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T系列

搜索文档
和比亚迪拼成本控制?朱江明给零跑选了一条最难的路|晚点对话
晚点LatePost· 2024-06-18 23:18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选择在大众市场(10万-20万元价格带)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正面竞争,通过极致成本控制和差异化配置策略挑战行业巨头[5][7][9] - 公司采用高度垂直整合但轻资产模式,自制率超70%,但规避电芯等重资产环节,通过合资建厂等方式降低供应链成本[8][23][24] - 毛利率长期低于同行(2024Q1为-1.4%),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市场规模,2023年三季度曾短暂转正至1.2%[10][11][21] - 计划2026年前完成四大产品系列布局,明年将推出10万元级搭载激光雷达的A级车,目标年销量100万辆以上[15][19][45] 竞争策略 - 在10-20万元主力市场(占乘用车50%销量)实施"同等毛利下配置更高"的竞争策略,2023年通过降本1万元实现全系降价[15][16][17] - 面对比亚迪价格战采取跟牌策略,2023年3月降价后月销量攀升至1.8万辆,强调"保证有毛利"的前提下跟进[7][17][20] - 自制与外包的平衡:全域自研电子部件,外购电芯但自产电池包,与供应商合资生产内饰件以降低物流成本[8][23][24] - 智驾领域采取跟随策略,与头部企业保持6-12个月技术差距,目标进入第一梯队但不追求领先[33][34][36] 成本控制 - 供应链垂直整合程度超过其他新势力:电机、电驱、智驾、座舱100%自制,车灯(占BOM成本3%)等大件自研[8][25][26] - 通过生产基地周边建合资厂(如距总装车间100米的内饰厂)节省物流成本,合资模式降低资本开支[8][23] - 借鉴丰田精益制造理念,但承认需达到更大规模(100万辆以上)才能实现零库存等极致管理[22] - 800V快充采用实用主义方案,C16车型使用2.4C电芯而非更高规格以控制成本[39][40] 产品规划 - 2026年前形成四大产品矩阵:C系列(15万元)、A系列(10万元)、D系列(20万元)、T系列(海外)[15] - 2025年将推出10万元级A级车,计划搭载激光雷达和城市NOA功能,突破该价位配置天花板[9][19] - 当前产品结构中售价1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超70%,增程车型占销量35%但预计三年后市场萎缩[43][40] - 电池包坚持自研以实现车身-底盘-电池一体化设计,提升强度并降低重量成本[24] 国际化布局 - 放弃自建海外工厂计划,选择与Stellantis合作规避贸易壁垒,利用其现有渠道和制造资源[41][42] - 认为单独建厂风险高(如墨西哥工厂受政策影响大),合作模式能更快实现海外扩张[42] - 出海战略强调时间窗口重要性,以比亚迪国内先发优势为参照[43] 生存阈值 - 设定阶段性生存目标:年销50万辆可存活,100万辆具较强生命力,最终需达300万辆规模[45][46] - 认为当前新势力竞争中存活的关键是规模而非毛利率,通过持续降本扩大市场份额[11][16] - 承认低毛利策略风险(2019年毛利率-95.7%),但相信汽车行业万亿市场规模能容纳成功者[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