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AI+金融”如何相融互促?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41
文章核心观点 - AI与金融的融合是涉及认知、制度、人才、生态的系统性重构,在创新中需守住稳定与信任的底线[1] - 行业正通过完善要素支撑、提升资本能级、构建融合生态,推动“AI+金融”的规模化落地和迭代升级[1] - 银行机构强调人机协同、客户与员工为本、复合型人才培养及产业-技术-金融应用端协同的重要性[2] 上海“AI+金融”发展举措 - AI+金融要素支撑日益完善,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近1800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推动14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加快培育复合人才[1] - 金融赋能AI的供给能级实现跃升,设立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等千亿元级资本矩阵,吸引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和头部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落户[1] - AI+金融融合生态加速形成,通过场景对接加速AI在跨境结算、普惠信贷、风险定价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实现技术—场景—产业链条的迭代升级[1] 金融机构AI应用策略 - 农业银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劳动组合、作业流程、管理制度,以高效人机协同服务业务高质量发展和风险控制,应用上突出以客户和员工为本的基本原则[2] - 摩根大通认为银行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和人才,最需要复合型人才和再学习能力强的人才,强调在不同场景和时间学习新技术和理念的重要性[2] - 浦发银行提出AI赋能应由产业端、技术端和金融应用端相向而行,并强调包容环境及政府、监管部门对科技应用支持的重要性[2] 多方合作推动AI金融应用 - 产业界、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可或缺,这是全方位的合作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