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四川省生态旅游节将于9月26日在雅安启幕 大熊猫带你“森”呼吸
四川日报· 2025-09-16 15:55
9月15日,记者从2025年四川省生态旅游节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以"天赐天府·熊猫雅安"为主题的四 川省生态旅游节将于9月26日在雅安市荥经县开幕。 本届生态旅游节由省林草局、文化和旅游厅、雅安市政府主办,是目前四川唯一的省级生态旅游资 源类节庆活动。活动涵盖开幕式、生态文明成果展示、生态旅游康养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大熊猫文化品 牌建设成果展、"天府183·跑步进森林"全民生态计划、天府森林集市等多项主体和配套活动。 本届生态旅游节首次系统整合"天府森林四库"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推出"生态银行"运营模式和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并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打造"溯源、探秘、和谐、守护、 放归"五大主题入口社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本次活动有三大亮点:以创意之笔描绘新色,联动全省183个县(市、区)开展"天府183·跑步进森 林"大型生态体验活动,植入新理念、新故事、新元素,引领大众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保护自然;以 点睛之笔打造爆款,突出"熊猫+"生态IP引领,推出熊猫森林探秘、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新业态,通 过跨界融合、品牌塑造等擦亮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名片;以人文之笔书写内涵,深入挖掘古树名 ...
见证河湖蝶变·共建美丽山东丨治水兴农,潮白河畔绘就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9-13 15:4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在潮白河湿地里,藏着705种维管植物,其中3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在这里栖息记录的野生动物多达710种,包括2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一条河能焕活多少可能?日照市潮白河,这条发源于日照五莲县户部乡的河流,曾经面临水质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的挑战。如今,通过系统治理与生态修 复,潮白河焕发新生,成为山东省美丽河湖建设的优秀案例。 潮白河上游治理前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的"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深度探访我省在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展现我 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风采,为全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提供"山东样板"。 77 第二 0 V El x D B 4-577 源头治理,水质显著提升 潮白河治理从源头着手,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由一家国企统一实施全县城乡供排水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入6840万元,完成 流域内57个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受益户数超1.14万。 同时,加强畜禽养殖监管,流域内164个规模养殖场和345个专业户均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通过农药化肥"双减"工程,2023年县域新增水肥一体化农 ...
吉林桦甸招商活动在沪落幕:长白山好物牵手长三角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14
活动概况 - 吉林桦甸市在上海举行优质农产品下江南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旨在搭建产业合作和资源对接桥梁[1] - 活动由桦甸市政府与吉林市农发集团联合主办 桦甸市政协办 商务局 工商联共同承办[1] - "吉品贡"上海展销中心正式亮相 成为吉林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的常驻展示销售体验平台[1] 产品展示 - 展厅陈列数十种吉林特色产品 包括东北大米 白桦汁 甜糯玉米 野山参 木耳 杂粮 灵芝孢子粉等[2] - 产品涵盖天然饮品 有机食材 养生保健品和林下山珍 突出黑土地的生态优势[2] - 展销中心定位为吉林与上海山海协作的缩影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 招商引资重点 - 桦甸市商务局以山水桦甸 投资沃土为主题 聚焦生态旅游 食品医药 现代农业 绿色矿业等优势产业[2] - 重点推介中国黄金博物馆 宝戏台景区 国家天文台120米射电雷达系统三大战略性支撑项目[3] - 配套包装夹皮沟黄金文旅小镇 120米射电雷达系统文旅配套 红石湖综合旅游开发等延伸项目[3] 合作成果 - 多家企业在会后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涉及农产品采购 深加工和文旅项目开发等领域[3] - 吉林市农发集团及桦甸 吉林市多家企业进行优质产品推介[4] - 政协委员与企业主播组成直播团队开展云推介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持续推广产品[4] 后续推进 - 桦甸市商务局 工商联将组建专项团队对合作意向进行跟踪服务[4] - 采用现场对接加后期跟进的成熟模式 推动短期订单转化为长期合作[4]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支持 推动南北经济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3]
陕西柞水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12 16:44
柞水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耕地保 护,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测,督导有主尾矿库规范建 设监测井、视频监控设施,筹措资金推进无主尾矿库治污、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 100%。 柞水县积极推进矿山恢复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起"拦、蓄、灌、排"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体系,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通过实施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完整、 功能更加稳定,建成5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91.2%,植被覆盖率高达 88%,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成为生态"代言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柞水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柞水县依托生态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终南山寨、阳坡院子等一 批特色民宿声名远扬,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柞水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家湾村被联 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最佳旅 ...
守护南岭星空,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调研团赴广州大学开展座谈交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0:32
近日,广东省乡村振兴驻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乳源瑶族自治县"双百"行动服务队 与广东学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光湖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共赴广州大学开展专题座谈交 流,围绕构建"星空+"生态旅游模式、打造天文观测基地、推动"暗夜保护社区"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 讨。此次交流旨在依托高校资源,评估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建设暗夜社区的可行性,探索生态与文 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广东天文学会理事长王洪光教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 长李建军教授、徐瑾讲师、江本砚讲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郑子豪副教授,广东天文学会天 文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梁浚旻等专家出席。 刘海文表示,未来,工作队将充分吸纳此次座谈的智慧成果,进一步对接高校资源,抓紧组建项目工作 团队,系统推进"国际暗夜社区"申报、南岭国家公园光污染防治与瑶族文化IP打造等一系列工作,让静 谧的星空变为发展的动能,照亮共同富裕的前行之路。 撰文:许东宜 通讯员:刘子钰 座谈会上,驻一六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刘海文表示,乳源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越、光污染程度低,具备 打造"国际暗夜社区"的天然优势,希 ...
生态游要“流量”更要“留量”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同质化开发、粗放式经 营:"千村一面"的民宿集群、缺乏特色的"农家乐"餐饮、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环境的侵扰。面对这些问 题,生态旅游开发应从追求规模的"野蛮生长",转向追求品质与可持续的精细化开发。 要从"概念"走向"内涵",深挖独特IP,拒绝千篇一律。要打破"复制粘贴"的思维定式,深挖风土人文的 独特性和唯一性,可以是某种珍稀动植物、一项古老的农耕技艺,或是一段独特的民族故事,将这种独 特基因提炼出来,打造不可替代的IP。如云南高黎贡山围绕"博物学"开展深度研学,甘肃陇南依托山地 资源开发特色康养,从资源禀赋的差异化中寻找各自的独特魅力。 走出都市钢筋水泥"森林",来原始森林中亲近树木和花草,呼吸一口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感受内 心的宁静与美好,这是森林旅游的魅力。近年来,森林游、湿地游、草原游等高度依赖良好生态资源的 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1亿人 次。 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对"亲密接触"美好生态的迫切需求,也给塑造好生态、留住好环境的当地居民带 来了可观收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 ...
黄河生态旅游集团王子云:“五小兰”协同发力 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22:4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少鹏)9月10日,在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圆桌会议上,兰州黄河生态 旅游开发集团副总经理王子云以"匠心服务 润城无声"为主题,分享了集团以"五小兰"服务矩阵推动城 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据王子云介绍,"五小兰"即"小兰悠游""小兰优鲜""小兰泊车""小兰约车""小兰好房",是兰州黄河生态 旅游开发集团围绕"城市综合资源运营服务商"定位,以生态为底色、服务为核心、科技为引擎,系统构 建的五大服务品牌,旨在通过品牌引领和服务融合,激发城市新动能。 文旅融合方面,"小兰悠游"整合优质景区资源,推出乡村主题线路和实景演艺,年卡用户超5万,年接 待游客超600万人次;"小兰优鲜"构建城乡三级服务站网络,全年配送生活物资超960万件,降低农产品 流通成本20%以上;"小兰泊车"接入泊位16.6万个,覆盖中心城区38.05%,通过智能化改造显著缓解停 车难题;"小兰约车"以"全网约体验、巡游车价格"打造便民出行平台,注册用户已达84万;"小兰好 房"则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房票"安置与长租房新模式,助力"住有所居"。 王子云表示,"五小兰"不仅 ...
每一只小鸟,都是“绿色GDP”
人民网· 2025-09-06 17:06
智慧手段也为产业护航——据了解,得益于明溪鸟类监测指挥中心与明溪生态环境局构建的联合监 测体系,不断深化合作,依托5G与云服务,强化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研究,全天候监控鸟类栖息地,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掌握候鸟动态与环境变化,为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东方白鹳、蓝喉蜂虎、斑头大翠鸟……明溪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中部,素 有"绿海明珠"之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常年有超340种珍稀鸟类"光顾"。当 地顺势而为,通过打造观鸟产业,让"鸟资源"变成"绿色GDP"。 如今的明溪,观鸟产业体系已日趋完备,总体规划383.9公顷的百鸟家园将为游客打造亲近自然的 休闲空间;此外,31个精品观鸟点、15家观鸟主题民宿、8家观鸟合作社,形成了从观测到食宿的完整 服务链条。 据介绍,明溪每年迎来超过3万名全球观鸟爱好者专程到访。今年上半年,明溪县接待国内游客达 78.40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6.82亿元。 "护鸟就是护钱袋"的理念早已融入村民生活。这份对鸟类的珍视,正转化为守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 动,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在明溪山林间持续上演。 ...
天津七里海湿地生态产品价值突破15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1:30
同时,宁河区推动"农文体商学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七里海乡村旅游重点片区。目前已建成5处国家 A级旅游景区,宁和稻香生态园、"重走方舟路"等多个项目投入运营,"渠梁印象"、天尊阁等"国潮"文 化IP逐步成熟。来自十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前来开展生态文体研学,七里海音乐节、美食节、德云社专 场、芦台大集等活动广受欢迎,节假日频现"一票难求""一座难求"场面。全区年接待游客数量从数万人 次跃升至9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亿元。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周亚强 摄 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七里海湿地"焕新"出发,创新建立了全国首个 自然保护地"绿色系数"评价体系。截至目前,湿地栖息鸟类达到308种,负氧离子含量达到大城市中心 区的100倍,带动区域环境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其中,PM2.5浓度下降34%,劣V类水体实现动态清 零。宁河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世界"自然城 市"行列。 天津七里海湿地生态产品价值突破150亿元 中新网天津9月5日电 (记者 周亚强)"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宁河区累计投入125.26亿元持续提升七里海湿 地保护修复规范 ...
山东生态文化新方案出炉!四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要迎来这些变化
齐鲁晚报网· 2025-09-05 20:12
生态文化传播需要多样化的载体平台。山东将打造一批省级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开展生态主题文学作品 征集、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摄影大赛等活动,为生态文艺创作提供展示平台。同时,鼓励省内各类生 态环境科普、普法、宣传、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开发集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场所,建设生 态文化教育基地。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省作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生态文化建设的 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聚焦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传播推广、转化利用",提出实施目 标:到2030年,我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和传播,生态文化和旅游等产 业深度融合。 围绕建设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体系,山东将从强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智慧、守护红色 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着重发力。根据《工作方案》,山东将搭建生态文化研究平台,重点关注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美丽山东建设以及儒家生态哲学等特色生态 文化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生态文化开放性数据库,向社会广泛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