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

搜索文档
推动大健康产业跃升,上海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健康领域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0:01
数字化转型与AI医疗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医疗服务全链条,包括早期筛查、精准治疗、药物研发和术后管理,为医疗行业提质增效提供动能 [1] - 上海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产业智能变革 [1] 家庭医生制度与AI解决方案 - 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数超1100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45%,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4% [2] - 上海二级、三级医院50%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开放,实现家庭医生快捷预约 [2] - 家庭医生服务存在人手不足问题,全科医生需承担门诊、教研、科学等多重任务 [2] - 曜影医疗推出"AI家庭医生"智能体,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提供智能问诊、健康咨询、长期疾病管理等全场景服务 [2] - AI家庭医生可根据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实现"长期伴随、精准守护" [2] - 曜影医疗实现"AI智能体+真人医生双轨服务"全场景应用,开启家庭健康管理新模式 [2] 医疗智能体开发与合作模式 - 上海电信、库帕思等推出医疗智能体,打造"智能体+医疗平台"应用,为家庭医生提供临床智慧决策支持系统 [3] - 曜影医疗选择自主研发AI家庭医生智能体,基于数据安全与医疗质量把控考量 [3] - 曜影医疗自建信息系统涵盖EMR电子病历、慢病管理平台等核心模块,为个性化AI智能体提供关键支持 [3] AI医疗成效与案例 - 上海电信医疗智能体在基层医院应用,通过手环、手表等设备采集数据,完善签约用户健康数据跟踪 [4] - 曜影医疗AI家庭医生在慢病管理、育儿建议、急症分诊等场景取得显著成效 [4] - AI家庭医生推出"健康档案全家共享"功能,实现跨代际健康管理 [5] 行业布局与未来展望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心脏人工智能体"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实现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 [5] - 上海市肺科医院推出全能医疗助手"LungSmart",融合WinGPT与DeepSeek双模型驱动诊疗全流程升级 [5] - 商汤医疗表示多模态技术打通从影像诊断到临床决策全链条,医疗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答题" [6] - 曜影医疗未来规划包括"数字疗法"、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智能硬件整合等方向 [6] - 人工智能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医疗生态系统完善 [6]
AI赋能健康专业大模型、智能体多场景应用
环球网资讯· 2025-06-02 11:29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 专注于儿童脑健康的AI大模型"启智"在上海启动,由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相关科技企业共同开发,通过患者上传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帮助医生快速识别脑部异常,实现智能鉴别诊断并提供疑难杂症诊断线索,尤其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1] - 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面世,具有多模态数据整合、深度推理及复杂罕见病诊断能力,在通用基座模型基础上接受大量医学数据训练,实现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且模型每日更新,其"慢思考"与深度推理机制可减少误诊、提升诊断精准度 [1] - "肿瘤心脏病人工智能联合体"诞生,整合多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新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快速理解"抗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变化-心肌损伤"复杂因果链,为解决肿瘤患者免疫性心肌炎救治难题提供支撑 [2] AI医疗的多场景拓展 - AI大模型、智能体正逐渐进入学校、社区和家庭,"启智"可赋能家庭、学校多场景儿童脑健康评估和筛查,专家以数字分身让科技更有温度 [2] - "智慧明眸精灵"AI眼健康智能体亮相,是上海首个AI眼健康智能体,可即刻回答民众护眼问题 [2] - "肿瘤心脏病人工智能联合体"研发团队正建立覆盖医院-居家的智能监测网络,实现对高危患者的全程管理 [2] AI医疗的技术挑战 - 大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在临床应用中需解决患者对数字医生的信任度、确保模型符合伦理和监管标准等问题 [3]
OCC2025凸显人工智能发展赋能心血管学科诊疗
环球网资讯· 2025-05-31 19:47
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医疗领域的应用 - "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5)上发布 具备多模态数据整合、深度推理及复杂罕见病诊断能力 通过模拟问诊成功诊断罕见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Ⅱ型 [1][3] - 模型基于通用基座模型训练 整合指南和临床试验数据 实现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全流程智能化 每日持续学习更新 "慢思考"机制减少误诊 [6] - 智能导管室现场演示AI辅助复杂冠脉介入手术 整合冠脉CT、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影像 实现三维重建和钙化识别 提升CTO手术导丝通过精准度 [9] 人工智能医疗的技术与价值 - 通用模型与垂直模型构建需解决数据偏倚挑战 训练数据质量决定模型准确性 临床应用需提升患者信任度并符合伦理监管标准 [6] - AI可扩充医生知识库 加速基层医生技能提升 缩短学习周期 智能导管室整合影像技术提供个体化诊疗策略 [9] - AI在靶点发现、化合物设计筛选、临床试验优化等方面具不可替代价值 成为研究人员必备工具 [9][10]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东方会聚焦AI在心血管领域应用 融入大数据、数字疗法等新技术 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6] - AI整合可穿戴设备多维度数据 超越传统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建立个体化预测模型 支持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7] - 人工智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改善服务可及性 技术发展需兼顾创新与伦理监管平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