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发布行动计划为文旅发展“划重点”
江南时报· 2025-09-04 22:41
行业基础与政策导向 - 江苏省文化旅游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近两年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国比重约10% [1] - 省政府发布《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六大行动共22项重点任务 [1] 产品供给与品牌打造 - 计划发挥“苏超”赛事撬动作用,前十轮已举办60场赛事,吸引149.4万人现场观战,线上直播观看达13.3亿人次,并策划主题旅游线路以转化流量 [2] - 将挖掘经典名著、名人故事、特色非遗等文化符号,开发体现吴文化、楚汉文化等特色的原创IP,擦亮“世界文学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等品牌 [2] - 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开发夜游项目,目标到2027年全省备案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暑期热门博物馆“花式夜游”已带动周边夜间消费增长25% [3] - 计划迭代升级“演出+旅游”“展览+旅游”等业态,每年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不少于300场次 [3] 空间布局与重大项目 - 优化打造“两廊两带两区”,包括运河文化遗产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等,以构建全域旅游魅力空间 [4] - 突出重大项目牵引,高质量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加快连云港国际邮轮访问港、南通江海邮轮港等项目建设 [4] 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 - 鼓励建设文旅领域大模型和可信数据空间,打造VR大空间、导览机器人等数字体验场景,并遴选发布40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优秀案例 [4] - 支持户外运动、智能穿戴等文旅装备技术提升,并对获评国家文旅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的单位给予奖补和资助 [4] 市场主体培育与产业集聚 - 计划梯度培育优质文旅企业,目标到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数字文化企业超3000家,游客接待量千万级旅游景区增至20家 [6] - 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能级提升,打造环太湖度假产业集聚区等,目标到2027年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4家左右,新认定省级示范区20家左右 [6] 制度保障与金融支持 - 提出创新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绩效激励等机制,创新发展文旅消费信贷,用好“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支持文旅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7] - 要求各地及省有关部门将文化旅游业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健全省级统筹协调机制 [7]
六大行动22项重点任务 江苏出台文旅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扬子晚报网· 2025-09-04 19:54
行动计划总体框架 - 江苏省发布《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实施六大行动(优质产品供给、消费服务扩大、产业空间拓展、经营主体培优、市场环境优化、政策支持保障)及22项重点任务 [1][7] 文旅市场表现 - 2024年1-8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43%,游客消费增长9.94% [3]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增长14.86%,占全国比重10.28%且持续全国第一 [3] - 暑期热门博物馆夜游带动周边夜间消费增长25% [3] 产品供给升级 - 推动"演出+旅游""展览+旅游""影视+旅游"等业态迭代升级,每年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不少于300场次 [3][9][10] - 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并开发夜游项目,目标2027年全省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 [3][10] - 深化"文旅+百业"融合,推出研学、生态、工业、康养、冰雪及低空旅游产品 [3][11] - 建设20条以上水路精品游线,打造"太湖揽胜"水上旅游及房车露营驿站等特色品牌 [11] - 新增20家高等级旅游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200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镇 [4][12] 消费场景创新 - 支持打造20个精品旅游演艺项目,发展深夜食堂、博物馆夜游等夜经济业态 [4][12] - 实行景区"一次购票、多次多日使用"制度,大力发展票根经济 [13] -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培育国潮消费及亲子游乐消费 [13] -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面,开发研学游等入境旅游线路 [14] 科技与数字赋能 - 培育VR大空间、导览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场景,遴选40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案例 [5][14][15] - 发展数字艺术、数字娱乐等新业态,目标2027年规模以上数字文化企业超3000家 [5][15] 产业空间布局 - 优化打造运河文化遗产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带及沿太湖/洪泽湖生态文化区 [5][14] - 支持建设20个区域文旅联合体,创建4家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及20家省级示范区 [5][16] 经营主体培育 -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目标2027年游客接待量千万级旅游景区增至20家 [5][15] - 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能级提升 [16] 金融服务支持 - 创新发展文旅消费信贷,运用"苏旅贷""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支持主体贷款贴息 [5][21] - 支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