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服务交易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出台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基石
国家能源局· 2025-08-09 10:30
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 有效期五年 旨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标准化计量结算框架 解决标准不统一 数据不透明 结算周期差异大等问题 推动市场公平与效率提升[2][3][6] 规则内容与适用范围 - 规则涵盖计量管理 结算管理 监督管理 适用于电能量交易 辅助服务交易等所有电力市场类型 包括虚拟电厂 新型储能等新型主体[4] - 计量管理要求市场经营主体安装符合标准的计量装置 规范数据传输时序 结算流程分为结算准备 结算依据编制和电费结算三个阶段 禁止设置"不平衡资金池"[4] - 强化监督与争议解决机制 明确监管主体和违规处罚措施 提供维权渠道[4] 出台背景与意义 -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必然要求 解决各省份 各交易品种规则不统一导致的跨省交易成本高 效率低 数据不透明 结算周期差异大等问题[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关键一环 填补计量结算专项规则空白 与《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等文件形成互补[7] -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支撑 适应虚拟电厂 分布式能源 新型储能等新业态需求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8][9] 重要作用 - 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制度基础 统一计量标准 结算周期和科目式样 打破地域壁垒 降低跨省交易成本 现货市场地区推广"日清月结"模式 非现货市场地区采用差异化结算安排[11] - 保障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推动结算透明化 披露结算变动原因 单独列示科目 强化风险防控 要求售电公司提交履约保函 规定电网企业不得因用户欠费克扣发电企业电费 建立争议解决机制[12] - 推动电力市场数字化转型 要求建设统一数据平台 实现计量数据自动采集与交互 支持区块链结算 智能合约等技术应用[13] -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优化计量数据管理 提高市场出清结果准确性 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创造条件 将虚拟电厂 新型储能纳入结算体系[14] 行业挑战 - 数据基础能力不足 现货市场地区"日清月结"要求对数据采集 传输和处理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分布式能源计量设备覆盖率不足 数据采集频率不达标 数据传输网络建设滞后 用户侧计量设备智能化改造待普及[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