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汛物资
icon
搜索文档
上游蓄滞洪区投用,昌平升级流域“总开关”
新京报· 2025-08-29 19:39
防汛基础设施建设 - 昌平区完成沙河闸主体结构改造更新 解决原闸体混凝土碳化 开裂及钢筋锈蚀等安全隐患[1][4] - 清理雨水管线1095公里 疏通雨水口4.8万处 检查井2.2万座 清掏污染物3200余方[1][2] - 建成东沙河 南口和白羊城3个蓄滞洪区 蓄洪总量达1600万立方米[4] 防汛物资储备体系 - 昌平区设立五座防汛物资库 储备冲锋舟 动力组 排水泵等40余种防汛设备[2] - 新增防洪子堤和井围板等高规格装备 用于快速加高堤坝和抢护管涌险情[2] - 每年至少进行三次全面清点 重点保障动力组 排水泵 编织袋等常用物资的调用准备[2] 水利系统工程升级 - 沙河闸作为流域上游总开关 最大排水流量达123立方米每秒 承担昌平区水量调节关键职责[3][4] - 全区已建成9座中小型水库 总库容约1亿立方米 正在推动钻子岭 西峰山2座规划水库建设[4] - 组织排查60处积水风险点 24座雨水泵站 33座下凹式桥涵 落实雨中巡查责任制[2] 流域协同防洪效能 - 通过上游蓄滞洪区与河道疏通工程 实现拦蓄北运河上游洪水 减轻下游行洪压力的目标[4] - 建立上蓄 中疏 下排的紧密防汛网络 保障城市副中心等下游地区汛期安全[1][3] - 水利工程体现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 依靠联调联控机制提升整体防汛能力[4]
做好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0
防汛减灾政策部署 - 6月份进入主汛期,暴雨、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 - 要求各地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灾害监测网络,提高预警精准性和时效性 [1]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 强调物资储备是防汛抗洪"生命线",需提前谋划沙袋、水泵、冲锋舟等防汛物资和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 [1] - 推动完善省级救灾物资管理政策制度,建立从储备体系到调拨分配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1] - 实现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确保"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 [1] 防汛抗洪工作定位 -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防汛抗洪是重要政治任务 [2] - 需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2] - 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抢险救援能力,防范重特大洪涝灾害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