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美人蜜瓜
icon
搜索文档
电商的西北战事
36氪· 2025-10-28 20:21
西北电商市场概况 -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物产周期性极强且产地零星分布,导致线上化进程缓慢[1] - 以酒泉为例,该地级市面积2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00多万,日均快递进港量达4-5万票,显示出较强的消费活力[1] - 与之不对称的是日均仅8000票的出港量,反映出供给侧存在明显短板[3] 平台西进战略与挑战 - 过去两年,拼多多与抖音电商持续在西北地区供给侧发力,例如抖音电商的"金产地计划"和拼多多的"西进"战略[3] - 目前拼多多的电商件在进港单票中占比最高,而抖音电商的增速最快[3] - 平台西进面临多种挑战,包括产业集中度低、物流成本高昂及相关配套设施不足[3] 商家经营案例与策略 - 案例商家王强为解决其快递网点单量不足的考核问题(每月日均考核6万6千票),选择入驻电商平台以提升单量避免罚款[4][7] - 该商家利用当地物产强周期性的特点,春季卖种子,秋季承包50亩西梅地并收购各类瓜果[5] - 由于货架式电商的流量分配机制需要持续性经营,对强周期性商家不友好,该商家更倾向于抖音电商以直播为主的经营方式[5] - 该商家在抖音直播间采用五步话术流程,并从零开始学习直播[5] - 今年以来,抖音电商同类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导致无毛利,该商家分配部分资源至拼多多平台,利用其单量大(解决约一万票单量)的特点来满足考核[7] 物流成本与基础设施瓶颈 - 西北地区物流成本高企是制约线上化的核心瓶颈之一,例如蜜瓜快递费用高昂(三通一达25元/箱,顺丰40元/箱,京东60元/箱),价格几乎赶上商品本身[10] - 品牌种子通过经销商批发可走专线分摊成本,而厂商直接零售线上化的物流成本远高于东南部地区[8] - 当地优质农产品(如百果园合作的"金美人"蜜瓜)多采用与品牌商定向合作协议的模式,而非直接零售上线[8] 平台物流举措与末端困境 - 拼多多曾尝试通过推广驿站智慧灯条等方式向末端渗透,但因产品问题(如乱响)导致合作受阻[10] - 平台通过考核方式推动快递公司提升物流效率,但时效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因西北路网不发达、气候因素(夏季旅游堵车、冬季风雪封路)而适得其反[11] - 有快递网点负责人因货物运输延迟(大雪原因)被平台依据协议收取延迟赔付,影响了合作意愿[11] 技术创新尝试与局限性 - 当地有关部门和快递公司推动快递下乡及普及无人车,部分区域尝试无人机配送以应对地形挑战[11] - 例如四川甘孜邮政利用无人机将物资运输时间从一小时缩短至十几分钟[12] - 但在更广袤的西北地区,纯电无人机续航不足,需"魔改"为油驱动,成本高达数十万,难以覆盖成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