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面膜
icon
搜索文档
双十一预售避坑指南:消费前先上黑猫投诉查口碑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17
今年双十一,价格争议再次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直播间购买的预售商品 价格竟然高于现货。 一位在黑猫投诉平台留言的消费者表示,其提前支付定金购买的面膜预售实付308元,而现货价格仅为 291元,存在17元差价。 又是一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售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当你在直播间听着"所有女生"的呼唤,满怀 期待地预付定金时,是否想过那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消费陷阱? 根据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的数据显示,每年双十一期间,消费投诉量都会呈现爆发 式增长。其中,定金纠纷、价格不实、商品临期、售后推诿等问题尤为突出。 01 预售陷阱,价格套路何时休? 更为普遍的是,平台突然停止优惠活动,导致刚下单的商品瞬间"贬值"。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某电商平台"双十一"尾款通道开启仅1天后,平台突然停止"限时补贴",尚 未付尾款的商品秒贵几十元至数百元。 这些现象并非偶然。优惠规则越复杂、价格标注越模糊,比价难度就越大。总有"以为捡到便宜"的 新"韭菜"会"踩坑"。 02 定金套路,维权困难重重 "定金不退"已成为双十一期间的高频投诉词。 刘女士预付200元定金购买洗衣机,付 ...
东方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启幕,打造“首发经济+文旅商体展”工业旅游城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5
10月28日,由中共奉贤区委宣传部指导,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奉贤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东方美 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 "首发经济·为美启航"——暨东方 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在奉贤举行。上海市及奉贤区政府领导、嘉宾及媒体逾百人齐聚,共 同见证这一集智能制造、工业旅游、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美妆新城正式启幕。 东方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启动 聚力首发经济 打造消费新增长 作为奉贤区对接上海市"首发经济"战略的标杆项目,此次"首发经济·为美启航"——暨东方美谷·自然堂 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以 "未来美妆城首发、化妆品科学与艺术展厅首发、工厂店首发、新品首发" 四大 首发为引擎,全面呈现自然堂集团在智能制造、科研创新、绿色发展与消费体验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座未来美妆城集美妆科学知识传播、产品展示、智慧生产、即时消费于一体,实现了从"制造源 头"到"消费终端"的无缝衔接,已成功入选"2025年上海市十大标志性文旅项目"。而其背后所依托自然 堂集团生产基地,总占地161 亩、总建筑面积达12.7万平方米。该基地拥有护肤品、彩妆、洗护、面膜 四个品类车间,共68条生产线, ...
预售比现货贵背刺“所有女生”,李佳琦们黄金时代落幕
36氪· 2025-10-31 08:31
这个双十一,李佳琦疑似再次翻车。 消费者徐小姐反映,李佳琦直播间预售商品价格高于现货价,部分差价高达 50-60 元,其中一款面膜预售实付 308 元,现货仅 291 元,相差 17 元。 辛辛苦苦蹲守直播间抢红包,还叠加优惠券付尾款,竟然没有别人现买的便宜? 这就很有意思了,遥想 2021 年双十一预售期间,李佳琦因不满欧莱雅官方旗舰店某款面膜价格低于他的直播间,强势手撕品牌方,最终以欧莱雅为李佳 琦的用户提供补贴的方式平息战火。 4 年过去,攻守易势,品牌方不再为李佳琦直播间提供"全网最低价",李佳琦似乎也没了手撕品牌方的底气和硬气。 为什么李佳琦的"全网最低价"神话不灵了? 李佳琦翻车史 作为头部主播,相比起快手头部主播辛巴、抖音头部主播小杨哥等,比较爱惜羽毛的李佳琦,翻车历史屈指可数。 回望李佳琦过去几年的真假"翻车"历史,可以窥探出用户、品牌、平台、头部主播的话语权流变。 李佳琦的翻车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失去对广大用户的共情,伤害用户情绪,如花西子事件。 一时间,"李佳琦一晚被退货 8 亿元"、"双十一赔了 20 亿"的传闻甚嚣尘上。 李佳琦急忙在直播中回应:"假的假的,不要听"。 观察社 ...
北京4家共享充电宝企业未合理退费被处罚
新京报· 2025-10-29 12:23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0月2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4起2025"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 中,4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因侵害消费者权益被集中处罚。 今年7月,市场监管部门通过12345热线数据排查发现,4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运营 小程序时,未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也未清晰告知消费者权利义务,导致用户退费难、 维权难。2025年9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涉案企业作出罚款处罚,并推动其加入行业自律公约, 承诺采取"优化计价模式""控制空置率"等整改措施。 本次行动还查处了针对老年人的"坑老"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电动自行车及商标侵权等多起案件,全面打 击消费领域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024年11月,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移送线索对北京某医学研究院进行核查。经查,当事人通过 组织会销方式向老年人销售净水器,宣称"经过该净水器过滤后的水是小分子水,具有延年益寿,改善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功效",实际该净水器只具有"过滤水中的泥沙、藻类、细菌"等作用,当事 人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累计售出净水器百余台。2025年5月,顺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 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今年 ...
谁还在为李佳琦们买单?
创业邦· 2025-10-29 11: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眸 ,作者李小东 新眸 . 聚焦科技与消费,记录中国产业升级新故事。 来源丨 新眸 (ID: xinmouls ) 作者丨 李小东 今年双十一,头部主播李佳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但这一次,并非因为惊人的销售业绩,而是源于一 场价格争议引发的退款潮。 有消费者发现,她在李佳琦直播间抢购的预售商品,实际付款竟比直接购买的现货价格高出50-60 元。其中一款面膜预售实付308元,现货价格却仅为291元。随后,社交平台上涌现出"李佳琦一晚被 退货8亿元"甚至"双十一李佳琦赔了20亿"的传言。 价格争议不仅限于美妆产品,面对风波,李佳琦在直播中回应:"假的假的,不要听。"他同时表示, 发放了不少红包,但即使消费者不购买也没有关系,可以当做今年双十一没有开展相关活动。但消费 者的困惑并未因此消散。 回溯直播电商的发展轨迹,2016年淘宝、快手等平台上线直播功能;2018年李佳琦成为口红一哥, 带动达人带货进入爆发期,紧接着2020年天猫将大促周期延长至20余天,直播电商GMV迎来指数级 增长。短短八年,直播电商完成了从边缘业态到主流渠道的蜕变,但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也在今年双十 一集中爆发。 但事与愿违,规则的 ...
谁还在为李佳琦们买单?
36氪· 2025-10-26 17:16
李佳琦双十一价格争议事件 - 2024年双十一期间,李佳琦直播间因预售商品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引发争议,例如一款面膜预售实付308元,现货价格仅为291元,价差达17元 [1] - 社交平台出现“李佳琦一晚被退货8亿元”及“双十一李佳琦赔了20亿”的传言,李佳琦本人在直播中回应称其为虚假信息 [1] - 价格争议不仅限于美妆产品,并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困惑和退款潮 [1] 直播电商行业发展与矛盾演变 - 直播电商在八年内从边缘业态发展为主流渠道,2016年平台上线功能,2018年达人带货爆发,2020年天猫将大促周期延长至20余天,GMV呈现指数级增长 [3] - 平台优惠规则日趋复杂,从“直接五折”演变为“预售立减+跨店满减+淘金币抵扣+主播券+平台补贴”的组合,旨在提升用户停留时长和消费频次 [3] - 复杂的规则降低了消费体验并滋生价格漏洞,2024年双十一平台限时补贴导致直播间预售价格高于现货,直接引发大规模退款潮 [3] - 行业从增量狂欢转向存量博弈,2020年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同比增长85.62%,创下高增速,但2021年后增速放缓,平台不再公布具体GMV数据 [5] - 2023年抖音电商达人带货总销售额同比增长43%,新增带货达人528万人,同比增长74%,对传统电商平台形成冲击 [8] 超级主播模式的挑战与转型 - 超级主播凭借流量优势向品牌索要高额佣金,部分品类抽佣高达60%-80%,并要求“全网最低价”承诺,形成品牌依赖主播的生态 [3] - 李佳琦职业生涯的关键考验包括2023年“眉笔事件”掉粉近200万,以及2024年双十一因平台补贴打破“最低价协议”而遭遇大规模退款 [4] - 品牌自播GMV占比首次超过达人直播,成为商家常态化经营的重要阵地,品牌开始寻求“去主播依赖”并搭建私域流量池 [6][8] - 2024年消费者调研显示,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成为直播间下单首要考虑因素,价格因素重要性下降 [12] - 李佳琦通过深耕美妆垂类赛道构建差异化优势,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凭借巨大流量形成的“定价能力”和“最低价协议” [11][12] 电商行业格局重构与新趋势 - 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76%,线上用户增长空间有限,竞争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博弈 [7] - 电商平台竞争进入“全域竞争”格局,淘宝接入微信支付和京东物流,基础设施共享成为趋势 [7][9] - 行业从“达人主导的流量分配时代”进入“品牌主导的价值竞争时代”,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价值 [10][15] - 直播电商展示出对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例如李佳琦团队根据用户需求在一个多月内完成“透明桶”赠品的开模、生产及组合包装,相关套装3分钟内售罄 [16] - 未来行业竞争将是价值的比拼,垂类赛道精细化运营、技术驱动体验升级和全域经营生态构建成为新方向 [17]
李佳琦“双11赔了20亿”?预售价高于现货价引发“退款潮”
搜狐财经· 2025-10-25 09:28
配图|网经社图库 一、李佳琦直播间"翻车" 双十一大促期间,一场关于预售价格的风波悄然兴起。90后消费者徐小姐发现,她提前支付定金购买的预售商品,最终实付款竟比直接购买的现货价格高 出50-60元。其中一款面膜预售实付308元,而现货价格仅为291元,存在17元差价。这些价格差异导致大量消费者选择退款处理。 随后,社交平台上便涌现了大量关于"李佳琦一晚被退货8亿元"甚至"双十一李佳琦赔了20亿"的传言。面对这些传闻,李佳琦在直播中直接回应:"假的假 的,不要听。"他无奈地表示,"真的就是那些黑我的人,你们可不可以换个方式?每年都一样,已经10年了。"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称,互联网时代,价格都是透明的,一般来讲,大主播直播间的预售价会低,这次贵的原因,我猜测是供应链 团队产品线比较长,所以要提前做很久的准备工作,可能和品牌方签约的时间点比较早,价格也参照当时的价格来制定,进入双十一,品牌方也要做大 出品|网经社 作者|可乐 审稿|云马 促,价格就贵,失去梯次。 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到,一般来说,价格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或者直播间下单的第一决 ...
云南白药推出口红,药企跨界美妆真的好做吗?
犀牛财经· 2025-10-24 11:29
公司业务动态 - 云南白药官宣推出采之汲"南诏花影"系列红花口红 [2] - 公司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药植光损修护品牌采之汲 [3] - 采之汲品牌曾推出过面膜、精华水、医用辅料等产品 [3] - 公司以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四大事业群为生产经营核心 [3] 市场环境与竞争 - 美妆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数量众多且不乏知名品牌 [3] - 众多美妆品牌建立在科研、技术等实力支撑之上 [3] - 药品和美妆在产品打造、渠道布局及营销逻辑上存在显著区别 [3] 业务表现与挑战 - 采之汲品牌及护肤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未被明确提及,反映其营收贡献可能不明显 [3] - 采之汲品牌推出时间不短,但目前依旧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3] - 公司具备品牌知名度和药品领域的专业优势,但这些优势能否转化为美妆销量仍需市场检验 [3] - 公司要抢占美妆市场份额、做大美妆业务仍面临很多挑战 [3]
“保湿≠补水”!秋冬季皮肤保湿的8大误区
人民网· 2025-10-24 09:32
冬季皮肤干燥、紧绷甚至脱屑皲裂,其实是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变低导致皮肤水分快速蒸发的正常现象。很多人急于补水保湿,却因方法不当效果不 佳。本期《人民优选来了》,为你梳理下面8个秋冬护肤常见误区,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审核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刘馨 (0) 1) 0人民优选 误区一:皮肤干就多涂几遍爽肤水 》》》》》》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 爽肤水只能暂时让皮肤表 变湿润,连没有锁住水分,涂多了反而会 走皮肤自身的保护油脂, 让角质层更干 √)正确做法很简单:。爽肤水涂1遍即可, 用手 或化妆棉轻拍至吸收;之后建议叠加精华;乳 液或面霜, 形成《补水+锁水"的完整步骤 敏皮可以在爽肤水后加一层舒敏乳霜剂, 锁水 效果更稳。 (0) 18 0人民优选 误区二: 面霜越厚重,保湿力越强 》》》》》》 | 面霜的保湿效果和厚度没关系,关键看成分是 | 否适配你的皮肤! `过于厚重的面霜可能含大量 | | --- | --- | | 油脂,皮肤吸收不了;只会在表面形成一 | "假保湿"。膜,看着油亮实则底层缺水,还容。 | | 易堵毛孔。 | | | 之正确做法:按肤质选面霜 -- 干敏皮选质地 | ...
面膜产品陷“低价螺旋”困境,敷尔佳Q3业绩降幅扩大
凤凰网· 2025-10-24 07:58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近45%,较前两个季度降幅进一步加大 [1]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下滑11.54%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滑36.73% [1]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48.52% [1] - 2025年公司业绩恶化,营收与净利润开始双双走低 [1] 公司经营状况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6.21亿元,同比增加26.19% [1] - 营销依赖问题不减反增 [1] - 自2023年上市以来即面临"增收不增利"的问题 [1] - 第二季度在"618大促"等因素拉动下营收同比略有增长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面膜品类正深陷"低价螺旋"困局,2025年1-6月抖音面膜GMV TOP10品牌榜中过半品牌的明星面膜单片价格跌至个位数 [2] - 2024年开始面膜备案明显降温,全年新品数量罕见的以个位数下滑,2025年降幅仍在扩大 [2] - 美妆行业进入下行期 [2] - 公司品牌和品类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敷尔佳"品牌以及面膜品类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期待 - 近两年多家美妆上市公司纷纷启动外延式并购,试图通过打造多品牌美妆集团提升竞争力 [2] - 市场期待敷尔佳能在品牌或品类拓展上有所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