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小黄姜

搜索文档
安顺多方联动举办培训,提升蜂糖李等地标品牌保护能力
南方农村报· 2025-08-09 19:05
培训会议背景 - 安顺市市场监管局和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举办镇宁蜂糖李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能力提升培训会议 [3][4] - 培训由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联合镇宁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共同组织 [4] 培训内容与目标 - 培训聚焦镇宁蜂糖李、镇宁小黄姜、镇宁波波糖、镇宁樱桃等特色地理标志产品 [6][7] - 邀请知识产权专家授课,旨在增强企业品牌保护意识,防范侵权风险 [7] - 专家围绕地理标志法规、商标维权等主题深入讲解,结合案例分析保护现状和应对方法 [10][11] 参会情况 - 来自镇宁、平坝、关岭等地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40余人参会 [8] 品牌保护现状 - 镇宁蜂糖李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但面临品牌被冒用、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9][10] 后续服务与计划 - 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进企业一对一服务,专家团队为多家蜂糖李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商标保护等精准指导 [12][13] - 镇宁自治县将继续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完善维权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4]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 贵州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达1215.9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15:15
地理标志产业规模与格局 -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435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年产值突破1215.9亿元[1] - 地理标志产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农产品类占比76%,其中畜禽水产、水果、茶叶三大品类占据半壁江山[1][2] - "都匀毛尖"品牌价值突破52亿元,稳居全国绿茶品类第一梯队[1] 标杆品牌与产业化项目 - 10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联系指导名录,15个产品纳入中欧互认清单[1] - 实施125个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投入资金4980万元,培育出"凤冈锌硒茶""修文猕猴桃"等标杆品牌[1] - "贵州茅台酒""朵贝茶"等产品构建覆盖9个市(州)的产业版图[1] 标准化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建成4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率超30%,示范区产品销售收入3年增长41.5%[2] -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推动"正安白茶""大方天麻"形成完整产业链,"镇宁蜂糖李"年电商销售达30亿元[2] - 铜仁市成立地理标志运营中心,探索地标宴、体验馆等消费新场景[2] 市场拓展与渠道创新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网络,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5%[2] - "镇宁小黄姜"年网销突破3000万元,联合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设专区[2] - 启动"地标出山"计划,在京津冀、大湾区布局体验网点,开展"黔地美"直播季活动[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拟建立省、市、县3级保障机制,将地理标志监管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体系[3] - 组建地理标志企业联盟共享资源,聚焦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专利导航[3] - 目标到2026年培育20个全国知名地理标志品牌,带动百万农户增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