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聚酯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29
践行"两山"理念与经济发展成就 -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1.15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9万亿元 [1] - 2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到1.83 [8] - 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达88.71 连续13年上升 [10]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升至98.6% [4] -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4] - 2024年上半年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 [2]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 舟山嵊泗县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 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 [2] - 浙江与安徽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累计支付补偿金25亿元 [3]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蓝色循环"模式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3] 绿色产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对83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总投资超7000亿元 [5] - 浙江佳人新材料年处理废旧纺织品4万吨 年减碳7.2万吨 节约石油40万吨 [5] - 湖州长兴县电池企业从175家整合至16家 产值增加14倍 税收增加6倍 [6] 清洁能源与资源利用 - 20年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以上 [7] - 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 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7] - 丽水庆元县林下中药材种植2.7万余亩 年产值1.3亿元 [7] 城乡环境建设 - 温州文成县发展生态旅游和水资源深加工 提升每吨水经济价值 [9] - 杭州高架桥打造超500公里月季花带 主城区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10] - 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9]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00
核心观点 -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 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1.15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9万亿元[1] 生态保护成效 - 舟山嵊泗县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 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并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2] - 2024年上半年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2] -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3] -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中浙江累计向安徽支付25亿元补偿金[3] 绿色产业发展 - 绍兴佳人新材料年处理4万吨废旧纺织品 生产3万吨再生产品 年减碳7.2万吨 节约石油40万吨[4] - "十四五"期间对83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总投资超7000亿元 打造多个百亿级再生资源产业[4] - 湖州长兴县电池企业从175家整合至16家 产值增长14倍 税收增长6倍[5]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1980亿元 同比增长15.2% 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8%[5] 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 丽水庆元县林下中药材种植2.7万余亩 年产值1.3亿元 2024年林业总产值90.1亿元 较2022年增长34.2%[6]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以上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6]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至1.83[7] - 温州文成县通过生态旅游和水资源深加工提升每吨水经济价值[8] 人居环境改善 - 宁波东钱湖镇通过生态修复实现工业区向旅游打卡地转型[8] - 杭州建成超500公里高架月季花带 主城区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9] - 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达88.71 连续13年上升[9]
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年——守绿水青山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3
经济发展成就 -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1.15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9万亿元 [1] - 湖州长兴县铅酸蓄电池企业经重组整合从175家减至16家 产值增长14倍 税收贡献增长6倍 [6] - 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90.1亿元 较2022年同比增长34.2% [7] 生态环境改善 -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升至98.6% [4] -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4] - 2024年上半年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较2020年下降16.7% 总磷浓度下降36.2% [2] 绿色产业发展 - 浙江佳人新材料公司年处理废旧纺织品4万吨 年产再生产品3万吨 年减碳7.2万吨 节约石油40万吨 [5] - "十四五"期间累计对83个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总投资超7000亿元 [5] - 丽水庆元县累计种植林下中药材2.7万余亩 年产值达1.3亿元 [7] 科技创新与投资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额达1980亿元 同比增长15.2% [6] - 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8% [6] - 金华婺城区采用颗粒物光量子雷达实现24小时大气污染源监测 [2] 能源结构优化 - 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年来下降38%以上 [7] - 截至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 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7] 生态补偿机制 -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以来浙江累计向安徽支付补偿资金25亿元 [3] - 浙皖合作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 [3] 环境治理工程 - 舟山嵊泗县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 [2] - 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 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 [2]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蓝色循环"模式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3] 城乡协调发展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至1.83 [8] - 杭州主城区基本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高架月季花带超500公里 [10] - 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达88.71 连续13年上升 [10]
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1
生态保护与修复 - 通过源头治理、陆海统筹、自然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并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 [2] - 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 [2] - 采用科技手段如颗粒物光量子雷达进行24小时监测以动态绘制大气污染地图实现精准科学治污 [2] - 与邻省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累计支付25亿元并合作共建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推动生态共保向产业共兴延伸 [3]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3] 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 浙江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 [4] -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1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26.1微克每立方米 [4] - 2024年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为88.71分连续13年上升 [10] 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 - 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每年处理4万吨废旧纺织品生产3万吨再生产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节约石油40万吨 [5] - “十四五”期间对83个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总投资超7000亿元打造废旧纺织、塑料、金属等百亿级再生资源产业 [5] - 铅酸蓄电池行业经重组整合企业数量从175家减至16家产值增加14倍税收增加6倍 [6] - 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额达1980亿元同比增长15.2%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8% [6] 林业与清洁能源发展 - 累计种植林下中药材2.7万余亩年产值达1.3亿元全县林业总产值达90.1亿元较2022年增长34.2% [7] - 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7] 生态旅游与城乡发展 - 保护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水资源深加工等产业提升每吨水的经济价值 [9] -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修复调整产业结构使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9] - 城市以绣花功夫优化环境主城区基本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打造超过500公里月季花带等亮丽风景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