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速溶茶
icon
搜索文档
港澳大学生海南白沙植茶树:种下“常回来看看”的念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02
中新网海南白沙8月11日电 (记者 王晓斌)品过白沙香茗,再亲手植下新绿。8月10日,参与2025年海南 自贸港"逐浪计划"暑期实习活动(下称"逐浪计划")的港澳大学生,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体验了一场融合茶 文化与生态实践的活动。有学生感言,此举不仅栽下茶树,更是种下了一份"常回来看看"的念想。 8月10日,参与2025年海南自贸港"逐浪计划"暑期实习活动的港澳大学生,在白沙黎族自治县观看工作 人员手工制茶。记者 骆云飞 摄 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隆洋介绍,海南热带雨林气候赋予了白沙绿茶鲜明的特 质,"其滋味回甘显著,香气馥郁,区别于其他产区。" 余隆洋说,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公司近年积极研发新产品,如速溶茶、茶多酚提取物等,并探索对接新 式茶饮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有效促进了当地茶农增收。 白沙茶博园是白沙县着力打造的"茶旅融合"示范项目,在原有薄沙茶厂基础上,整合建设了"知茶 园"、"茶香廊"及体验茶园等设施,集茶文化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功能于一体。园内引种海南大 叶、雀舌、金观音等百余种优良茶树,景观雅致。 在白沙茶博园,港澳大学生们了解茶叶加工流程,品鉴现场冲泡的白沙绿茶与红茶。在茶博园前的 ...
沿着纬度听中国|寻味安化:薪火茶语 酿出时光沉香
央广网· 2025-07-11 20:58
行业概况 - 安化黑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茶园基地面积达36万亩,年加工量8.4万吨,全年综合产值268亿元[9] - 安化黑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 - 产业坚持"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战略,从传统茶品拓展至速溶茶、袋泡茶、瓶装茶饮及跨界产品如黑茶牙膏、面膜等[9] 地理与自然条件 - 安化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南端,拥有全球85%的冰碛岩地貌,土壤富含锌、硒等元素[2] - 茶树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间,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因高山云雾环境形成内质丰厚、滋味甘甜清冽的特质[2] 生产工艺 - 独特渥堆发酵工序在湿热环境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醇厚滋味,需精准控制温度[7] - 采用七星灶隔年松柴明火烘焙干燥,使茶叶产生松烟香和柔和口感[7] - 传统工艺包括匀翻快炒、转滚闷炒、轻压慢揉等手法,由新一代茶人传承[4] 历史与文化 - 安化黑茶自明清起为皇家贡品,历史上通过茶马古道输送至边疆牧区,被称为"生命之饮"[9] - 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展现其千年技艺传承与创新活力,突出山水精华与时光沉淀的文化价值[10] 产品创新 - 从传统茯砖、千两茶扩展到荷香茯砖、桑香黑茶等创新品类[9] - 开发茶温泉、茶民宿等体验项目,推动茶旅融合[9]
民族手工业品牌集群闪耀“世界小商品之都”
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民族手工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载体 [1] - 国家民委组织实施品牌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1] - 2024年内蒙古"金石交"品牌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带动450余人就业 [3] - 山东"齐鲁有礼"品牌已纳入240余个企业及合作社涵盖196项非遗项目 [5] - 广西"百香百色"品牌涵盖12个县区400多款产品 [6] 品牌创新案例 - 湖北恩施创新"茶旅融合"模式串联博物馆等场景构建文化生态圈 [2] - 内蒙古"金石交"获93件国宝文物数字版权授权开发9大类500余种产品 [3] - 山东形成技艺传承、产品设计、营销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5] - 贵州打造"贵系列"品牌突出生态资源和文化沃土优势 [5] - 海南黎锦元素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推动产业化发展 [7][8] 产业融合趋势 - 民族手工业从抢救性保护向生产性保护转型路径明确 [3] - 义乌作为首发平台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 - 四川组织专业团队摸清手工业发展现状探索融创品牌培育 [6] - 北京"深山集市"在欧美商场举办30多场展示民族手工艺品 [7] - 建立"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实现数据化市场化发展 [7] 文化价值提升 - 民族手工艺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径 [3] - 产品从文化展品转变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深层支撑 [3] - 广西将非遗元素应用于背包、围巾等日常文创产品 [6] - 民族手工艺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9] - 现代科技与手工技艺结合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