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子探测器
搜索文档
量子科技加速走向商业化
新浪财经· 2025-10-28 07:17
本报记者 徐一鸣 此外据记者梳理,长三角地区依托合肥"量子大道"与上海张江科学城,构建"超导量子计算+云服务"生 态;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量子云平台为核心,推动"量子+AI"融合应用。这种区域协 同发展的模式,既保证了基础研究的厚度,又激发了产业应用的活力。 区域投资基金则为产业链公司发展注入能量。近日,量子精密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商国仪量子技术(合肥)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 (合肥兴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据了解,1.31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量子计算相关设备、磁共振专用设 备及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国仪量子已于近日完成IPO辅导验收。 目前来看,量子科技产业链公司已在多个领域形成突破,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以量子通信领域 为例,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 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s。这 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 近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 ...
量子科技加速走向商业化 我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12
目前来看,量子科技产业链公司已在多个领域形成突破,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以量子通信领域 为例,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 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s。这 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量子科技正走出一条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 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政策的"定盘星"作用与企业的创新力优势形成了强大合力。 量子科技的商业化应用已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印证了产业落地的可行性。 近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 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入领跑阶段。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国量子科技或将通 过三种路径贡献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量子设备制造促进产业规模扩张;二是赋能医药、金融等产业升 级;三是催生量子AI、量子物联网等新业态。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
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服务于国内科研单位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21:13
技术突破与产品性能 - 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标志着单光子探测技术进入领跑阶段 [1] - 四通道集成架构为国际首创,体积仅为国际同类单通道产品的九分之一,单台即可完成复杂探测任务 [2] - 单个制冷器最低工作温度从零下50℃降低至零下120℃,在20%探测效率下暗噪声水平降低约90%达到约100Hz [1] - 产品最大探测效率从25%提升至35%,对极微弱光的探测灵敏度迈向极限 [2] 研发过程与关键技术 - 研发团队经过三年多努力,攻克热声制冷机小型化、制冷器密封可靠性、通道间串扰抑制等技术难题 [1] - 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拳头大小的制冷器上实现低温、低噪声、多通道 [1] - 高集成度设计打破了过去体积大、功耗高、通道一致性差等局限 [2] 应用领域与产业意义 - 产品可为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激光测距、单光子成像等应用提供核心组件 [1] - 关键性能、集成度、工程实用性等方面实现国际领先,提升我国在量子信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2] - 未来将推动产品走向规模化应用,为下一代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高精度激光雷达、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提供支持 [2] 市场进展与生产能力 - 产品已服务于国内科研单位,具备批量生产与交付能力 [2] - 研发团队将沿着小型化、芯片化、集成化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 [2]
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上海证券报· 2025-10-13 05:3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专利与技术许可基础上,研发团队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攻克了热声制冷机小型化、制冷器密封可靠性、通道间串扰抑制等技术难题。单个 制冷器的最低工作温度从此前的-50℃降低至-120℃;在20%探测效率下,暗噪声水平降低约90%,达到 约100Hz的超低值。 记者从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10月10日,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 器(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在合肥量产落地。 据了解,单光子探测器可以比作具备超凡视力的"眼睛",能精准捕捉和识别单个光子,是量子密钥分 发、荧光寿命成像、激光雷达等系统的核心组件。 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 入领跑阶段,可为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激光测距、单光子成像等应用提供自主 可控、性能领先的核心组件。 从"灵敏的光眼"到"火眼金睛" 据介绍,量子科技头部上市公司国盾量子是该款单光子探测器设备的研发单位之一。目前,国际上仅有 单通道的同类工程化产品,在复杂探测场景下需多台设备协同,传统制冷工艺也限制了探测能力的提 升。 ...
2毫米厚玻璃硬盘年底量产
长江日报· 2025-07-24 08:25
玻璃硬盘技术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湖北光谷实验室研发的玻璃硬盘技术容量高达360TB,可存储2.5万部高清电影,数据可永久保留 [2] - 该技术荣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预计2024年底实现产业化,正与全国数据中心展开应用接洽 [2] - 目标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及历史档案长期保存 [2] 单光子成像技术 - 光谷实验室在单光子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像分辨率达到百万级,适用于深海、高空及医疗检测等弱光环境 [3] - 通过光学调制和信号处理突破物理探测器局限,实现数十万至百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图像恢复,并提升成像帧率 [3] - 技术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密钥分发、深空探测暗弱目标识别等领域,目前正与医疗器械、遥感探测行业展开合作 [3] 光谷实验室创新成果 - 实验室已孵化九曜光电、英睿红外等科技企业,推动近百项研发课题,累计获得46项发明专利授权 [3] - 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向生产线转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