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面膜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化从生产“辅助者”升级为“决策者” 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智”的飞跃
央视网· 2025-09-16 12:34
智能工厂技术应用 - 美妆工厂配备8000多个自主研发配方样本的"配方图书馆" [1] - 乳化罐根据系统配方和参数自动完成调配 无需人工干预 [5] - 通过管道和阀阵系统自动输送原料和分配灌装线 实现按需分配 [6][8][9] - AI实时调度产线 动态分配面膜和乳霜生产任务 [11] - 柔性产线同时兼容多品类产品 统一封装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0%以上 [12] - AI提升配方效率和智能排产 大幅缩短生产交付全流程 [15] 生产效率提升 - 口腔材料工厂AI柔性生产线实现5秒完成单次生产作业 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0] - 最小生产单元可降至一件 提高效率减少库存积压 [21] - 电梯工厂50多条柔性生产线每2分钟下线一台电梯 生产效率远超传统模式 [21] - 电梯核心部件生产线从20人操作变为1人监管 [22] - 数字孪生技术使电梯从下单到交付最快仅需6个工作日 [22] - 电梯工厂智能制造自动化率接近100% 产能达传统模式5倍 [24] 行业智能化进程 - 全国已建成超700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覆盖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多个领域 [25] - 智能化数字化软硬件全厂部署 工业软件和系统互联互通 [25] - 实现对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实时监控和协同管理 提升订单交付掌控能力 [25] - 打破企业内部信息孤岛 实现设备与设备系统与系统间数据实时共享 [25] - 形成订单-生产-交付闭环优化 从局部高效升级为整体最优 [25][26] - 为制造业从效率提升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打开空间 [26]
霸王茶姬、洽洽瓜子和足力健,为何都在卷跨界?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17
跨界经营战略背景 - 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跨界经营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因现有赛道增长放缓 企业迫切追求第二增长曲线 [2][3] - 茶饮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增速从19%回落至11% 一线城市每平方公里超3家奶茶店 同质化竞争严重 [13] - 数字化平台提供跨界技术支持 电商和社交媒介使企业能低成本测试新产品并快速迭代 [13] 霸王茶姬跨界案例 - 从茶饮延伸至生活方式品牌 天猫旗舰店转型为"霸王百货" 销售服饰 配件 家居等商品 涵盖牛仔外套 短袖 渔夫帽 挎包 可折叠墨镜 披肩及潮玩 [2][5] - 核心消费群体为18-35岁都市年轻人 联名渔夫帽话题阅读量破2亿次 带动店铺流量同比增长47% [7] - 服饰类商品毛利率达60%以上 远超茶饮30%-40%水平 提升利润贡献并增强品牌延展性 [7] 洽洽瓜子跨界案例 - 布局白酒与美妆市场 推出自有品牌白酒"洽小满"及植物萃取面膜 但新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86% 瓜子业务营收增速仅3.2%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失败原因为品牌认知割裂 缺乏白酒和护肤品行业经验 资源分散导致主业受冲击 [8][9] 足力健跨界案例 - 从老年鞋履延伸至有机食品领域 推出无添加速冻水饺和手工馒头 计划2025年底开设150家门店 2026年达600家 [10][12] - 60岁以上用户占比超65% 会员体系为新业务提供天然流量 降低获客成本 [12] - 有机主食赛道处于发展初期 未形成绝对龙头 与品牌健康定位形成逻辑关联 [12] 跨界经营核心逻辑 - 成功跨界需基于品牌协同性 霸王茶姬服饰与国风调性契合 足力健食品与老年健康定位关联 [9][14] - 资本市场更支持多元业务结构企业 单一业务模式被认为缺乏抗风险能力 [14] - 企业需评估新业务与品牌价值协同性 目标用户重叠度及供应链匹配度 避免盲目跨界 [15]
水羊股份(300740):高端自有品牌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江海证券· 2025-09-15 17:45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聚焦高端品牌发展 预计高端品牌收入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毛利率或将进一步提升[11] - 自有品牌与CP品牌双轮驱动 品牌结构进一步优化[1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90/52.20/58.50亿元 同比增长10.7%/11.3%/12.1%[1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3.25/3.77亿元 同比增长149.9%/18.3%/16.0%[11]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1.3/26.5/22.8倍[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04%[5] - 2025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 同比增长12.16%[5] - 2025年单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 同比增长23.76%[5] - 2025年单二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 同比增长20.27%[5] - 2025H1毛利率64.61% 同比提升3.13个百分点[11] - 2025H1净利率4.94% 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11] 业务分析 - 水乳膏霜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 同比增长11.70% 收入占比79.91% 同比提升1.91个百分点[11] - 面膜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17.96% 收入占比16.91% 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11] - 自有品牌实现收入10.39亿元 占收入比重41.55%[11] - 自有品牌毛利率76.83% 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11] - EDB品牌保持稳健增长 线上自播为代表的自主销售占比提升[11] - RV品牌并表贡献收入增量 小红书平台用户自发发布笔记占比高达80%[11] - 一夜回春油持续霸榜天猫进口精华油热销榜第一[11] - 奇肌眼精华多次荣登进口眼部精华热销榜第一[11] - PA、VAA、HB品牌销售快速增长[11]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48.94% 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11] - 管理费用率5.22% 同比提升0.53个百分点[11] - 研发费用率1.75% 同比提升0.36个百分点[11] - 财务费用率1.59%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11] - 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线上流量成本增加 各大线上平台销售费比提升[11] 市场表现 - 当前价格22.05元[1] - 12个月最高/最低价格24.88/9.60元[1] - 1个月相对收益10.30% 绝对收益20.62%[2] - 3个月相对收益-0.11% 绝对收益16.67%[2] - 12个月相对收益72.17% 绝对收益114.91%[2]
洁雅股份(301108):深度研究:拐点将至,海外成长路径清晰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9-10 18:16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维持)[1][3] 核心观点 - 洁雅股份是国内湿巾制造头部企业 产品涵盖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 主要采取ODM/OEM模式为Woolworths 金佰利 强生 欧莱雅等世界知名企业代工[2] - 业绩拐点将至 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0.2亿元 同比分别-12%/-83% 主要受疫后消毒湿巾需求回落影响 但25Q2收入已同比增长20% 重回增长轨道[2][28] - 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增长信心 考核目标要求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50%/100%[2][23] - 海外市场成长路径清晰 美国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设计年产值约1亿美元 将打开全球市场空间[70][72] 公司概况 - 拥有20余年湿巾制造经验 是国内专注于湿巾研发 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8][11] - 产品线涵盖婴儿系列 成人功能系列 抗菌消毒系列 家庭清洁系列 医用护理系列和宠物清洁系列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2][11] - 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1H1前五大客户占比超85% 包括利洁时 Woolworths 高乐氏 金佰利和强生等国际知名企业[14] - 股权结构集中 董事长蔡英传夫妇合计控股56.11% 高管团队行业经验丰富[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47.45百万元 同比-12.07% 归母净利润19.46百万元 同比-83.10%[4]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72/101.40/135.23百万元 对应增长率299.30%/30.47%/33.36%[4] - 2024年毛利率19.63% 主要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预计2025-2027年将回升至25.18%/25.46%/25.81%[75] - 湿巾业务收入占比超90% 2024年达4.95亿元 其中婴儿湿巾/成人功能湿巾/医用抗菌消毒湿巾/其他湿巾收入分别为2.1/0.9/0.9/0.4亿元[33] 行业分析 - 2024年全球湿巾市场规模184亿美元(约1321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4-2029年均复合增长率4.6%[41] - 欧美是主要消费市场 2024年占比64.5% 中国市场较小但增速较快 2024年规模129.2亿元 预计2029年达164.5亿元[41] - 国外市场以宝洁 金佰利等快消品巨头为主 国内市场以心相印 维达等国内品牌和电商新兴品牌为主[46] - 中国湿巾市场品类分布以通用湿巾(35.0%) 婴儿湿巾(30.9%)和湿厕纸(28.1%)为主[46] 竞争优势 - 拥有优质国际客户资源 包括Woolworths 金佰利 强生 欧莱雅 利洁时 3M等世界知名企业[2][49] - 与客户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与Woolworths 金佰利 欧莱雅合作超10年[58] - 生产线设备先进 拥有7项发明专利 47项实用新型专利 研发团队近百人[64] - 海外订单毛利率较高且稳定 近三年海外较国内平均毛利率高17.3个百分点[33][54] 产能布局 - 截至2024年末湿巾产能187亿片 较2020年末增加131.8%[68] - 2024年产能利用率56.3% 主要受疫后需求回落影响[68] - 正布局美国生产基地 投资6.16亿元建设年产150亿片湿巾项目 预计2026年投产[70][72] - 美国建厂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 享受"Made in USA"品牌溢价 提高全球供应链稳定性[72] 成长路径 - 深度挖掘现有客户的海外市场潜力 国际客户海外体量少量分配即可提供充足订单[54] - 欧洲禁塑令可能促使客户将订单转移至公司[75] - 美国工厂投产后将直接拓展北美市场 2022年美国人均湿巾消费额128.5元 约为中国的14倍[70][72] - 可延客户多品牌 多品类 多地区的路径进行业务拓展[3]
水羊股份涨2.00%,成交额5.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48.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5: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日盘中上涨2.00%至22.93元/股 成交5.21亿元 换手率6.44% 总市值89.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48.9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86.18万元 大单净卖出2200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3.45% 近5日下跌3.66% 近20日上涨33.24% 近60日上涨20.30%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5月28日净买入2448.89万元 买入总额2.08亿元(占比20.90%) 卖出总额1.84亿元(占比18.44%) [1] 基本面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 归母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水乳膏霜类81.84% 面膜类17.32% 其他0.8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81.42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70万户 较上期增加5.01% 人均流通股13296股 较上期减少4.77% [2] -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260.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52.39万股 [3] - 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与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畴 - 所属申万行业:美容护理-化妆品-品牌化妆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电子商务 DeepSeek概念 增持回购 小米概念 融资融券等 [2] - 公司从事化妆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注册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1]
芭薇股份(837023):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21: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和完整版安评制度实施 国内业务增长强劲 [7] - 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针对欧美市场开发多巴胺系列和抗衰老矩阵产品线 产品出口超30个国家及地区 [7] - 通过提高原料自产比例和产线智能化率降本增效 毛利率继续向下空间有限 [7] - 25Q2收入利润符合市场预期 Q3将迎代工旺季 业绩环比增长预期较强 [4][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71亿元 同比增长39.3% 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增长14.9% [4] - 25Q2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38.7%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 同比增长22.1% [4] - 25H1综合毛利率23.7% 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7.5%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7]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0.91/1.15亿元 同比增长52.6%/30.7%/26.8% [6][7] - 最新市值对应25-27年PE分别为31/24/19倍 [6][7] 业务分析 - 护肤系列为基本盘 25H1收入占比89.5% 同比增长38.0% [7] - 面膜系列收入同比增长97.6% 洗护系列收入同比增长66.1% [7] - 与溪木源 HBN SKINTIFIC等中腰部至头部品牌建立稳定合作 25H1开发50余款高质量"星"品 [7] - 新增屈臣氏 联合利华等客户订单 带动收入增长 [7]
“盗声”泛滥虚构名人带货,AI生成合成内容9月起须明确标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8 10:39
AI技术滥用现状 - AI克隆声音技术被用于伪造奥运冠军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等名人带货视频 声音特征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从样本中提取频率、音色和声调后合成[1][5][7] - 伪造视频通过截取其他采访片段与克隆声音结合实现移花接木 全红婵相关土鸡蛋链接已售出超2.1万单[3][5] - 电商平台公开售卖AI声音克隆教程 价格区间为0.5元至400元 其中4.88元教程声称可实现"1分钟素材克隆完美声音"[7] 技术实现与商业化 - AI语音合成门槛因大模型技术发展显著降低 2023年6月以来行业已发布多款一站式AI语音合成软件[7] - 商业化克隆服务形成产业链 提供明星声音代克隆服务 收费标准为100字以内4.99元 超过部分按内容长度计费[7] - 技术原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 通过上传声音素材、输入模拟文本和选择声音模型即可完成声音转化与拼接[7] 行业治理与监管 - 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将于2023年9月1日施行 强制要求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13] - 专家建议建立传播量预警机制 对可疑视频启动真伪鉴别 并将AI合成内容识别纳入常态化监测[15] - 要求内容发布者承担第一责任 AI服务提供商需提供生成内容标识功能 平台方需履行视频审核义务[15]
艺恩数据:2025年国货美妆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30
中国美妆市场整体态势 - 中国美妆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11] - 国货美妆市占率达55.2% 较此前提升2.9% 超越外资品牌[1] - 中国美妆护肤市场规模从2014年1,318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4,202亿元[12] 社媒声量与用户参与度 - 国货美妆社媒声量达3931.3万 互动量4.85亿 环比增长20%[1][15] - 电商大促期间热度爆发 显现持续内容需求与用户参与度[14] - 珀莱雅社媒声量2265万 同比增长32% 互动量5840万[18]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女性为核心消费群体 男性占比近30%[1][20] - 超90%消费者选购过国货美妆 年龄越小选择比例越高[1][21] - 高线城市是主要消费区域 TOP10消费城市均为高线城市[1][21] 国货竞争优势演变 - 竞争力从"价格优势"升级为"价值优势"[1][22] - 68.9%消费者认为国产美妆更具性价比[22] - 62.4%消费者认可其中式文化底蕴 54%认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22] 护肤市场消费特征 - 80%为女性消费者 62%为18-34岁人群[2][29] - 高线城市女性客群中国货品牌实现心智占领[28] - 面膜社媒讨论声量增速显著 精华品类展现成熟势能[2][30] 护肤品类竞争格局 - 珀莱雅在精华/面膜/面霜三大品类社媒热度领先[2][33] - 精华品类互动量达5840万 面膜品类4881万[33] - 抗老修复美白为核心诉求 眼霜抗老需求占比33% 洗面奶祛痘控油占比33%[2][35] 护肤行业发展趋势 - 男士护肤市场规模突破百亿 品牌纷纷推出男士产品线[2][38][39] - 中国特色原料受关注 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研成分[2][37] - 产品创新聚焦细分需求 结合文化叙事构建价值[2][37] - 短剧营销成新风口 丸美谷雨等通过定制短剧实现品效合一[2][37] 彩妆市场消费特征 - 74%消费者为女性 68%为18-34岁人群[2] - 底妆产品讨论度上升 需求向腮红阴影等高阶品类延伸[2] - 花知晓彩棠橘朵在相关品类表现突出[2] 彩妆行业发展趋势 - "一物多用"产品受青睐 品牌推动功能集成化[2] - 市场进入细分赛道深耕阶段 "打爆单品"成突围关键[2] - "妆养合一"成共识 品牌推出兼具彩妆与护肤功能的产品[2]
福瑞达智美科创园智能工厂入选2025年山东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齐鲁晚报· 2025-08-26 18:20
核心观点 - 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同时为下游精细化管理与业务拓展提供支持 [3][4][6][7][9][10]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 - 山东省354家工厂入选2025年省级智能工厂名单 公司旗下福瑞达智美科创园智能工厂为代表案例 [1] - 智能工厂解决生产规模化与需求个性化矛盾 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双重目标 [3] - 面膜生产线用工从每条线50-60人减少至7人 灌装环节仅需1人操作 [4][6] - 生产效率提升16% 产品单支生产成本同比下降8%以上 [7] - 2024年化妆品总产量突破3.2亿支 [6] 自动化升级具体案例 - 面膜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灌装、封口、筛选、赋码与包装 人工仅负责监控与异常处理 [4] - 相比传统产能模式:若维持2条生产线1500万片年产量需100名工人 而当前2.5亿片年产量若依赖人力需超1600名工人及配套投入 [6] - 通过MES/ERP/WMS/EAM/PLM系统串联 实现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7] 智能管理创新应用 - 通过产品二维码实现喷剂"罐-箱-垛"三级信息关联和面膜"片-盒-箱-垛"四级信息关联 支持精准追溯 [9] - 自动分箱与标签系统解决多规格产品混装问题 适应化妆品行业频繁调整生产计划的需求 [8][9] - 全流程追溯能力有效杜绝分销串货、以次充好现象 提升下游管理效率 [10] 业务模式拓展 - 智能工厂支撑公司开展ODM/OEM业务 提供从配方研发到法规服务的全链条支持 [10] - 生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结合 既优化生产管理 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0]
敷尔佳:销售渠道逐渐回归健康,产品价格梳理工作已阶段性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8: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减少8.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减少32.5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减少48.66%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第一季度增长86.68%,业绩出现回暖 [2] 销售渠道与策略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渠道布局策略,线上覆盖天猫、抖音、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线下覆盖医疗机构、美容机构、连锁零售药店、化妆品专营店及大型商超等多元化销售终端 [1] - 销售渠道优化主要针对线下经销渠道,线下经销收入占比超过99%,线下基本没有销售费用 [2] - 6·18期间抖音和天猫均呈增长态势,京东平台增速亮眼,因加深合作并增加满赠活动、新品首发等新合作方式 [2] - 抖音达播占比有所收紧,主要收缩了部分高费比渠道,目前达播主要集中在大促期间 [2] 产品与研发进展 - 产品矩阵以医疗器械类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为核心,覆盖面膜、水、精华、乳液、喷雾、次抛、眼膜等多剂型,形成包含美白、祛痘、抗皱、修护等多种功效的产品线 [1] - 非贴片类产品收入占比稳步提升,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后化妆品领域持续发力,产品线快速完善与丰富,上新节奏加快 [3] - 在研项目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目三轮注射已全部完成,处于数据清理与总结报告筹备阶段,进展顺利 [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报告期内公司优化线下渠道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持续加大 [1] - 销售渠道优化与产品价格梳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销售渠道逐渐回归健康,产品价格梳理已阶段性完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