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相关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重点用于磁共振等设备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
仪器信息网· 2025-10-28 17:41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合肥兴泰资本)[3] -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量子计算相关设备、磁共振专用设备及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4]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完成IPO辅导验收,此前在2021年12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5] 公司背景与技术核心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学团队,致力于以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计算为核心技术[5] - 联合创始人兼CEO贺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曾在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工作[5] - 公司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能源催化等前沿科研领域[5] 核心产品与应用 - 原子级精度传感器探针尖端仅0.5纳米,可实现单个细胞的温度检测,并应用于癌细胞早期筛查[6] - 超灵敏磁力仪能探测弱于地磁场100亿倍的磁信号,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全新工具[6] - 芯片检测设备可分辨比发丝细万倍的微观结构,旨在打破国外对高端半导体检测仪器的垄断[6]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已交付上千台高端科学仪器,客户覆盖全球高校与企业研发中心[7] - 产品远销英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及多家国际知名实验室[5][7]
量子科技加速走向商业化
新浪财经· 2025-10-28 07:17
技术突破与产业进展 - 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标志着单光子探测技术进入领跑阶段[1] - 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实现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s,技术实力增强[2] - 本源量子与药明康德合作开发的量子分子对接平台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筛选周期从5年压缩至8个月,成本降低60%[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3] - 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3] 商业化应用案例 - 玻色量子基于自研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真机,为招商银行“天秤AI”项目提供量子组合优化算法与算力服务,解决投资组合优化等复杂计算难题[3] - 华夏银行牵头打造的“量子金融云平台”融合超导、光量子等多技术路线,开发出量子神经网络等核心算法,已在智能风控等场景落地应用[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拟部署17项揭榜任务,推动量子技术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1] - 长三角地区依托合肥“量子大道”与上海张江科学城构建“超导量子计算+云服务”生态,粤港澳大湾区以华为量子云平台为核心推动“量子+AI”融合应用[1] 资本投入与公司发展 - 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资金将用于量子计算相关设备及磁共振专用设备等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公司已完成IPO辅导验收[2] - 量子科技发展被描述为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政策与企业创新力形成合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