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遛娃车
搜索文档
300万中产宝妈,买出一个IPO
36氪· 2025-09-28 18:0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成功登陆港股,被称为“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会员数量已超过300万[2] - 2024年,公司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性育儿产品市场中排名第一[1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25亿元[4][5][7] - 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68%下降至2024年的46.5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约20%[7] - 毛利率连续三年超过47%,2024年达到50.4%[2][6] - 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5]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累计达10.9亿元,占营收比重始终超过30%[4]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打高颜值和智能化,例如入门级婴儿推车均价约2000元,高景观旗舰系列三件套售价超1.7万元[3] - 产品设计注重颜值,如形似蛋壳太空舱的安全座椅、花瓣状宝宝餐椅等,并获得德国红点奖等国际奖项[4] - 公司SKU从2022年的306个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459个[11] 营销与渠道策略 - 早期将推广费用集中投入小红书平台,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小红书和抖音平台共发布超过83万条种草帖和原创视频,平均每天产出近1500条营销内容[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超过1.6万名网络红人建立合作[4] - 线上渠道贡献七成以上收入,小红书是流量链路的起点,“BeBeBus蝴蝶车”的站内搜索热度曾月均增长20倍[5] - 线下分销商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11%上升至2024年的16.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18.9%[9] 生产模式与供应链 - 公司主要依赖代工模式,2025年上半年与36家代工厂合作,外包商品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76.3%[6] - 除自行生产的儿童安全座椅和餐椅外,婴儿床、纸尿裤等其他产品全部外包生产[6] - 代工厂可生产出除品牌LOGO外,面料、内部填充物、款式相同的产品,例如官方售价270元至390元的儿童枕,同款无品牌产品售价仅为89元至116元[7]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存在关于安全座椅、婴儿推车、腰凳等产品的质量问题投诉,例如安全座椅接触不良、婴儿推车多次维修后仍出现问题[6]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纸尿裤等新拓展品类面临红海市场竞争,国际品牌如帮宝适、花王,国货品牌如Babycare均具有先发优势[7] - 新品类婴儿护理产品毛利率较低,2025年上半年为43.4%,低于核心业务[7] - 纸尿裤代工厂山东多酷卫生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与多个品牌共用同一地址,且其代工的其他品牌被消费者视为“平替”[8] 渠道管理与价格体系 - 公司在闲鱼、1688等二手及批发平台面临低价分流问题,部分产品价格比官方价低30%以上,二手价格近乎腰斩[9][10] - 品牌方通过自动监控软件和人工检查对产品价格进行24小时实时跟踪,并对低价行为进行干预[9][10] - 分销商为消化库存将产品流向二手平台,导致品牌价格体系混乱[10]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营销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0.16亿元、0.24亿元、0.21亿元及0.11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仅1.5%[11]
小红书名媛捧红的BeBeBus:正被闲鱼和代工厂“拆台”
36氪· 2025-08-22 17:17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凭借高颜值设计和社交口碑成为高端母婴市场标杆 订单均价维持在2400元以上[1] - 品牌通过"设计出圈"和"科学育儿"专业标签迅速爆红 合作KOL包括医学硕士或工科博士妈妈[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49.39% 远超行业龙头孩子王的27.68%[2] - 产品被视为身份表达和"出街单品" 满足中产宝妈自我价值取悦需求[4] 财务数据与营销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7.26亿元[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22.90万元、2722.40万元、5851.60万元、4850.70万元[12] - 同期销售及分销开支总计10.91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30% 其中推广开支占比达70%[12] - 研发支出同期总计仅7221.9万元 不足销售支出的零头[12] 供应链与代工风险 - 除儿童安全座椅及部分餐椅自产外 婴儿推车、婴儿床等产品全部外包生产[15] - 核心代工厂可复刻几乎一模一样产品 包括明星产品定型枕的抽绳设计[16] - 代工厂称未签订限制协议 与招股书披露的"排他性"框架协议存在矛盾[16][17] - 定型枕生产成本仅42-48元 官方售价达269元 溢价率近80%[20] 渠道管理问题 - 2025年上半年线上自营店和线下分销商占比分别为49.6%和19%[27] - 闲鱼等平台出现大量"全新正品"经销商 售价较官方低37%[27][30] - 经销商通过二手平台和内购群销售 蝴蝶遛娃车内购价1250元较官方价低30%[31] - 渠道价格严重倒挂 线上比线下贵四成 动摇消费者对官方渠道信任[30] 产品品类拓展与风险 - 出行场景产品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3.25亿元、4.74亿元、5.71亿元 增速从46.05%放缓至20.33%[22] - 2025年上半年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42.3%首次超过出行场景的35.5%[22] - 纸尿裤系列主要生产商包括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3] - 百亚股份旗下品牌曾因"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被央视3・15曝光[24] - 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多起纸尿裤产品质量投诉 包括异物、脏污等问题[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