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静态热电电源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两周年—— 迈向世界级科研枢纽
经济日报· 2025-10-26 06:09
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 - 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制定国家级战略蓝图 [1] - 合作区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1] - 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大合作平台 [2] 科研资源与人才集聚 - 截至2023年8月,合作区已汇聚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和447家科技企业,集聚1.5万余名科研人才,与2021年相比增长2.5倍,其中包括18名海内外院士 [1] - 合作区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协作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以及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意法半导体全球封测创新中心等世界级企业研发中心 [2] - 合作区设立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等一流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强大科创磁场 [3] 深港协同创新成果 - 合作区强化“一河两岸”“一区两园”协同效应,将香港科研优势与深圳产业链资源协同 [4] -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已进驻近70家科技企业,其中港资企业及香港科研机构超过60家,围绕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七大核心领域 [4] -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世界百强高校在合作区设立10余个创新研发平台和孵化载体 [4] 企业培育与技术突破 - 合作区已培育出晶泰科技、君圣泰等上市企业,未来机器人、元戎启行等3家独角兽企业,以及鲲云科技、牛芯半导体等101家专精特新企业 [6] - 涌现出国内首台“发射电子束光刻机”样机、首次量产VCSEL光芯片、国内唯一自主研发7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成果 [6] - 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实现关键设备尖端技术的国产突破 [5] 制度创新与软硬件联通 - 合作区重点推动国际创新人才流动、便利化科研物资通关、科研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政策创新 [8] - 5家港资科研机构通过“科汇通”实现科研资金跨境汇入,该试点于2024年下半年扩大至全国16个地区 [8] - 硬件环境升级包括投运国内领先的“紫荆花”型高品质供电接线和110千伏言晨变电站,提供6万千瓦供电能力 [9] - 开通与香港科学园、香港大学直通跨境巴士专线,形成“半小时科研圈”,通勤时间从50分钟缩减为30分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