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抓项目促投资 成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丨成都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30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高端制造"链主"云集 10月1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投资推介会上,成都再次收获重磅项目——拥有120余年历史的德国模德机床齿轮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在成都东 部新区建设中国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 金秋十月,成都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捷报频传。德国百年企业落户东部新区、中通西南总部正式投运、半导体设备巨头布局高新西区、数字影视基地破土动 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密集推进,展现出成都抓项目促投资的强劲势头。 据介绍,德国模德机床中国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将依托德方在滚齿机领域的核心技术,建设集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的高精度齿轮机床创新基地。 项目产品涵盖高端滚齿机、车齿机、磨齿机等系列,将实现齿轮加工全工艺链覆盖,有力提升我国高端机床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产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近期成都集中开工、投运的重大项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集成电路、数字文创、新兴消费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些项目不仅投资体 量大、产业能级高,更在补链强链、产业集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拼经济、搞建设"的关键时期,成都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跑出高质量发展 的"新赛道"。 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中微公司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效果图 ...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央视网· 2025-10-20 11:0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称:"前三季度经济总体运行在保持稳健的同时, 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前三季度经济应该说还是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 动能持续壮大。同时,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市场活力不断提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今年3000亿元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我们看到效应是非常明显 的。通过市场计算大概能够起到1:10的这样一个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另外一块,文旅、演出包括文体 等这些服务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比较快。" 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也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专家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迅猛,新能源汽 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正逐步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10月20日上午,中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将被揭晓,GDP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等 多个数据备受市场关注,数据走势如何?来听多位专家的观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称:"预计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应该说会保持在5%以 ...
专家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央视网· 2025-10-20 10:31
央视网消息:10月20日上午,中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将被揭晓,GDP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等多个数据备受市场关 注,数据走势如何?来听多位专家的观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称:"预计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应该说会保持在5%以上的速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称:"前三季度经济总体运行在保持稳健的同时,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今年3000亿元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我们看到效应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市场计算大概能够起到1:10 的这样一个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另外一块,文旅、演出包括文体等这些服务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比较快。" 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也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专家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迅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 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正逐步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前三季度经济应该说还是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同时,随着全国统 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
多家公司并购项目三季度“落地” “业绩增厚+产业协同”效应可期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3:10
周恒制图 另外,三季度以来,多家公司并购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文,为后续流程"落地"奠定了有利条件。 统计显示,至正股份、千金药业、远达环保、芯联集成、长盈通、华海诚科、沪硅产业等近10家沪市公 司在三季度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收购事项取得重大进展。 例如,10月1日,远达环保公告,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配套募资事项于9月30日获得证监 会注册批文。公司此次将购买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 将在能源生态融合业务的基础上新增水力发电及流域水电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运营业务。 横向纵向整合 近日,爱柯迪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资实施情况报告书,其中披露收购标的卓尔博71%股权 已于9月底过户至公司名下,10月10日,用于购买标的股权发行的新增股份已完成登记,这意味着爱柯 迪的并购交易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 政策暖风频吹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不少上市公司以高质量产业并购为主线,向新质生产力聚 焦,一批标志性案例涌现。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三季度以来,综艺股份、广西广电等一批上市公 司并购重组已实施完毕,在为增厚全年业绩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注入新 ...
GDP更新!我国70强城市公开:深圳远超重庆,杭州增速11.5%,镇江约30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20 01:45
总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 70强城市榜单显示经济格局呈现“头部稳固、腰部激增”的特点,头部城市地位稳固,中腰部城市增长强劲[1][3] - 上半年GDP超过万亿的城市数量增加至9个,其中上海和北京双双突破2.5万亿大关[3] - 区域增长分化显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贡献了全国经济增量的一半以上,中西部节点城市保持稳健增长[3] 头部城市表现 - 上海上半年GDP达到26222.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156.15亿元,名义增长率4.61%[4] - 北京上半年GDP达到2502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305.4亿元,名义增长率5.5%[4] - 深圳上半年GDP为18322.26亿元,稳居第三,与第五名重庆拉开超过3200亿元差距[9] 高增长城市分析 - 杭州以11.5%的增速领跑万亿级城市,上半年GDP达11302.72亿元,增量1165.72亿元,增长主要源于数字经济驱动[5][12] - 西安表现突出,上半年GDP为6358.16亿元,名义增长率达11.21%[6] - 温州实现高速增长,上半年GDP为4831.89亿元,名义增长率高达12.42%[6] - 金华市增长迅猛,上半年GDP为3456.11亿元,名义增长率达到17.29%[7] 重点行业驱动因素 - 深圳依托前海合作区政策红利,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达5.07%[9] - 华为、腾讯等企业带动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超过三成[9] - 比亚迪新能源车海外销量激增42%,体现深圳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10] - 杭州数字经济生态完善,阿里巴巴生态圈带动服务业占比升至68%[12] - 杭州云栖小镇集聚全球AI人才,区块链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12] - 镇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41%,鱼跃医疗全球呼吸机市场占有率超15%[14] 区域发展战略 -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前列,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8.3%[10] - 镇江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宁镇扬一体化战略发展特色产业[14] - 杭州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吸引私募基金规模突破1.2万亿元[12] 中型城市发展路径 - 镇江等经济体量约3000亿级的城市通过特色产业实现突围,体现中国经济多极化发展趋势[3][14] - 镇江航空航天配套园区吸引航天海鹰落地,高校专利转化率提升至36%[14] - 镇江香醋等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年增12%[14]
剑指AI终端产业,东莞和深圳携手再放大招|东莞一周
南方都市报· 2025-10-19 18:44
【东莞一周】 精选原创新闻合集 10.13—10.19 1 "国家级基地"落地!东莞和深圳要做AI终端产业"破壁者" 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 近日,由东莞与深圳共建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正式获批。这不仅是 区域协同创新的典范,更为破解AI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共性难题提供"试验田"。 东莞有制造业供应链优势,深圳有技术研发优势,"强强联手"可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为AI终端产 业化按下加速键。 未来其能否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国AI终端产业协同发展探路,值得持续关注。 2 当美学思维融入制造业,东莞产品如何在广交会抢跑价值赛道? 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 在10月15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上,东莞首次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亮相,向世界递出一 张崭新的城市产业名片。 在东莞展区可以看到"实用与美学并重"的各种产品,东莞展现的不仅是制造实力,更是通过技术美学实 现的产品溢价能力,让传统制造从成本竞争赛道转向价值创造赛道,将美学思维植入制造肌理更能在产 业链的价值分配中获得话语权。 东莞的实践证明,中国制造的下一程,注定是属于"工业美学家"的黄金时代。 3 总分直 ...
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揭牌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37
目前,浙琼合作产业园零碳园区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申报材料已获省级评审通过,并推荐至国家有 关部委,积极争取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试点资格。园区突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特色布局,统筹发 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设施和智慧调度系统,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现代化绿 色园区。 园区建成后,预计年生产绿色电力6.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96.2%,远超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 的基础标准。据测算,该园区消减的二氧化碳排放约26.78万吨,对区域生态环境与能源结构优化意义重大。 目前,园区已规划引进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约151.13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签约。中国能建、雅 邦集团、中材节能等企业在揭牌仪式现场签署了入驻意向协议。作为能源核心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预计于 2025年底开工建设,2027年建成投产。园区特别预留500亩弹性空间,用于导入未来产业方向,如储能装置、 碳管理平台、海洋新能源装备等。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生态,园区未来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三 大绿色产业板块开展招商与产业定位。新能源板块将以生物质发电、绿色电池、分布式光伏为主要方向,致 ...
“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9:01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度"量中国这五年:毫厘之间铸造"中国精度"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国之大器,始于毫末。"十四五"以来,中国高端制造业一步步迈上新台阶,离不开"中国精度"的毫厘之 功。 这一大长度基准装置填补了制造业大长度最高计量能力空白,大大提升航天器对接、飞机翼身组装、船 舶船体装配测量等大型装备关键零部件加工与装配的精度和质量可靠性,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在中国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近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全新原子自旋传感器成 功实现对弱磁场的超高灵敏度与可溯源精准测量,在近地磁量级的磁环境下能够精准测量比地球磁场弱 十亿倍的磁信号,完美实现"测得精"和"测得准"。 从陆地上的大型装备到浩瀚宇宙的磁信号"捕捉","十四五"期间,"中国精度"不断提升,相关成果不仅 填补空白并完善中国测量科技发展体系,更为基础科学研究、高端装备制造、宇宙探索等领域提供了技 术支撑。 一根直径为30毫米的金属棒材,在一台高精密数控机床连续21小时的铣削操作下,最终产生127根直径 0.05毫米的针形试件,堪比头发丝细。这一幕出自山东一家企业研制的先进数控机床,是"中国精度"的 缩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强劲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2:08
中新网海口10月18日电 (韩园园 汤颖达 王景超)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今年前8个月,海南全省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9%,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海南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活动现场共完成四轮重点项目签约,涵盖海上风电、航空航天、深海装备、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多个 领域。儋州市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口国家高新区、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等园区,以及东 方电气、势加透博、翰博高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链关键企业参与签约。 10月17日下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海口举行。与 会代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签约。 目前,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联合各市县及重点园区,系统推进海上风电装备"一园两基地"、文昌国 际航天城、崖州湾深海科技城等平台建设。康佳、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已陆续落地投 产,在深海装备、航空维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果频出。(完)【编辑:刘欢】 近年来,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1年到2024年,规上装备企业产值平均增速超过 ...
今年来海南高新技术领域累计签约项目238个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签约项目总体情况 - 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达238个,总签约额超千亿元 [1]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期间集中签约项目110个 [1] - 除签约项目外,尚有一批项目在考察洽谈中 [1] 活动架构与平台建设 - 活动以“共建自贸港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采用“1+4+N”架构,包括1场开幕式、4场专题对接活动及多场配套活动与投资考察线路 [1] - 打造全省统一政策兑现平台“海易兑”,推行“土地超市”以精准匹配政策与要素资源 [2] - 利用高端展会平台拓展产业对接渠道 [2] 产业合作领域与参与企业 - 签约项目重点涵盖现代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 [2] - 合作方包括中国黄金、中国航天科技、中航材等央企,以及海信集团、中南智能、华芯邦、先声药业等上市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 [2] - 项目类型涵盖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以及商业航天、深海科技等未来型科技产业 [2] 区域合作与营商环境 - 自2023年起积极推进湘琼、粤琼等区域合作,引进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湘科、东鹏特饮等龙头企业项目 [2] - 与湖南、广东等省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态势,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护航项目高效落地 [2] - 系统梳理适配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的80多条细分领域产业发展路径 [2] 活动规模与市场信心 - 参与活动嘉宾近1400人,规模超预期,包括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的企业及投资考察团 [3] - 参与者涵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融资机构、科研院所等多方代表 [3]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在即,高度开放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