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益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奇瑞董事长就加班反思致歉:加班非常不人性化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29
公司内部管理改革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内部会议上反思公司过去会议过多、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周末不再组织会议,并强调精益生产和精益制造的重要性 [1][3] - 公司要求大幅精简会议,包括公司级会议精简30%,参会人员精简30%,各一级单位组织的会议数量精简不低于30% [2][4] - 会议时间被严格限制:经管会不超过2小时,其他公司级例会不超过1.5小时,非公司级会议不超过1小时,超时会议将被强制终止 [2][4] 会议组织优化 - 专业性会议频率降低:原月度会议改为季度召开,原周度会议改为月度召开,提倡现场口头汇报 [2][4] - 汇报人需自行起草材料,不得安排下属代工,以减少无效工作 [2][4] - 公司领导被要求多下现场、少进会场,开短会、开小会,禁止开无准备会议或拖堂 [1][3]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尹同跃承认过去的管理方式“非常不人性化”,并对此表达深深歉意,强调杜绝“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 [1][3] - 公司内部会议未落实周末不开会的精神被批评为“价值观问题”,显示管理层对改革的严肃态度 [1][4] - 改革措施从领导层抓起,要求公司级领导自我减少会议时间,以身作则 [1][3]
英科医疗(300677):点评报告:精益制造护航,全球布局提速
浙商证券· 2025-07-21 2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为成本优势显著领先的全球一次性手套龙头,受益丁腈手套报价触底回升和海外产能后续投产释放,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1] - 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营收102.58亿元、122.22亿元、140.96亿元,同比+8%、+1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3.32亿元、19.24亿元、24.01亿元,同比-9%、+44%、+25%,当前市值对应25 - 27年PE为15X、10X、8X,给予“买入”评级[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超预期点 - 原材料成本大幅回落和手套报价温和复苏,预计25年盈利好于市场预期,受阶段性供给格局优化,丁腈手套报价下半年有望温和修复,Q2为全年业绩低点,Q3兑现拐点;25Q2主要原材料丁腈胶乳价格较25Q1高点回落超15%,成本下滑幅度超过丁腈手套价格下滑幅度,预计Q2公司盈利表现或仍好于市场预期[2][3] - 海外产能受制于成本劣势和开工不足已开始减产,行业供给优化节奏超预期,关税等短期催化告一段落,后续竞争重回企业间成本比拼,竞争格局仍将优化;英科海外产能投产后与其他东南亚竞对的竞争核心重回成本比拼,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显著领先;马来西亚贺特佳已公告减产120亿只手套产能,东南亚产能产能利用率低,仍有较大减产空间[4][5] - 公司海外产能或于25Q4投产且成本优势有望延续,明年业绩弹性或超预期,公司海外产能在成本端仍将保持领先优势,价格参考马来西亚产能完全成本报价,仍有可观盈利弹性;预计25Q4公司越南+印尼丁腈手套产能有望释放,其使用清洁燃煤,新产能设备先进、自动化更高;伴随明年海外产能充分释放,预计盈利弹性可观[6][7][11] 基本数据 - 收盘价¥30.34,总市值19,473.21百万元,总股本641.83百万股[7]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523|10,258|12,222|14,096| |(+/-) (%)|37.65%|7.72%|19.15%|15.3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5|1,332|1,924|2,401| |(+/-) (%)|282.63%|-9.11%|44.45%|24.79%| |每股收益(元)|2.28|2.08|3.00|3.74| |P/E|13.29|14.62|10.12|8.11|[13] 手套业务对比 | | 英科医疗 | 蓝帆医疗 | 中红医疗 | 贺特佳 | 顶级手套 | | --- | --- | --- | --- | --- | --- | | 手套业务收入 (亿元人民币) | 86.00 | 48.19 | 21.45 | 27.55 | 41.49 | | 手套 (防护) 业务毛利率 | 24.24% | 5.27% | 10.71% | 8.47% | 10.55% | | 公司净利率 | 15.39% | -7.13% | -3.55% | 1.08% | -0.85% | | 总产能 (亿只) | 870 | 480 | 260 | 320 | 950 | | 其中: 丁腈 | 560 | 230 | 170 | - | - | | 其中: PVC | 310 | 250 | 90 | - | - | | 产能利用率 | 96% | 101% | 63% | 70% | 63% |[20]
鸿日:以务实谋求更稳健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17:28
公司30周年庆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举办"鸿日山海跑"30周年庆活动,山东五莲和安徽金寨两地同步进行,象征开启新发展阶段 [2] - 董事长张建军表示公司已进入微型电动汽车新发展阶段,以奔跑姿态迎接未来30年 [2] - 2025年是公司成立30周年,将作为变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坚持高端定位,推出X9、S1等爆款车型,应用高能油电混合动力技术、"Kimlander开不烂"超级底盘、鸿博士官方锂电等技术 [3] - 产品形成"超级动力、超级续航、超级舒适"三大特点 [3] - 推出行业首个智能化架构平台"Hi平台",具有便捷、节能、舒适、安全四大特点 [4] - 2024年计划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出数智化透视底盘、智能语音、遥控泊车、冷暖空调、加热杯托等技术 [4] - 在尚普咨询调查中获得"微型低速电动车保值率领先"、"用户满意度第一"、"10户家庭短途代步7户用鸿日汽车"三项荣誉 [3] 生产制造能力 - 按照高标准乘用车工厂规划建设,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及研发试验中心 [5] - 2023年入选山东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24年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5] - 金寨数字化产业园已投产,规划产能50万辆,按新能源乘用车标准建设 [5] - 持续加强精益制造管理,成为业内成本管理专家,吸引中外友商学习 [7]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 - 2024年在东南亚市场取得进展,通过曼谷车展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建立营销网络 [8] - 以泰国、印度尼西亚为支点打造"第二增长极",目标成为东南亚市场"新势力" [8] - 采取务实国际化策略,先深耕低速电动车市场,再适时转战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9] - 计划由集团化运营向事业部管理模式转变,实现全面革新 [11] - 加快资本化进程,力争成为全国微型电动汽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11] 行业竞争环境 - 微型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安全、品质、性价比要求提升 [3] - 国家对微型电动汽车管理趋严,低速电动车标准法规不断提高 [3] - 公司主动进行严苛试验验证并邀请第三方测评,如2024年底S1车型低温测试表现优异 [4]
振德医疗: 振德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4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隔离防护用品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4.23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营业收入41.04亿元,同口径增长15.80% [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94.14%,主要由于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基数较低,以及核心业务收入增长和资产处置收益影响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6.89% [4] 市场表现 - 院线市场覆盖全国近9,000家医院,较期初增加1,000家,其中三甲医院超1,200家 [6] - 零售市场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达99%,覆盖21万余家药店门店,线上电商平台开设17家店铺,粉丝量达950万人 [7]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7.72亿元,同比下降8.96%,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同口径增长15.80% [8]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14.64% [9] 研发创新 - 2024年新增9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28项发明专利,累计拥有105项发明专利和136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2]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创面/造口产品、感控材料等,完成多项技术研究项目 [11] - 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创面/造口的技术开发 [11] 生产运营 - 推进精益制造,实施5,000余项改善提案,完成11条关键产线改造 [15] - 非洲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墨西哥和肯尼亚生产基地正在推进 [9][25] - MES系统全面上线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15] 数字化建设 - 人工智能与流程自动化整合提升工作效率,BPM管理系统优化预算管控 [14] - 推进CRM、SRM系统优化客户与供应管理能力 [29] - 研发流程信息化建设为AI应用奠定基础 [15]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 [18]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计委员会3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4次 [19]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派发现金红利1.33亿元 [20] 监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 [32][33] - 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督核查 [35][36] - 认为公司运作规范,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状况 [36]
和比亚迪拼成本控制?朱江明给零跑选了一条最难的路|晚点对话
晚点LatePost· 2024-06-18 23:18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选择在大众市场(10万-20万元价格带)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正面竞争,通过极致成本控制和差异化配置策略挑战行业巨头[5][7][9] - 公司采用高度垂直整合但轻资产模式,自制率超70%,但规避电芯等重资产环节,通过合资建厂等方式降低供应链成本[8][23][24] - 毛利率长期低于同行(2024Q1为-1.4%),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市场规模,2023年三季度曾短暂转正至1.2%[10][11][21] - 计划2026年前完成四大产品系列布局,明年将推出10万元级搭载激光雷达的A级车,目标年销量100万辆以上[15][19][45] 竞争策略 - 在10-20万元主力市场(占乘用车50%销量)实施"同等毛利下配置更高"的竞争策略,2023年通过降本1万元实现全系降价[15][16][17] - 面对比亚迪价格战采取跟牌策略,2023年3月降价后月销量攀升至1.8万辆,强调"保证有毛利"的前提下跟进[7][17][20] - 自制与外包的平衡:全域自研电子部件,外购电芯但自产电池包,与供应商合资生产内饰件以降低物流成本[8][23][24] - 智驾领域采取跟随策略,与头部企业保持6-12个月技术差距,目标进入第一梯队但不追求领先[33][34][36] 成本控制 - 供应链垂直整合程度超过其他新势力:电机、电驱、智驾、座舱100%自制,车灯(占BOM成本3%)等大件自研[8][25][26] - 通过生产基地周边建合资厂(如距总装车间100米的内饰厂)节省物流成本,合资模式降低资本开支[8][23] - 借鉴丰田精益制造理念,但承认需达到更大规模(100万辆以上)才能实现零库存等极致管理[22] - 800V快充采用实用主义方案,C16车型使用2.4C电芯而非更高规格以控制成本[39][40] 产品规划 - 2026年前形成四大产品矩阵:C系列(15万元)、A系列(10万元)、D系列(20万元)、T系列(海外)[15] - 2025年将推出10万元级A级车,计划搭载激光雷达和城市NOA功能,突破该价位配置天花板[9][19] - 当前产品结构中售价1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超70%,增程车型占销量35%但预计三年后市场萎缩[43][40] - 电池包坚持自研以实现车身-底盘-电池一体化设计,提升强度并降低重量成本[24] 国际化布局 - 放弃自建海外工厂计划,选择与Stellantis合作规避贸易壁垒,利用其现有渠道和制造资源[41][42] - 认为单独建厂风险高(如墨西哥工厂受政策影响大),合作模式能更快实现海外扩张[42] - 出海战略强调时间窗口重要性,以比亚迪国内先发优势为参照[43] 生存阈值 - 设定阶段性生存目标:年销50万辆可存活,100万辆具较强生命力,最终需达300万辆规模[45][46] - 认为当前新势力竞争中存活的关键是规模而非毛利率,通过持续降本扩大市场份额[11][16] - 承认低毛利策略风险(2019年毛利率-95.7%),但相信汽车行业万亿市场规模能容纳成功者[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