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域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扬州文旅消费的“破圈”之道
新华日报· 2025-10-31 05:55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千年前的诗句,早已将扬州的繁华刻进国人的文化记忆。如今,这座浸 润着唐诗宋词的古城,正以"好地方.好生活"的澎湃节拍,奏响文旅消费的"长红"交响: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幅连续三年领跑江苏,限上零售额以两位数增长近30个月,从"一季爆红"到"四季常青",扬州 正用实践书写文旅消费升级的新答卷。 政策为笔,绘就消费繁荣底色 文化旅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动力产业,扬州将旅游定位为城市永久性基本产业,以系统性政策举 措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通过高位推动锚定发展方向,高规格召开全市文旅名城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 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一城、两轴、三极"格局,推动城市旅游从"景点观光"向"城市度假"、"门票 经济"向"产业经济"、"单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创新机制激活市场活力,建立"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落实"每月1次服务对象调研"等"6个 1"工作机制,市领导分批次对接住餐、批零企业解决诉求,同时组建市县两级文旅集团,以"集团化发 展、资本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注入专业动能。 此外,还拿出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在全省率先出台文旅融合及促 ...
杭州文旅携“三江两岸”赴沪引客
杭州日报· 2025-10-30 10:32
这一幅"深秋富春山居图",隐藏着"三江两岸"独特的江南生活美学。10月29日至30日,上海南京东 路世纪广场的"大地村集",将"三江两岸"的这份美好以微缩世界的形式呈现。八大主题展区、42个特色 展位,浓缩了杭州的山水之美、村落之韵、人文之趣。 推介活动中,杭州文旅以"高铁和船"为核心元素,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跨次元打卡"之旅。同 时,"三江两岸"秋季文旅产品在飞猪旅行平台上线,一站式整合了乡村旅行攻略和杭州各区、县(市) 文旅消费券。 眼下秋意正浓,杭州"三江两岸"迎来了富有诗意的季节。 在富阳,黄公望村的"金秋火柿节"正热闹上演,游客可在此感受《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秋日韵 味,龙门古镇的明清建筑群讲述着千年家族往事,东梓关村的杭派民居则勾勒出现代江南的写意轮廓; 淳安下姜村,这个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在青山绿水间展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姜家村的"西坡 千岛湖"民宿,将万顷碧波巧妙融入建筑设计,带来别具一格的居住体验;建德的之江村晨雾是摄影爱 好者的天堂,十里埠村的黄金水岸营地吸引着户外玩家,三江口村的"九姓鱼宴"能让食客品味到传承百 年的美味;临安指南村的三百多株古枫、古银杏,正绽放出油画般的色彩…… ...
精城优镇,阿坝州推动城镇化水平、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把建筑轻轻放在山水之间
四川日报· 2025-10-28 11:10
近日,远眺风貌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唐克镇。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精城优镇"行动 规划 ●"精而优"抓规划设计 ●"适而用"抓基础配套 ●"特而新"抓业态培育 ●"靓而美"抓环境提升 重点推进茂县、松潘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城市更新和功能提质 ●2027年,全域覆盖 重点推进小金县、理县、金川县、阿坝县、九寨沟县城市更新和功能提质 近日,阿坝州召开精城优镇暨牧区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阿坝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世伟介绍,当前阿 坝州加快推进"精城优镇"行动,已实施重大项目116个,累计投入资金43.69亿元,推动城镇化水平、城市发展能 级不断提升,"2024年底全州城镇化率达44.93%。" 阿坝州肩负着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职责。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特别强调,在推进"精城优镇"行动 中,要秉承把建筑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 一个"放"字,突出城镇与山水相融之美,勾勒出阿坝州未来的面貌。具体如何"轻放"?会议透露,阿坝州将 突出"精而优"抓规划设计、"适而用"抓基础配套、"特而新"抓业态培育、"靓而美"抓环境提升,实现近悦远来的 格局性变化,做到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相协调。 为何推进 步调 ●20 ...
北京将上线全市统一旅游预约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4:5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四季度,本市将上线全市统一旅游预约平台,全链条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景点、体验式场景等 资源。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的。 四季度,本市将重点实施六大专项行动,首先是消费潜能激活行动。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说,本 市将围绕全域旅游与全时消费,推进功能区级文旅消费新地标建设,出台奥林匹克中心区高质量发展行 动计划,实施奥林匹克塔更新改造,打造"两园一河"冰雪系列特色活动,加快规划京南文化旅游度假 区,实现坝河至大运河游船通航; 推动湾里、中关村ARTPARK大融城东区等特色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 上线全市统一旅游预约平台,全链条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景点、体验式场景等资源,打造精品旅游 线路; 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场景,丰富银发经济新业态。 前三季度,本市以消费环境优化提升为突破口,持续改善消费体验,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香山革命纪 念馆、首都博物馆等304家文旅场所优化配套餐饮服务,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暑假期间常态化延时服 务、错时开放。 今年以来,本市还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区级文旅新地标,"两园一河"首钢北区潮玩悦享水岸、火车餐厅 等示范段项目集中亮相,服贸会首次在首钢园实现"一址 ...
突破600万人次 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四川日报· 2025-10-25 09:17
游客接待总量与增长 - 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602.8万人次,创下景区对外开放40余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13% [1] - 今年暑期(7月28日至8月20日)连续24天单日接待游客达到4.1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期间共接待游客98.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2% [1] - 景区今年以来已启动应急响应68次,游客接待量达到最大承载量的天数有45天 [1] 游客来源结构 - 国内游客接待量为565.5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93.81%,主要客源省份为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 [1] - 入境游客接待量为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其中接待港澳台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60% [3] - 入境游客排名前五的客源地国家为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新加坡 [3] 运营管理与交通发展 - 景区在全国率先试行“候补订票”功能,并严格执行“实名、预约、限量、错峰”游览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分配客流 [3] - 九绵高速公路于9月底通车,将九寨沟至成都的车程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 [3] - 结合已开通的川青铁路成黄段和九黄机场,形成了以铁路、公路、飞机为代表的“铁公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3] 旅游高峰时段 - 景区今年经历了“五一”假期、夏季避暑、国庆中秋假期、彩林季等4次旅游高峰,门票连续多日售罄 [1]
四川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超600万人次 创1984年以来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10-24 15:22
游客接待量 - 2025年累计接待游客60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13%,创下自1984年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 [1] - 暑期7月28日至8月20日连续24天单日接待游客达4.1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期间共接待游客98.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32% [1] 入境游客市场 - 截至10月24日接待入境游客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 [1] - 接待港澳台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60% [1] - 入境游客前五大客源地国家为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新加坡 [1] 交通基础设施 - 九绵高速公路通车后,九寨沟至成都的车程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 [2] - 已开通的川青铁路成黄段和九黄机场,与铁路、公路共同构成“铁公机”综合立体交通网 [2] 景区管理创新 - 在全国景区率先试行“候补订票”功能 [1] - 严格执行“实名、预约、限量、错峰”游览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合理分配游客流量 [1]
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600万人次 创40余年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22
编辑:张澍楠 中新网成都10月24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从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景区2025年 已累计接待游客60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13%,创景区对外开放40余年来的历史新高。 2025年九寨沟国内游客市场稳步上涨,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地游客占比较大,据统 计,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景区共接待国内游客565.5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93.81%,接待团队134.60 万人次,占比23.80%,接待散客207.41万人次,占比36.68%,OTA平台223.49万人次,占比39.52%。 2025年,九寨沟入境游客市场呈现多元化、高增长的特点。据大数据平台分析,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 景区接待入境游客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其中接待港澳台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 22.60%。入境游客排名前五的客源地国家为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新加坡。在接待入境游客 方面,九寨沟景区针对语言障碍、支付不便、购票流程复杂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并结合智 慧化管理、文化体验及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游客满意度。 2025年,景区通过智慧 ...
新业态、慢生活、特色IP绘就“诗与远方”丹徒区农文体旅融合“热力满格”
新华日报· 2025-10-21 07:14
行业发展趋势 - 旅游消费模式从观光向体验式深度游转变,例如由旧配电房改造的“长山拾里”咖啡馆和集民俗展示、餐饮、民宿、农业体验于一体的西谷里生态农旅项目 [2] - 乡村旅游注重打造全时文旅动线和沉浸式体验,如世业镇构建涵盖运动公园、主题村咖、庭院经济的全天候活动,并推出智慧旅游地图服务 [3] - 行业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形成“赛事+美食+文旅”的联动模式,例如借助“苏超”赛事整合场外市集、观赛点与周边景区 [5] 公司/项目运营表现 - 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在国庆中秋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其动力滑翔伞表演通过“苏超”赛事获得广泛宣传 [1] - 西谷里生态农旅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2] - 宝堰镇15家面馆在假期日均售出省级非遗干拌面超7000碗,窦国建面馆8天卖出近5000碗,有效带动当地特产销售 [4] 区域旅游经济成效 - 丹徒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度假区在双节期间去重后游客消费金额日均同比增长14.58% [1] - 区域通过打造精品线路激活全域旅游,如宜城街道以醋文化博物馆为核心串联多个景点,并举办“宜购丹徒”金秋消费促进活动 [5] - 特色项目成功吸引跨区域客源,宝堰镇面馆有客人从南京、常州、上海专程前来,世业镇的“山水间·又见浮玉”民宿假期一房难求 [3][4]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新华网· 2025-10-18 09:36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高层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将文化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1] - 省级战略布局突出“五大文化”特色,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机制,目标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 [1][13] - 省级层面组建休闲度假、医疗康养、创意经济等6个实体化专班,推动产业主动对接,实现从“文旅+”到“+文旅”的转变 [1][19] 行业表现与投资动态 - 2024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及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4%和10.8%,入境旅游人次及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4.8%和124.1% [1][3] - 2025年1-8月全省文旅产业招引落地项目1374个,总投资额182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6% [2][22] - 2024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文旅落地项目2716个,登记投资额4361.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0.8% [3] 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 以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构成的“五大文化”作为文旅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引擎 [1][5] - 系统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如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整理2600件(套)徽州文书、推动10个项目列入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5][6][8] - 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滚动实施506个重点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10.37亿元,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7][8] 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与特色发展 - “一区三圈四带”空间布局加速落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排头兵”,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2亿元,同比增长6.1% [13][14][17] - 各地区差异化发展:皖南突出徽风皖韵,合肥突出科创特色,大别山深挖红色资源,皖北勾画生态美景 [14] - 建成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5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级民宿数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14] 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体育+”、“戏曲+”、“康养+”等千行百业与文旅有机融合,例如黄山市2024年举办规模赛事193场,带动旅游消费超18亿元 [20] - 主攻休闲度假强化项目牵引,如六安市霍山县由1.8亿元社会资本打造的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实现四季业态衔接 [21] - 黄山市通过“三张清单”机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2025年1-8月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83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占比77.05% [21] 文化传播与社会价值 - 利用热门旅游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桐城市六尺巷日均客流达2万人,将“和文化”深度融入全域文旅规划体系 [24] - 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凸显,持续提升3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86个“大思政课”项目,建设近百个红色村镇 [27] - 文化赋能城市转型,如马鞍山由“钢城”转型成“诗城”,年吸引游客超4000万人次 [27]
深圳假日经济人气旺新味浓
经济日报· 2025-10-13 12:04
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深圳文旅市场热潮涌动。10月9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的数据显 示,节日期间,深圳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2.4%;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 人次,增长145.2%;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国庆中秋长假前,一批文化地标集中亮相,为深圳文旅市场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市民游客带来新体 验。 新项目开业即成为"黑马景区",经典景区同样热度不减。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深圳整体旅游 订单量同比增长39%。深圳排名前五位的热门景区包括世界之窗、深圳欢乐谷、深圳野生动物园、湾区 之光摩天轮、甘坑古镇。世界之窗推出的"第七届国际街头艺术节"以高密度演出、双主题巡游、千架无 人机大秀等丰富内容,为游客带来集视觉、艺术与互动于一体的精彩体验。甘坑古镇推出"甘坑花月夜 2.0"光影演绎和"时空茶镜"沉浸式文化游园等主题活动,营造出诗意满满的节日氛围。据介绍,节日期 间该景区客流量达26万人次。 "甘坑古镇通过深挖传统文化、创新科技光影潜力,以'月光生产力'成功激发了文旅消费的新动 能,展示了'日游夜赏'新模式的活力和吸引力。"甘坑古镇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