈列、库存建议,实现总部与加盟商共生,而非单纯管理 [27] - 神户物产业务超市通过买手深入菜市场观察消费者行为来确定产品配比,并依托近郊工厂实现制售一体化,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近一半,建立低成本优势 [27] - WORKMAN从B端转型C端成功的关键在于不去追逐都市潮流,而是深入工地、郊区等真实场景,填补蓝领群体对“耐穿又不贵的裤子”的需求空白 [28] - 龟甲万每年收集10万份消费者反馈,根据不同烹饪场景研发不同盐度和发酵时长的酱油,从场景需求出发打磨工艺 [28] - 花王将高研发投入与海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直接挂钩,通过“技术矩阵运营”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收入 [28] - 三得利威士忌调和师奥水精一每天品尝200种原酒,通过酒体本身判断陈酿效果,而非依赖实验室数据,以此保证产品独特风味 [29] - FANCL聚焦“无添加、功能性健康食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产品微调,如为中国顾客将胶囊改小,验证了需求的跨地域适配性 [30] 日本游学案例企业亮点 - WORKMAN在日本拥有1000余家店铺,比优衣库多约300家,其店铺数、利润率增速及市值表现均十分亮眼,大部分店铺年销售额突破一亿日元 [34] - 神户物产业务超市拥有1000多家店铺,销售规模达200亿人民币,拥有340支PB(自有品牌)商品,在日本国内自有25家食品加工工厂,全球合作工厂超过350家 [35] - 龟甲万是一家生存了380余年的酱油企业,如今产品线已扩展至调料、葡萄酒、番茄制品等领域,拥有2000多种相关产品 [36] - 三得利为创立于1921年的老牌企业,以其威士忌(如山崎、响)和啤酒产品闻名,首席调和师奥水精一主导开发了“响30年”、“山崎50年”等多款世界知名威士忌 [38][39]
2024年中国养生茶饮行业现状研究及消费者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4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养生茶饮市场规模达411.6亿元,同比增长27.3% [1] - 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1189.5亿元 [1][8] - 行业增长由中医药文化复兴、国民健康需求升级与消费习惯变迁共同推动 [1] 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 政策支持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将党参、铁皮石斛等9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目录 [1][21] -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奠定增长基础,2023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3282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4000亿元 [2][24] - 养生文化深度融入大众生活,小红书平台"中医养生"词条总浏览量高达32.06亿,创作参与人数超81万 [2] 行业主要特点与品类分析 - 行业呈现品类多元化与消费群体年轻化两大特征 [2] - 市场已形成袋泡茶、固体膏状、瓶装饮料、冲泡粉末、门店现制五大主流品类 [2][18] - 袋泡茶最受消费者青睐,占比达45.9% [2] - 门店现制类养生茶品牌如荷田水铺、椿风凭借"国风养生"定位崛起,荷田水铺在2024年获得Pre-A轮融资,品牌估值达6.6亿元 [2] 消费者画像与行为洞察 - 25-35岁年轻消费者占比达37.6%,其中48.8%表示未来消费意愿会增加 [3] - 女性消费者占比56.1%,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43.2%,月收入5001-150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消费主力 [3] - 65.2%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优先考虑口感与口味,其次是消费者评价(42.6%)和品牌知名度(41.7%) [3][9] - 安神助眠(53.5%)和健脾祛湿(49.7%)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功效诉求 [3] 销售渠道与信息传播 - 线上平台是主要销售阵地,71.2%的消费者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购买 [3] - 直播电商(49.5%)和社区电商(42.4%)也是重要渠道 [3] - 短视频平台是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占比45.6%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 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3][10] - 消费者对"提高维生素含量"和"有机食品"的关注度分别达47.4%和46.6%,低糖低热量、零糖零卡成为重要创新方向 [3] - 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产学研合作优化产品配方,并针对不同地域、人群需求开发细分产品 [3][10]
养生水市场走红,谁在收割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20:33
行业趋势 - 养生水市场迅速崛起 成为包装饮料行业新兴赛道 在果汁同质化严重和新茶饮价格下探背景下脱颖而出[4][5]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0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9] - 养生水对无糖饮料市场具有替代效应 2024-2028年间将逐步挤占无糖饮料市场份额[9] 市场参与者 - 传统果汁品牌乐源通过转型养生水获得新机 其养生水产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超过10%[2][5] - 元气森林2023年推出"自在水"系列 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成为公司史上最快破亿单品[7] - 新品牌可可满分从椰子饮品转向养生水 已获得真格基金和梅花创投投资[8] - 截至2024年底 已有43个品牌127款养生水产品上市 行业呈现快速扩张态势[8] 产品特性 - 养生水采用药食同源中药材如决明子 薏仁 人参 石斛 酸枣仁等作为原料[1] - 产品定位介于白水与碳酸饮料之间 既有滋味又蕴含中式养生理念 满足消费者情绪需求[3][9] - 目前产品原料主要集中在红豆 薏米 枸杞 山楂等传统食材 创新不足导致同质化现象显现[10] 渠道布局 - 商超渠道成为重要推手 乐源通过与盒马等商超联合推广率先打开市场[5] - 养生水同时覆盖线上线下渠道 包括大型商超和超级直播间等销售通路[5] - 全国已有超过70家工厂具备养生水代工能力 多数品牌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10] 资本动向 - 养生水赛道吸引真格基金 梅花创投等投资机构布局[2][8] - 高毛利特性吸引企业进入 创新品类有助于改善工厂整体毛利率[8] - 行业遵循爆款逻辑 通过代工快速试产成为普遍运营模式[10]
祛湿焦虑,让中国人交了多少智商税?
虎嗅APP· 2025-08-31 11:06
祛湿市场热度与消费者行为 - 祛湿话题在社交平台浏览量突破8亿次 18-34岁女性用户是主力消费群体[4] - 新疆吐鲁番因接近80度高温成为祛湿圣地 吸引大批游客体验沙疗[4] - 电商平台宣称排湿毒的足贴月销过万 超市祛湿功效红豆薏米水销量直线上升[6] 祛湿市场规模与增长 - 祛湿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接近680亿元[6] - 祛湿成为滋补类产品最受追捧功效 2019-2023年市场年均增长达213%[16] - 社交平台祛湿相关笔记达5.71万篇 其中10%为商业推广 预估投放金额达706万元[16] 产品形态与消费趋势 - 祛湿产品形成全品类矩阵:茶饮/袋泡茶/冻干粉/药丸/浓缩液/饼干/能量棒/面包/冰淇淋[16] - 瓶装祛湿水(500ml售价6-8元)占据商超饮料C位 因养生功效买单的消费者占65.5%[16] - 超过1/3的90后和00后不反感养生商业化 认为带有娱乐化和社交化属性[12][17] 行业竞争与供应链 - 红豆薏米水品类已有近20个品牌 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仅4家[19] - 行业缺乏统一官方标准 准入门槛低 提供第三方功效检测的产品不足四成[18] - 多数品牌依赖贴牌代工 行业处于跟风模仿缺乏规范的初级阶段[19] 消费者心理与营销策略 - 祛湿被赋予情绪寄托功能 长痘/失眠/便秘等均可归结为湿气原因[19] - 维生素B族补剂因症状相似被标榜为调理湿热体质 日本美白薏仁产品进入中国变为排湿神器[18] - 资本将湿气概念作为流量密码 市场分化为智商税派和体验派两极[18] 历史背景与代际差异 - 养生焦点从温饱年代进补转向物质丰裕后祛湿祛火[22] - 90/00后渴望明确治疗步骤 祛湿因直观性和体验感更易被接受[23][24] - 与传统冬病夏治理念不同 现代年轻人倾向于自我诊断和标准化解决方案[7][12]
祛湿焦虑,让中国人交了多少智商税?
虎嗅· 2025-08-30 10:00
市场热度与规模 - 祛湿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接近680亿元[4] - 祛湿市场年均增长率高达213%(2019-2023年)[16] - 社交平台祛湿话题浏览量突破8亿次,主要受众为18-34岁女性[1]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和00后群体中超过1/3不反感养生商业化[11] - 65.5%消费者因减肥/祛湿功效购买养生饮料[15] - 典型消费者每月祛湿支出达1500元(含艾灸/理疗/保健品)[10] 产品形态与品类 - 祛湿茶饮占据市场份额最高,500ml瓶装产品售价6-8元[15] - 产品矩阵涵盖茶饮/袋泡茶/冻干粉/药丸/浓缩液/饼干/能量棒等全品类[15] - 电商平台祛湿足贴月销量超过1万件[4] 行业竞争格局 - 红豆薏米水品类已有近20个品牌,仅4家具备自主生产能力[22] - 日本美白类薏仁产品进入中国后转型为"排湿神器"[17] - 维生素补剂商家借湿气症状相似性进行功效关联营销[17] 行业标准与风险 - 仅不足四成祛湿产品提供第三方功效检测[21] - 高度雷同的标准化配方可能对脾胃虚寒人群产生副作用[20] - 行业处于跟风模仿阶段,缺乏统一官方标准和临床数据[21][22] 营销与渠道 - 社交平台"祛湿"关键词相关笔记达5.71万篇[13] - 祛湿消费兼具娱乐化和社交化属性,形成打卡分享生活方式[11] - 新疆吐鲁番80度沙地成为热门祛湿旅游目的地[2] 传统医学基础 - 湿气分为痰湿/湿热/寒湿等类型,治疗方法各异[9] - 传统"冬病夏治"方法包括吴茱萸和肉桂粉制作三伏贴[5] - 祛湿核心在于改善身体运化功能,而非短期产品见效[33]
年轻群体助推“三伏养生”热
新华财经· 2025-08-20 14:31
行业趋势 - 三伏养生相关评论量同比增长超99% 三伏关键词搜索量暴涨 三伏灸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91% [1] - 25-35岁年轻人占三伏养生群体近一半 推动朋克养生特色消费热潮 [1] - 健康消费升级与年轻人焦虑应对方式结合 行业需从概念营销向产品功能价值和科学标准转型 [2] 消费需求 - 年轻人贡献推拿养生项目交易额同比增长46% 成为最大增量 [1] - 养生水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超过450% 红豆薏米水GMV增长逾十倍 绿豆水增长超43% 白桦树汁上涨83% [1] - 年轻职场人对单瓶5-6元定价接受度高 价格敏感度低 复购周期短 展现强大用户粘性和消费潜力 [2] 供给端响应 - 三伏灸相关供给数量同比增长50% 交易额同比增长62% [1] - 商家推出三伏灸主题套餐售出超4000单 大暑后订单量和用户数同比增幅均超200% [1] - 线上线下经营策略同步调整 特色供给交易规模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1]
饮品中喝出绿色漂浮物?东方补者回应:涉事批次产品均合格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7:40
事件概述 - 消费者投诉东方补者乌梅熬山楂饮料开封冷藏三天后出现绿色漂浮物并引发身体不适 [1] - 公司确认涉事批次产品生产质量与出厂检验符合标准并与消费者达成协商 [1][2] 产品信息 - 涉事产品为1升装乌梅熬山楂饮料 于2024年12月13日生产 保质期9个月 [1] - 产品配料包含水 山楂 乌梅 荷叶 甘草 桑葚等天然成分且不含防腐剂 [1] - 该产品系列全网累计销量超过350万瓶 [3] 公司应对措施 - 启动内部调查程序并对同批次及相邻批次产品无菌生产记录进行全面排查 [2] - 在公证处公证下购买同批次产品送国家认可资质机构检测 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2] - 配合政府部门执法抽检 所有检测结果合格 [2] - 加强客服团队专业培训并优化客户服务流程 [2] 检测结果 - 第三方检验检测报告显示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 政府监督部门抽检报告和同批次产品送检报告所有指标合格 [2] - 相邻批次产品未收到同类问题反馈 [2] 品牌背景 - 东方补者为广东椰泰饮料集团旗下子品牌 2024年创立 [3] - 品牌主打轻养生功效饮品 产品线包括乌梅熬山楂 红豆薏米水 人参熬茶等 [3]
莲花控股(60018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利润持续释放,加速新品布局
华鑫证券· 2025-07-15 17: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莲花控股2025H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明显,2025Q2也实现一定增长 [5] - 味精成本下行、商超家庭装增长,新品收入同比大增,新推健康水产品布局赛道,算力业务Q2延续增速 [6] - 公司持续改革,品牌认知度优化,随着渠道拓展,味精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释放,算力业务轻资产运营优化利润,调整2025 - 2027年EPS并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本红利持续释放,盈利能力优化 - 公司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1.60 - 1.70亿元(同增59% - 69%),扣非归母净利润1.62 - 1.72亿元(同增59% - 69%);2025Q2归母净利润0.59 - 0.69亿元(同增14% - 34%),扣非归母净利润0.62 - 0.72亿元(同增16% - 35%) [5] 味精延续增势,新品加大布局力度 - 主业味精成本下行,商超家庭装增长贡献主要动力;新品松茸鲜等2025H1收入同比增长超100%,新推健康水产品布局赛道,临近饮料旺季水业有望成新增长点;算力业务2025Q2延续一季度增速,AI应用领域加速发展,有望轻资产运营优化利润 [6] 盈利预测 - 公司内部营销改革,品牌认知度优化,渠道拓展使味精市占率提升,成本低位盈利能力释放,算力业务轻资产运营构造护城河;调整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18/0.24/0.30(前值为0.22/0.29/0.3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25/20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7]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646|3,443|4,217|5,064| |增长率(%)|26.0%|30.1%|22.5%|2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3|332|430|539| |增长率(%)|55.9%|63.8%|29.7%|25.4%| |摊薄每股收益(元)|0.11|0.18|0.24|0.30| |ROE(%)|13.4%|18.4%|19.8%|20.4%|[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 对2024A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及主要财务指标如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数据等进行了预测 [11]
“朋克养生”年轻人,喝出100亿大买卖
36氪· 2025-07-02 07:28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2024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94.5%,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88% [4] - 18-36岁消费者占比近70%,其中27-36岁占48.6%,18-26岁占21.3%,年轻群体为消费主力 [2][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可漾和元气森林合计市占率超90%,其中可漾占40%,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占58% [4][12] 产品与市场特征 - 产品主打"药食同源"概念,包括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等,包装和宣传强化健康属性,定价4-6元,较普通无糖茶溢价30%-50% [1][4][10] - 生产成本较无糖茶高20%,因使用中药材如红豆、薏米、人参等,480ml红豆薏米水代工价0.55元/瓶,总成本2.15元/瓶 [10] - 复购率低,消费者多因尝鲜购买,但因口味独特或价格较高难成长期习惯,部分门店回头客仅占少数 [6][7] 竞争格局与品牌策略 - 新锐品牌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额破亿,增速超元气森林"自在水"(4个月破亿) [4] - 传统巨头如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等推出决明子大麦饮、汉方植物饮料等产品,但线下渠道存在感较弱 [4][5] - 盒马、山姆等零售商联合李良济、同仁堂推出中药配方养生水,最高定价达4.9元/瓶 [5][7] 渠道与营销 - 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超80%,写字楼附近门店500ml装日销30瓶,补货周期3-7天 [7][9] - 线上渠道增速显著,2024年前5个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增94.5%,天猫/京东"中式养生水"搜索量增356% [9] - 元气森林通过线下快闪店"水煮工坊"和小红书博主合作强化"古法熬煮"差异化认知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导致大量玩家涌入,但头部品牌已形成壁垒,中小品牌通过功能细分(助眠、消肿)、区域特色(新会陈皮水)和高端化(10-15元人参水)突围 [12] - 市场仍处增长期,新进入者可通过差异化定位获取份额,但需面对渠道、品牌等竞争壁垒 [12]
新华网财经观察|“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新华网· 2025-06-30 11:49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概况 -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超百亿元[3] - 2024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2]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2% 成为无糖茶之后新热点[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49%消费者在618期间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等中式养生水[2]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 36-45岁占32.2%[10] - 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 药食同源茶饮增速达37.64%[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18年可漾布局红豆薏米水 5年内仅4家企业进入[6] - 2023年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 康师傅 露露等跟进[6]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 23个品牌推出59款新品[7] - 京东七鲜货架产品达20余种 盒马等推出自营产品[6] 产品特点与创新 - 采用106种食药物质目录原料[3][4] - 元气森林参考广东煲汤凉茶文化 采用传统"煮"工艺[10] - 三得利推出"焕方"品牌 来伊份跨界入局[7] 行业现存问题 - 同质化严重 红豆薏米水重复率最高[12][13] - 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控制存在挑战[14]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 部分产品有苦涩味[16][17] - 价格偏高 500ml规格4-9元/瓶[18] 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差异化配方组合 针对细分人群需求[19] - 建立专属行业标准体系[20] - 探索新原料 新配方 新工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