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消费
搜索文档
【港股IPO】不同集团,国产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入场费7192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2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 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至18日在港交所进行申购[3] - 公司在中国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到4.2%[3] - 产品线覆盖亲子出行 亲子睡眠 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核心场景 包括婴儿推车 儿童安全座椅 婴儿床 餐椅等十余种产品类型[4]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收入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7%[5] - 同期净利润从亏损2123万元转为盈利5852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5]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47.7%提升至2024年50.4%[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 利润4851万元 净利润率升至6.7%[6] 发行细节 - 发行价格区间为62.01-71.20港元/股 每手100股 入场费约7191.8港元[9]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 其中香港发售109.81万股[9] - 引入3家基石投资者 认购比例达15.99%[9] - 采用B方案发行机制 甲乙组各5490.5手[9] 市场表现 - 申购倍数目前约40倍 预期资金释放后可能超过1000倍[9] - 2025年采用B机制发行的新股尚未出现破发情况[9] - 暗盘交易安排于9月22日16:15-18:30进行[8]
小红书名媛捧红的BeBeBus:正被闲鱼和代工厂“拆台”
36氪· 2025-08-22 17:17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凭借高颜值设计和社交口碑成为高端母婴市场标杆 订单均价维持在2400元以上[1] - 品牌通过"设计出圈"和"科学育儿"专业标签迅速爆红 合作KOL包括医学硕士或工科博士妈妈[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49.39% 远超行业龙头孩子王的27.68%[2] - 产品被视为身份表达和"出街单品" 满足中产宝妈自我价值取悦需求[4] 财务数据与营销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7.26亿元[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22.90万元、2722.40万元、5851.60万元、4850.70万元[12] - 同期销售及分销开支总计10.91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30% 其中推广开支占比达70%[12] - 研发支出同期总计仅7221.9万元 不足销售支出的零头[12] 供应链与代工风险 - 除儿童安全座椅及部分餐椅自产外 婴儿推车、婴儿床等产品全部外包生产[15] - 核心代工厂可复刻几乎一模一样产品 包括明星产品定型枕的抽绳设计[16] - 代工厂称未签订限制协议 与招股书披露的"排他性"框架协议存在矛盾[16][17] - 定型枕生产成本仅42-48元 官方售价达269元 溢价率近80%[20] 渠道管理问题 - 2025年上半年线上自营店和线下分销商占比分别为49.6%和19%[27] - 闲鱼等平台出现大量"全新正品"经销商 售价较官方低37%[27][30] - 经销商通过二手平台和内购群销售 蝴蝶遛娃车内购价1250元较官方价低30%[31] - 渠道价格严重倒挂 线上比线下贵四成 动摇消费者对官方渠道信任[30] 产品品类拓展与风险 - 出行场景产品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3.25亿元、4.74亿元、5.71亿元 增速从46.05%放缓至20.33%[22] - 2025年上半年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42.3%首次超过出行场景的35.5%[22] - 纸尿裤系列主要生产商包括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3] - 百亚股份旗下品牌曾因"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被央视3・15曝光[24] - 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多起纸尿裤产品质量投诉 包括异物、脏污等问题[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