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具
搜索文档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的奇特展品
新华社· 2025-10-23 14:46
10月18日至22日,"瓷都"江西景德镇举办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记者在展会上看到,除了传 统的陶瓷器具外,还展出着"书本"和"渔网",走近观察后,才发现这居然也是陶瓷制作。陶瓷百变的形 态和创作者的想象力令人叹服。(记者周密) ...
第六届德化瓷博会:全球陶瓷品牌汇聚 开启“中国白”多元生态盛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7 18:51
活动概况 -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于10月17日至20日在德化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联动中国茶具城、德化瓷艺城两大分会场 [1] - 本届瓷博会是德化荣膺“世界陶瓷之都”十周年的重要献礼,延续“中国白・向世界”核心主题 [1] 产业规模与影响力 - 德化现有4500多家陶瓷企业、超10万从业人员,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及茶具、花盆生产出口基地 [7] - 德化陶瓷从“手工匠人”发展为“产业集群”,从“地方品牌”升级为“世界名片” [7] - 德化瓷博会已成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盛会,是推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3] 展览规模与架构 - 主会场展览面积12000平方米,汇聚300多个优质陶瓷品牌 [5] - 中国茶具城展览面积96000平方米,门店1100余个;德化瓷艺城展览面积48000平方米,商户200余个 [5] - 采用“6+6”展览架构,六大核心展区涵盖“中国白”、国内名瓷、国际陶瓷等,串联产业全链条 [5] - 六大专题展览聚焦细分领域,如德化白瓷餐具、陶瓷花艺、艺术家作品等 [5] 国际合作与品牌参与 - 吸引全球优质陶瓷品牌,英、俄、德、日、法、越等国知名品牌亮相 [7] - 国内景德镇等多地及德化本土品牌参与,形成国内外品牌交融格局 [7] - 开幕式上德化县与友好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陶瓷、文旅等资源与非遗技艺交流合作 [5] 产业融合与创新 - 大力推进“陶瓷+”产业融合,从设计创新到供应链整合,走出“传统工艺现代化、陶瓷产业集群化、区域品牌国际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3] - 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合作搭建“瓷 + 茶”平台,推动陶瓷茶具与茶叶产业对接,实现产业链双向升级 [5] - 展品品类覆盖产业全链条,涵盖艺术瓷、家居日用瓷、出口工业瓷等,实现“一站式”呈现产业成果 [5] 数字化转型 - 与京东合作打造“京东云上瓷博会”,构建“线下体验+线上直播交易”双轨模式 [7] - 推动陶瓷产业融入数字贸易,助全球采购商和消费者“云逛展”,开拓新市场 [7] 未来展望 - 未来将继续以瓷博会为平台,汇聚全球资源,为中国陶瓷企业搭建全球市场对接桥梁 [7] - 助力中国陶瓷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进一步擦亮“中国白”国际品牌名片 [7]
西班牙中华书店:25载让书香氤氲唐人街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7:03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西班牙中华书店:25载让书香氤氲唐人街 中新社记者 吴侃 在西班牙马德里乌塞拉区唐人街,有一家开了25年的中华书店。在中餐馆和中国超市遍布的街巷里,这 家中文书店是一处难得的文化空间。中华书店由西班牙华侨夫妇朱晓海和陈晓红创建,近日他们接受中 新社记者连线采访,讲述书店如何让书香氤氲唐人街。 朱晓海祖籍浙江青田,18岁时到西班牙打拼,已经在当地生活了40年。其间,他经营过中餐馆,也做过 跨境贸易、百货批发等生意。2000年,朱晓海与陈晓红在唐人街租下一间店面开了中华书店,这也是当 地最早的中文书店之一。 "那时候当地的中文读物非常匮乏,华文学校也没有足够的教材和课外书。于是我们萌生了开一家中文 书店的想法,既方便华裔孩子们学中文,也能为当地人了解中华文化打开一扇窗。"朱晓海说。 陈晓红告诉记者,书店开业之初客流稀少,但无论顾客多寡,她都准时开门、打烊。一年多后,书店的 人气逐渐提升,但也常常需要靠别的生意补贴书店运营支出。 她介绍,早年间书店主要经营中文学习类书籍,马德里的中文学校也从这里订购教材。那时侨胞们选书 更看重实用性,中餐业主青睐烹饪类书籍,华商们常选购商业类书籍,刚到 ...
蹭热度还应版权当先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13:14
行业版权保护现状 - 工艺品市场版权意识淡薄 侵权行为频发 例如旅游景区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仿制工艺品[2] - 原创者维权面临取证困难 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缺乏版权登记和证据留存导致法律维权被动[3] - 侵权仿制品因价格低廉吸引消费者 挤压原创者市场份额并造成经济利益损失[2] 版权保护价值 - 版权保护确保创作者对作品享有复制权 发行权 展览权等一系列权利[3] - 版权登记证书可作为法律维权有力证据 帮助创作者获得经济赔偿[3] - 版权意识提升为创作者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推动工艺水平和设计理念提高[3] 行业改进措施 - 创作者需主动学习版权知识 留存设计草图 制作过程照片等原创证据[4] - 作品完成后应及时通过国家版权局或地方机构进行版权登记[4] - 行业协会需制定行业规范 提供版权咨询培训和维权援助服务[4] 市场环境影响 - 网红形象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流量密码 例如LABUBU涂鸦墙吸引市民打卡成为新地标[1] - 未经授权的网红形象衍生品涌现 如泡泡玛特LABUBU涂鸦墙事件属于侵权案例[1] - 监管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法律法规并简化维权流程以降低创作者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