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阀门执行机构
icon
搜索文档
中寰股份8月12日获融资买入59.55万元,融资余额891.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3 09:29
股价与融资融券数据 - 8月12日中寰股份股价下跌0.83% 成交额1860.35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9.55万元 融资偿还0元 融资净买入59.55万元 [1] - 截至8月12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91.15万元 占流通市值0.60% [1] - 当前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 融券余额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9年9月14日 [1] - 2021年11月15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双流区 [1] - 主营业务为阀门执行机构、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和橇装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阀门执行机构41.05% 橇装设备24.49% 井口安全控制系统21.28% 零部件销售10.49% [1]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270户 较上期减少5.27% [2] - 人均流通股18778股 较上期增加145.41%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17.56万元 同比增长27.02% [2] - 归母净利润1279.02万元 同比增长90.3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284万元 [3]
中寰股份6月27日获融资买入44.39万元,融资余额482.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30 09:25
股价与融资融券数据 - 6月27日中寰股份股价持平 成交额3401 7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4 39万元 融资偿还0元 融资净买入44 39万元 [1] - 截至6月27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82 47万元 占流通市值0 33% [1] - 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融券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均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四川成都自贸试验区 成立于2009年9月 2021年11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阀门执行机构(41 05%) 橇装设备(24 49%) 井口安全控制系统(21 28%) [1] 股东与财务表现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270户 较上期减少5 27% 人均流通股增加145 41%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17 56万元 同比增长27 02% [2] - 归母净利润1279 02万元 同比增长90 3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 0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84万元 [3]
常辅股份(87139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21:1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15:00 - 17:00 [3]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与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杜发平,副总经理邵杰,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许旭华 [3] 资金与分红情况 - 公司上市时募集资金为3284.32万 [4]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次,累计分红金额为5782.98万 [5] 公司发展计划 - 暂无通过购并重组手段做大做强的中长期计划,未来如有将及时披露 [5] - 持续关注资本市场走势,深耕阀门执行机构细分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 [5] 产品创新措施 - 核电产品针对特殊应用环境及需求,开展极端环境适应性与模块化设计,解决部分产品国产化问题 [5] - 常规智能型产品致力于高端化延伸、多领域扩展、严酷环境适应、性价比提升、结构和系列优化等 [5] 政策与项目机遇 - 国家政策扶持及核电市场发展推动国内工业阀门执行机构行业发展 [6] - 2025年4月28日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公司将积极沟通争取订单 [6] 新厂区建设情况 - 2024年6月17日签订年产5万套高端阀门控制系统项目施工合同,用地79亩,建筑面积70,332.60平方米,总价11,588万元 [6] - 2024年7月1日开工,截至目前车间、办公大楼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装修及辅助设施建设 [6]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04.57万元,同比下降21.31%;净利润586.62万元,同比下降23.23% [7] - 2025年将在多方面投入力量,具体业绩以公告为准 [7]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净额8,420.60万元,较上年期末下降2.93%,占营业收入33.04% [8] - 88.63%应收账款账龄在一年以内,发生大额坏账可能性较小 [8] - 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客户信用风险,制定信用政策,加强分级管理和动态管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