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集市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面貌
人民日报· 2025-08-04 10:06
行业核心观点 - 文旅产业通过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释放新活力,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1] -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被定位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1] - 行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5] 市场表现与规模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上半年居民出游总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旅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2] 区域发展案例与成效 - 贵州肇兴侗寨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形成文化磁场 [2] - 肇兴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37.32万人次,同比增长24.48% [2] - 肇兴景区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达3.82亿元,同比增长25.36% [2] - 陕西西安利用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沉浸式数字体验等新场景促进文旅消费 [3] 产品与业态创新 - 行业供给不断创新,通过提升传统业态、培育新业态满足新消费趋势 [3] - 沉浸式数字体验、演艺和场景为游客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全新体验 [3] - 推出角色扮演等互动产品,让游客深度参与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 - 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农业等多领域加速融合 [3] 文化传承功能 - 旅游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 - 通过非遗集市、传统戏曲演出等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感悟文化之美 [4] - 行业致力于打造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特色文旅产品 [4]
五一“进阶考”:谁在从网红潜力城市迈向实力城市
新京报· 2025-05-09 15:16
网红城市潜力榜发布 - 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2025)》,江苏徐州跃升榜单首位,山西太原、山东临沂、山东烟台和浙江温州等城市排名大幅提升,山东泰安、河北沧州和四川绵阳等12座城市首次上榜 [1] - 五一假期期间,徐州、温州、绵阳、沧州、太原等潜力城市在客流、消费、活动、品牌等多维度表现突出,从"榜单黑马"成长为备受关注的文旅新星 [1] - 这些城市不再依赖单一打卡地或流量事件,而是通过系统性供给、多层次运营、可持续增长力构建"长红"底层逻辑 [1] 网红城市客流爆发 - 五一期间徐州高铁站发送旅客40.67万人次同比增长14.92%,航空客流量达6.05万人次同比增长22.13% [2] - 温州接待游客5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27%,其中楠溪江景区接待游客80.83万人次较去年增长近三成 [3] - 绵阳全市41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21万人次同比增长27.93%,实现门票收入2075万元同比增长23.11% [3] - 沧州接待游客404.9万人次同比增长21.34%,其中京津游客占比高达30.68% [4] - 太原接待游客616.09万人次同比增长8.4%,市外游客占比高达73.39% [4] 消费引擎激活城市经济 - 徐州64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32亿元同比增长5.4%,主城区22家零售企业销售额达3.61亿元 [6] - 温州针对入境游客增设多语种导览及非遗互动体验,推出瓯剧英文专场、木活字印刷国际工坊等 [7] - 绵阳推出"文旅+科技"融合新业态如低空飞行体验、仿真飞行模拟等,北川石椅羌寨接待游客4.27万人实现收入1778.23万元 [7] - 沧州打造"沉浸式演出+非遗体验+街区巡游"组合场景,成为游客口碑最高的体验 [8] - 太原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开展夜游活动,依托花卉资源打造"赏花经济" [8] 体系化运营构建长红机制 - 包头推出"春遇鹿城·花漾包头"主题系列活动,整合七大主题100余项文旅内容形成覆盖全域的文旅矩阵 [9] - 绵阳构建"全域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媒体传播策略放大"羌族IP"等文旅资产 [10] - 太原发布七条旅游线路,从城市街巷潮玩游到文博探秘路线,实现文化旅游的深层链接 [11] - 泰安在传统"泰山"资源外拓展"泰山+"组合,将"登泰山"演化为"留泰安"的消费行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