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山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从劣V类到Ⅲ类,济南白云湖重现“江北明珠”风采
中国环境报· 2025-11-22 13:27
金黄的芦苇摇曳风中,湖心岛上绿柳低垂,白骨顶鸡等数百只水鸟在宽阔的湖面上觅食戏水,为初冬的白云湖增添了勃勃生机。 白云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境内,是山东省第三大自然湖泊、济南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湿地。从曾经自然湖泊面积减少86%、水质劣V类、生态 功能显著退化,到水质达到Ⅲ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再到2025年10月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还上"生态欠账"再现"江北明珠"风采的白云 湖,何以实现生态蝶变? 山东省省长周乃翔、副省长温暖近日专门作出批示,对白云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给予充分肯定。 "江北明珠"蒙尘,集中攻坚整治面源污染 "为保护好这片天然的水资源,章丘区牢固树立'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系统抓好排查整治、科学修复、永续利用等 关键要素,先后组织开展了退渔还湿、湖库清淤、湖库联通、环湖大堤改造等生态提升工程。"济南市章丘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淑新告诉记者。 监测数据显示,白云湖水质已从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劣Ⅴ类提升至2025年的Ⅲ类标准。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驿站,白云 湖记录鸟类145种、鱼类22种;现有高等植物223种,比此 ...
王晓在商洛市督导检查河长制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11-21 08:38
丹江生态环境保护 - 提升巡河质效 持续改善丹江水生态环境质量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 - 实地查看丹江河长制落实情况并予以指导 [1][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探索完善机制 在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 - 在商洛市督导检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 [1]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 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 坚持举一反三 推动标本兼治 [2] - 督导检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1] - 实地查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修复现场 [2]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 持续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 [2] - 依法依规整治非法穿越探险行为 开展秦岭违规穿越探险专项整治 [1][2] - 认真了解对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建议 [2] 能源保障与安全生产 - 统筹抓好保暖保供工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 - 在陕投商洛发电公司实地查看冬季保暖保供情况 [2] - 督导检查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 [1]
“公园乡村”是什么样的?浙江云和为山区县“两山”转化提供了样本
中国环境报· 2025-11-21 08:19
浙江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与率先实践地,二十年来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打造更 多标志性成果。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以"公园乡村"建设为重要载体,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 同的发展新路径。如今,云和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1.29%,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生态产品价值 转化效率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上半年生态产品交易额达2.85亿元,为山区县"两山"转化提供了生动的 实践样本。 筑牢生态根基,夯实"两山"转化本底 云和县把生态资源保护作为"两山"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生态化谋篇、数字化整治、系统化修复,构 建起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生态化谋篇绘就和美乡村蓝图。云和县编制《公园乡村建设导则》等系列文件,建立涵盖30大类127项 指标的量化标准体系,协调生态、服务、文化、经济四维发展。每年统筹500万元乡村运营资金,保 障"公园乡村"建设"规划—建设—运营—考核"全流程闭环管理,推行"一村一设计师"制度,打造云和 湖、云和梯田、云和雪梨三大主题公园,串联"十里云河""最美梯田""梨花乡里"三条示范带,形成"全 县一张图"的全域空间架构。 数字化推进生态综合整治。云和县集成污染源、水质、大 ...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向新而行③
人民日报· 2025-11-18 11:09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从去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今年首次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再到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议,林下经济、林草产业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看数据。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496万亿元,并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 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推动"两山"理念转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林下经济和林草产业成 为重要抓手。 权益是基础。绿色发展方式能否持久、稳固,取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否顺畅。北京出台技术规范, 科学量化生态服务价值;山西健全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福建厦门探索垃圾分类 碳交易,让居民从绿色生活中获益……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 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政策是保障。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能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支 撑。在浙江安吉,竹林碳汇改革、创新碳汇收储机制让"竹林空气"变为真金白银。在江西资溪,林业经 营收益权证既稳定了经营者预期,也解决了融资难题。"两山"理念转化的正向循环在改革和政 ...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18 06:20
林草产业规模与支柱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496万亿元 [1] - 已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 [1] - 林下经济从2024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2025年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五五规划建议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统筹生态美与百姓富 [1] - 北京出台技术规范科学量化生态服务价值,山西健全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福建厦门探索垃圾分类碳交易让居民获益 [2] - 浙江安吉竹林碳汇改革与碳汇收储机制使“竹林空气”变现,江西资溪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稳定预期并解决融资难题 [3] 绿色发展政策与转型 -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支撑 [3] - 绿色发展面临碳市场交易规模与活跃度提升空间、部分生态产品试点探索尚不成熟等深层次矛盾 [3] - 森林粮仓、新能源汽车、绿色消费等正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壮大 [3]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向新而行③(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18 05:57
析机理。以往一段时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党的十八大 以来,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我国在统筹生 态美与百姓富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林下经济、林草产业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靠的正是促进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方式创新,做大做强了绿 色发展引擎。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 健康生活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 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理念是先导。曾经,一些地方谈及绿色低碳转型,"阵痛"是一个绕不开的词。这一方面是由于粗放发展 模式存在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尚未成熟。如今,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不仅在理念层面直抵人心,更实实在在融入治理实践和发展场景中。逐绿前 行、因绿而兴,理念一变天地宽。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从去年写入中央 ...
安徽旌德灵芝:林下生“金” 链上增值
科技日报· 2025-11-13 10:23
公司概况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为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该县被誉为“中国灵芝之乡” [1] - 公司构建了从育种到研发的完整产业链,包括标准化菌种厂、有机培植基地及加工生产线 [1] - 公司拥有灵芝育种、培植、加工等12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培育出5个灵芝新品种 [1] - “深山灵芝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链构建”项目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共建灵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攻克技术难题 [1]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在种植端,公司依托天然次生林与退耕还林地,打造深山林下种植基地,创新林芝共生体系与轮作模式 [2] - 在加工端,公司建成中药饮片、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多条生产线,成为安徽省药食用菌行业首家口服中药生产企业 [2] - 2024年,公司年产值超4000万元,年产灵芝及孢子粉100吨 [2] - 公司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周边100余户芝农,实现户均年增收3万元 [2] 产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旌德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锚定“旅游活县”战略,多维度提升“旌德灵芝”品牌价值 [1] - 旌德县出台灵芝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税收规费减免、技术改造扶持、产品研发补贴等维度提供精准支持 [2] - 在政策驱动下,旌德灵芝产业实现从“野生采摘”到“人工种植+高科技加工+制药”的转型 [2] - 目前全县已研发出十大系列200余种产品,包括灵芝片、灵芝孢子粉、灵芝多糖肽、灵芝茶等 [2] - 全县深山有机灵芝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24年灵芝产品总产量突破1000吨 [2] 区位优势与品牌价值 - 公司灵芝种植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3.9%,无农业及生活区污染,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为高品质灵芝提供绝佳生长环境 [1] - 该基地是宣城市首批特色小镇“灵芝小镇”的核心区域 [1] -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灵芝之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2]
践行“两山”理念 共促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1-11 06:36
中国绿色技术国际合作项目 - 中国中曼集团在埃及5万公顷荒漠中应用空气泡沫钻井技术,使钻井周期从30天缩短至14天,并搭建精密滴灌系统,将沙漠改造为甜菜农场 [1][2] - 埃及“运河糖业”项目年产糖量达90万吨,使埃及食糖自给率从85%提升至100%,每年减少约5亿美元糖进口支出,并利用甜菜渣制饲料、糖厂余热发电,构建绿色产业链 [2] - 项目为当地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成为埃及“变沙为田”战略的典范工程 [2] 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与运营 - 中国电建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在波黑投资建设的伊沃维克风电项目,额定装机容量84兆瓦,是波黑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站,年均发电量2.6亿千瓦时,可为10万户家庭供电 [3] - 项目首次实现中国产成套电气设备在巴尔干地区新能源项目中的应用,并荣获波黑“2022年度最佳外国投资者”奖 [3] - 风机叶片尖端涂成红色以保护飞鸟,并与当地组织合作改善野马群生活环境,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4] 水电站运营与生态保护 - 中国三峡集团运营的秘鲁查格亚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5.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占秘鲁全国发电量的5.31% [5] - 水电站组建专业清漂队,在474公顷库区累计打捞漂浮物超276吨,实现浮木作燃料、塑料集中回收的资源循环利用 [5] - 水电站建立苗圃保护约170种、9600株野生兰花,并与社区携手植树超10万棵,绿化面积达192公顷 [6] 红树林生态修复合作 - 中泰在泰国攀牙湾国家公园设立红树林共同保护示范区,开展脆弱性评价、自然教育及种植工作 [7][8]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泰国夜功府连续开展红树林种植,共种植树苗1.2万株,存活率超过85% [8] - 泰国红树林总面积约27.2万公顷,中国是少数实现红树林面积增长的国家之一,并为世界红树林保护作出贡献 [7][8]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电动汽车为何成为气候大会“官方严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0 11:07
COP30大会与中国绿色元素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 [1] - 大会前气候峰会上多国代表乘坐中国车入场是中国推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象征性场景 [1] - 当地街道电动车尾气排放明显减少政要们乘坐中国皮卡车队电动公交车运送乘客这些绿色元素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 [1]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转变 - 过去10年间中国从被指责减排目标跟不上发达国家转变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绝对的行动派 [2][3] - 中国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为正在拯救《巴黎协定》是全球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定行动最有力效果最显著的国家 [2] - 中国清洁技术制造商迅速达到惊人规模这对地球是件好事打破了气候治理的阵营化壁垒 [3] 中国绿色产能与技术输出 - 当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最便宜的电力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池组合大幅下降的清洁能源成本抵消了发达国家气候融资缩减的负面影响 [2] - 中国的绿色产能是广受欢迎的稀缺品其绿色出海实践通过不附加政治条件聚焦务实合作的模式让发展中国家共享绿色发展机遇 [2][3] 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影响 -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协同推进的绿色转型之路 [3] - 该理念为全球破解发展与环保对立提供了样本启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与经济发展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政策引导实现良性互动 [3]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被写入多份联合国文件从中国实践走向全球共享 [3]
社评:中国电动汽车为何成为气候大会“官方严选”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23:4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影响力 - 巴西COP30气候大会期间,巴西领导人及多国代表乘坐中国新能源汽车抵达现场,成为大会开幕前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1] - 会议举办地贝伦的街道上,电动车安静行驶,由**中国皮卡**组成的车队接送政要,电动公交车运送乘客,这些绿色元素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1] - 在个别国家对行业持警惕态度时,更多国家正以开放姿态拥抱这一绿色浪潮[4]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与全球气候治理 - 当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最便宜的电力来源是**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池组合**[2] - 行业的绿色产能并非“过剩”,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稀缺品,抵消了发达国家气候融资缩减的负面影响[2] - 从10年前被指责减排目标力度不足,转变为如今被西方媒体承认,**中国清洁技术制造商**已达到惊人规模,这对地球是件好事[3] - 行业通过不附加政治条件、聚焦务实合作的“绿色出海”模式,打破了气候治理的“阵营化”壁垒[3] 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全球意义 - 行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该理念已被写入多份联合国文件,正从中国实践走向全球共享[3] - 行业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协同推进的绿色转型之路,实现了发展与环保的良性互动,为全球提供了破解“发展与环保对立”的样本[3] - 中国被公认为全球履行减排承诺意志最坚定、行动最有力、效果最显著的国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绝对行动派[2] - 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波折的10年间,中国被认为是拯救《巴黎协定》的最大推动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