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

搜索文档
湖北将打造千亿级中药材全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29
行业政策与规划 - 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振兴湖北道地药材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推动药材、药企、药用、药市、药研协同发展,提升重点品种全产业链效益 [1] - 计划聚焦蕲艾、福白菊等重点品种,分品种遴选牵头县,通过省级统筹支持、市州服务支持、牵头县牵头主抓、主产县共同推进的方式实施 [1] - 目标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定在560万亩,其中生态种植道地药材规模达280万亩,"十大楚药"品牌影响力扩大,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 [1] 品种与区域发展 - 湖北将发布《湖北道地药材目录》,推进适区适种(养),聚焦"十大楚药"打造30个左右主产县(市、区) [2] - "十大楚药"包括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第十位) [1] 技术与质量提升 - 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515行动,推广绿色防控、仿野生栽培、野生抚育、连作障碍消减、农机农艺融合等生态种植新技术新模式 [2] - 推动质量体系向种植加工环节延伸,引导经营主体实施中药材GAP,提升中药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延伸 - 发挥湖北时珍实验室作用,深化道地药材作用机理研究和优良品种选育,攻关根腐病、连作障碍等技术难题 [2] - 挖掘中药炮制理论和技术,开发基于鄂产特色中药材的中药饮片,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研发与生产 [2] - 鼓励发展连锁国医馆、艾灸馆、中药房等新业态 [2] 供应链与物流建设 - 以供应链思维赋能产业提质增效,提升道地药材产地交易市场水平,打造多场景、多模式、全覆盖的中药材线上服务平台 [2] - 加快产地贮藏设施设备建设,支持企业在产地建设中药材储备库 [2] - 对接鄂州花湖机场物流网络,打造湖北省中药材仓储物流枢纽中心 [2]
北京延庆新庄堡:“小杏果”撬动“甜蜜经济”
环球网· 2025-07-16 21:43
行业概况 - 华北地区最大杏树基地位于北京延庆香营乡新庄堡村,种植面积达数千亩[2] - 杏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依托充足光照、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3] - 2020年"延庆香白杏"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市场辨识度[3] 产品与技术 - 主要品种包括早熟"骆驼黄""红荷包"、中熟"山黄杏""银杏"、晚熟"串红""苹果白",成熟期覆盖6月中旬至8月初[3] - 延庆区园林绿化局持续优化鲜食杏品种,重点改良香白杏等品种的种植技术[4] - 杏果以个大、味甜、汁多、香气浓郁为特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 商业模式 - 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丰收、冬采摘"四季农业休闲产业链[4] - 开发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鲜食杏销量稳步增长[4] - 推动杏产业与文旅融合,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3] 经济效益 - 杏产业直接带动村民收入增长,同时促进乡村旅游、民宿接待等配套产业发展[3][4] - 千亩杏花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夏季采摘活动成为市民热门打卡项目[3] - 通过举办杏花消费季、端午文化季、丰收节等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4]
打造南药第一“窗”!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开馆
南方农村报· 2025-05-25 19:36
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开馆 - 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近日开馆,位于珠玑镇,是南雄首个南药科普展览中心[5][6] - 展销中心作为产业园核心展示窗口,包含南药产品展示区、中华草药地图、中医药文化瑰宝科普区等五大板块[9][10] - 展厅采用动态视频、实物展示、图文展板等多种形式,展示产业园多年发展成果[10][11] 南雄南药产业发展现状 - 南雄市南药种植面积超10万亩,涵盖银杏、吴茱萸等30多种中药材[19][20] - 2021年创建的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一核三区一带"布局,实施7大类19个项目[20][21] - 产业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聚集汇浦医药等市场主体,总产值达13.59亿元[23][24]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模式 - 产业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高校研究所"模式提供全产业链就业机会[24] - 2024年拟建设广东粤北特色南药种子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保障中药材种源质量[25][26] - 南雄市深挖银杏资源价值,开发旅游品牌和保健食品,银杏年产值约1亿元[30][31][32]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展销中心将促进南药产业宣传推广,拉近产业与市场距离[12][13] - 作为城市会客厅,展厅可展示产业园建设成果和岭南南药传统文化[14] - 南雄市通过中医药康养文化小镇等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