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

搜索文档
湖北多措并举推动鄂澳两地融合发展 2024年全省赴澳门旅客同比上升11%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湖北与澳门情缘深厚、交往密切。2024年,湖北赴澳旅客按年上升百分之十一,展现出两地之间日益紧 密的旅游与文化交流。 在日前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湖北·武汉澳门周"活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 提问。 据介绍,本次"湖北武汉澳门周"于9月5日到8日登场,综合多项精彩活动,展现澳门最新旅游资源和合 作机遇,并精心打造多个"全新"亮点,同步举行的澳门旅游推介及洽谈会,为业界伙伴介绍澳门旅游业 的最新情况,设有商业配对环节,让两地同行可以互相交流,共拓客源。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期望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地多领域合作,促进 经济共同繁荣,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系列活动力促两地务实合作 "澳门周"作为澳门特区政府的旅游推广品牌,紧扣"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以及"1+4"经济适度 多元发展策略,结合旅游推广和澳琴联合招商功能,逐步成为提升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自2020年起,澳门周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城市成功举行,累计吸引接近600万人次参与, 创造了78.6亿次的曝光量。本次在跟澳门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
湖北将打造千亿级中药材全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29
行业政策与规划 - 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振兴湖北道地药材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推动药材、药企、药用、药市、药研协同发展,提升重点品种全产业链效益 [1] - 计划聚焦蕲艾、福白菊等重点品种,分品种遴选牵头县,通过省级统筹支持、市州服务支持、牵头县牵头主抓、主产县共同推进的方式实施 [1] - 目标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定在560万亩,其中生态种植道地药材规模达280万亩,"十大楚药"品牌影响力扩大,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 [1] 品种与区域发展 - 湖北将发布《湖北道地药材目录》,推进适区适种(养),聚焦"十大楚药"打造30个左右主产县(市、区) [2] - "十大楚药"包括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第十位) [1] 技术与质量提升 - 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515行动,推广绿色防控、仿野生栽培、野生抚育、连作障碍消减、农机农艺融合等生态种植新技术新模式 [2] - 推动质量体系向种植加工环节延伸,引导经营主体实施中药材GAP,提升中药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延伸 - 发挥湖北时珍实验室作用,深化道地药材作用机理研究和优良品种选育,攻关根腐病、连作障碍等技术难题 [2] - 挖掘中药炮制理论和技术,开发基于鄂产特色中药材的中药饮片,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研发与生产 [2] - 鼓励发展连锁国医馆、艾灸馆、中药房等新业态 [2] 供应链与物流建设 - 以供应链思维赋能产业提质增效,提升道地药材产地交易市场水平,打造多场景、多模式、全覆盖的中药材线上服务平台 [2] - 加快产地贮藏设施设备建设,支持企业在产地建设中药材储备库 [2] - 对接鄂州花湖机场物流网络,打造湖北省中药材仓储物流枢纽中心 [2]
实探“中国艾都”:一棵艾草撑起百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9:20
蕲艾产业概况 - 蕲春县以蕲艾产业为核心,2024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3.06亿元,同比增长27.12% [1] - 蕲艾产业带动全县30万人就业创业,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近三年新增市场主体1500余家 [1][4] - 产业定位为"湖北省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蕲艾有效成分含量超其他艾草2至8倍,业内称"世界上只有两种艾,一种是蕲艾,一种是其他艾" [3] - 已培育"蕲黄1号""蕲青1号"等5个新品种,分别针对灸用、食用、药用等场景 [3] - 产品线覆盖1200多款,涵盖日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古法工艺艾条售价达普通产品十几倍 [4] - 国灸集团推出智能艾灸机器人"国灸小宝",单价2万元,2024年已售五六百台 [4] 供应链与标准化建设 - 7S蕲艾产地仓平台链接3821家涉艾主体,覆盖8.9万亩种植基地,实现分级定价收购 [5] - 标准化种植使每亩收益翻倍,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5] - 2024年蕲艾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7亿元,1万余名主播为50多家企业带货 [6] - 物流效率提升使产品12小时可达珠三角,日均快递出港7.4万件,八成是蕲艾产品 [7] 产业链整合与扩张 - 组建蕲艾集团整合资本、生产、渠道资源,建成11万平方米产业园,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 [8] - 集团拥有8124家服务终端和350万活跃会员,成全国最大艾产品连锁企业 [8] - 发展"中医药+文旅+康养"矩阵,"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 [9] - AI数智人"哈啰李时珍"上线,对接医疗服务场景 [9] 市场前景 - 国内艾产品需求年均增速超20%,市场扩展至美、英、法等国 [8] - 2024年目标品牌价值160亿元,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8]
沿着铁路评湖北|探访蕲春:一株艾草如何成为富民强县的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8:51
蕲艾产业发展概况 - 蕲春县蕲艾产业集群2024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306亿元 同比增长2712% [1] - 产业集群已拥有4000多家企业 带动30万人全产业链就业创业 [1][4] - 近三年新增市场主体1500余家 吸引超4000人返乡创业 [4][6] 蕲艾产品特性与工艺 - 蕲艾为"四大名艾"之首 具有叶肉厚 精油含量高 发热值高等特性 [2] - 艾师傅科技坚持古法手工工艺 艾叶需陈放三年后经挑制 磨 捶 筛 卷等工序制成艾条 [2] - 手工艾条具有烟小不呛 火力温合 渗透力强等特点 [2] 企业差异化发展策略 - 国灸集团从2003年小作坊起步 现已建成2000亩种植基地 产品涵盖消毒品 化妆品 中药饮片等深加工领域 [4] - 行业倡导差异化发展 避免粗加工内卷 重点布局深加工研发创新 已推出艾灸机器人等科技产品 [6] - 多家企业拒绝贴牌模式 坚持自主生产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蕲艾品牌价值2025年达14258亿元 十年增长3倍 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7] - 国内艾产品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20% 消费市场拓展至美 英 法 澳等国家 [7] - 2024年网销蕲艾产品达57亿元 通过数字直播基地 万余名主播为50余家企业带货 [7] 文旅康养产业联动 - 开通30公里李时珍中医药康养精品旅游线路 串联五大特色体验区 [8] - 2024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5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 同比增长231% [8] - 高铁开通后药旅联动效应显著 企业年接待客户超5000人次 [10]
湖北支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10个全国知名“特色之乡”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35
湖北省"特色之乡"行动方案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高质量打造"特色之乡"行动方案》,旨在发挥地域名片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 - 目标到2030年打造10个全国知名和20个全省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之乡",促进地域名片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1] - 采取"重点支持一批、积极培育一批、整合优化一批"的思路推进实施 [1] 仙桃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仙桃作为"中国黄鳝之都",拥有全国最大黄鳝繁育基地和产地贸易市场,2024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 [2] - 黄鳝产业已形成"种、养、加、销、安"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模式,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2] - 仙桃同时是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产品拓展至32大类130多个品种,集聚上下游企业2700多家 [2] "三个一批"分类实施策略 - 重点支持12个"特色之乡"包括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 - 积极培育19个如鄂州武昌鱼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之乡 [3] - 整合优化32个如赤壁青砖茶等内涵趋同的特色之乡 [3] 八项重点任务 - 明确分类路径、提升发展规模、打造特色链条、推进融合发展等八大任务方向 [4] - 计划建成特色产业优势区和示范带,采取"龙头企业+种养基地"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4] - 重点引进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梯队 [4]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 绘制产业链图谱,突破种质资源保护、关键工艺升级等技术瓶颈 [5] - 实施"特色产业+数字技术"融合工程,建设智慧农场、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设施 [5] -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 [5] - 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打造著名消费品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