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DF30
搜索文档
湖北支点建设三维突破:锻造新引擎,夯实硬支撑,昂扬精气神
搜狐财经· 2025-09-16 16:42
产业规模与目标 - 全省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5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五千亿级 [1] - 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占中部地区比重从“十三五”末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209% [13]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现代化工、现代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全年有望全面突破万亿级 [15] 科技创新体系 - 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每年突破6项重大基础研究、攻克10项关键核心、打造20项标志性产品 [5] -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从“十三五”末的1687亿元增至5500亿元,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1922万人年增至2882万人年 [10] - 武汉科技集群排名从2020年全球第29位升至第13位,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10] 科技创新成果 - 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国内首台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填补行业空白 [7] - 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实现产业化,全球首创心肌旋切技术、新型细胞化瓣膜投入临床应用 [7] - “天问”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80%实现“鄂研鄂产” [16] 企业主体与产业升级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万家,国家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11家居全国第五 [18]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达71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22家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七 [18]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从2020年的1296%提升至3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18] 区域协调发展 - 武汉经济总量达到211万亿元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宜昌、襄阳双双突破6000亿元 [20] - 仙桃、大冶等8个县市连续三年入围“全国百强县”,百强县数量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22] - 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44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创新生态与人才建设 - 光谷实验室拥有近70名全职工程师,技术经纪人超20人,产出知识产权274项,成果转化金额近亿元 [9] - 经营主体数量达9629万户,较“十三五”末期增长685%,营商环境首次跨入全国第一方阵 [19] - 目标到2027年湖北籍高校毕业生留鄂率达到60%,新增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 [10] 未来产业布局 - 规划人形机器人、空天与低空利用、脑机接口、第四代半导体等25条未来产业新赛道 [16] - 建成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2个升级为国家级 [18] - 构建“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人才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群,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