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抗硫系列化采气工具与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大国重器”变身“智能课堂”
央视新闻· 2025-10-09 16:39
三峡大坝旅游区转型 - 三峡大坝从生产现场转变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和“活态课堂”,在假期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1] - 三峡工程博物馆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汇集2000余件展品,通过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 [2] - 景区通过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利用投影和裸眼3D技术,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方式提供大坝建设过程的沉浸式体验 [4] - 好奇水电研学中心提供动手实践,游客可拼装小型水力发电机模型,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实践 [6] - 智慧讲解系统全面升级,游客可手指轻点调出三维立体模型和建设史料影片,深入解读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作用 [8] - 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2023年达到33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10] - 未来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 [10] 涪陵页岩气田工业旅游 -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通过压裂平台和智慧课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11]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焦页45号压裂平台等成为明星展品,预计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 [12][14][19] - 室内智慧小课堂通过科普视频和趣味实验,生动展示页岩气开发创新技术与运行原理 [16][18] 高含硫气田装备国产化突破 - 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储量接近4万亿立方米,但早期开发所需的高抗硫管材、脱硫设备全依赖进口,采购成本高且维修周期长 [23] - 科研团队成功研制高抗硫系列化采气工具与仪器,并配齐455台套大型高抗硫装备,实现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装备的100%国产化 [24] - 国产化使采购成本降低62%,每建成10亿立方米产能可节约资金2.3亿元 [24] - 团队攻克技术难题300余项,研发的专用工具将设备拆卸时间从传统方法的数十分钟缩短至仅需3分钟,效率提升数十倍 [22][23][24] - 国产抗硫管材和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元坝、川西等多个高含硫大气田,推动国内石油装备产业实现“跳级” [24]
“大国重器”变身“智能课堂” 解锁硬核工业游新体验
央视新闻· 2025-10-09 09:03
据了解,自2023年起,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320万人,2023年达到3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旅游区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的 融合发展模式,让大国重器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基因更加深入人心。 涪陵页岩气田:"地下金矿" 的破局之路 当"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不断取得进展和成效,一批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也正以开放的姿态,从生产现场变身成为热门 的"文化会客厅"。这其中,作为新中国水利史上里程碑的三峡大坝,已不仅是一座"世纪工程"。在这个假期,它更化身为一座生动的"活态课堂",吸引着 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三峡大坝:从"世纪工程"到"智能课堂"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陈列的工业遗存,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见证三峡工程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全过程。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馆内汇 集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等2000余件展品,结合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让游客感受背后的科技实力与民族智慧。 在"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通过投影和裸眼3D技术等光影特效,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的方式展示大坝的建设过程,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大坝选 址、截流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