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
搜索文档
东方美谷升起新地标,自然堂全新诠释美妆“信任制造”
FBeauty未来迹· 2025-11-01 22:38
" 以前总好奇护肤品是怎么造出来的,今天亲眼看到从原料筛选到灌装生产的全流程,才知道 一瓶精华里藏着这么多门道。 "在未来美妆城的智慧车间外,一位参与首发体验的参观者感慨 到。 这座"未来美妆科技融合创新平台"综合体,正在用可视化的方式重构消费者与美妆产业之间的 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的建立,正是基于对科研成果落地过程的透明化呈现。 作 为 自 然 堂 " 首 发 经 济 + 文 旅 商 体 展 " 创 新 模 式 的 核 心 载 体 , 未 来 美 妆 城 的 每 一 处 设 计 都 承 载 着"让科技可感可知"的理念。 当美妆行业的"工业旅游"从概念走向落地,如何避免沦为"打卡式噱头"?当"首发经济"成为提 振消费的关键词,品牌又该如何将其与产业实力、用户需求深度绑定? 1 0月2 8日,自然堂给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答案——"首发经济·为美启航"暨东方美谷·自然堂未 来美妆城正式启幕。 这座未来美妆城,集智能制造、工业旅游、科普体验于一体,将生产线变为沉浸式体验空间, 将工业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更成功入选" 2 0 2 5年上海市十大标志性文旅项目"。其背后 依托的自然堂集团生产基地,总占地1 6 1亩、 ...
去工厂旅游,能收获什么?
北京青年报· 2025-11-01 14:41
当然,工厂游的发展并非没有挑战。如何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是工厂需要 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加入旅游行列,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保持游客的新鲜 感,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方向。为此,既需要企业深挖产业资源,打造差异化IP,也需要相关部门不断 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动工业旅游专业化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将工厂游的"流量"转化为"留 量"。 其次,工业旅游与研学教育的结合,为其增添了教育功能。许多工厂设立了专门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们 在参观中不仅能学习到工业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在智能制造车间,学生能直观 理解自动化、编程与系统集成的应用;在造船基地,三维建模软件的演示,点燃了他们对工程科学的兴 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使得工厂游不仅是休闲娱乐的选择,更是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此外,工厂游的兴起也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动。在社交平台上,工厂遗址改造的文创园区如北京798艺 术区、上海M50创意园等,凭借其独特的气质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们在享受工业文化的同时,也乐于 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工厂游"的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城市文旅的新地 标, ...
东方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启幕,打造“首发经济+文旅商体展”工业旅游城新标杆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5
10月28日,由中共奉贤区委宣传部指导,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奉贤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东方美 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 "首发经济·为美启航"——暨东方 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在奉贤举行。上海市及奉贤区政府领导、嘉宾及媒体逾百人齐聚,共 同见证这一集智能制造、工业旅游、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美妆新城正式启幕。 东方美谷·自然堂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启动 聚力首发经济 打造消费新增长 作为奉贤区对接上海市"首发经济"战略的标杆项目,此次"首发经济·为美启航"——暨东方美谷·自然堂 未来美妆城首发仪式以 "未来美妆城首发、化妆品科学与艺术展厅首发、工厂店首发、新品首发" 四大 首发为引擎,全面呈现自然堂集团在智能制造、科研创新、绿色发展与消费体验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座未来美妆城集美妆科学知识传播、产品展示、智慧生产、即时消费于一体,实现了从"制造源 头"到"消费终端"的无缝衔接,已成功入选"2025年上海市十大标志性文旅项目"。而其背后所依托自然 堂集团生产基地,总占地161 亩、总建筑面积达12.7万平方米。该基地拥有护肤品、彩妆、洗护、面膜 四个品类车间,共68条生产线, ...
辽宁新增三处国家工业遗产
辽宁日报· 2025-10-31 09:04
大连市交通公司电车工厂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民主广场7号,办公楼、变电所、修理厂、停车场、电 车轨道等均为有轨电车建设初期始建,已有百年历史。大连电车发展史与城市历史深度交织,成为丈量 城市变迁的独特标尺。 首山变电所位于辽阳县首山脚下,是抗美援朝时期为保障鞍钢供电而紧急建设的154千伏备用变电 所。为防空袭,整个变电所建于人工开凿的石英岩山洞内。历经七十余载发展与数次升级,它已从昔日 的备用变电所,发展为全省首座智能化变电站及全国首座数字化孪生变电站,是地区电力发展的缩影。 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丰富且独具特色,既包括有形的厂房、车间、机器设备, 也包括无形的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 用工作,构建分层分级工业遗产体系,通过开展省、市级工业遗产认定,全面提升社会保护意识,引导 全社会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我省大力推动工业旅游发展,设计工业旅游线路,开发 具有工业遗产特色的文创产品。 在发酵罐锈蚀、穹顶斑驳的老厂房里,一场涵盖绘画、陶瓷、影像等内容的艺术展正在进行,游客 穿行其中,不时驻足拍照——这是深秋时节,沈阳市铁西区红梅文创园内的 ...
国家工业遗产“上新”,更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15:03
游客在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游览。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32处工业遗产榜上有名。作为全世界唯一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发展工业旅游的富矿,多元的工 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感受工业文化、触摸岁月肌理的载体。 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底蕴,发展多种场景和形态的工业旅游,越来越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跟 随记者,走近本次"上新"的其中3处国家工业遗产,看当地将工业之美与文旅发展相融合的生动故事。 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老厂区拥抱潮流生活 长安大华纺织厂老厂房夜景。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前墅龙窑依山而建。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据铁西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文创园已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近1.2亿元,成为 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长安大华纺织厂:博物馆留存时代记忆 从西安火车站出来,沿着太华南路向北走,蒸汽管道、钢结构厂房、红砖墙等建筑元素渐次跃入视野, 长安大华纺织厂到了。这座始建于1935年的工厂,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已停止轰鸣,厂房变成了博物馆, 厂区变成了文化街区,而那些旧时光仍然被珍藏在西 ...
更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9 06:52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32处工业遗产榜上有名。作为全世界唯一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发展工业旅游的富矿,多元的工 业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感受工业文化、触摸岁月肌理的载体。 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底蕴,发展多种场景和形态的工业旅游,越来越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跟 随记者,走近本次"上新"的其中3处国家工业遗产,看当地将工业之美与文旅发展相融合的生动故事。 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 游客在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游览。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长安大华纺织厂老厂房夜景。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前墅龙窑依山而建。丁蜀镇人民政府供图 老厂区拥抱潮流生活 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的红梅味精厂老厂区,曾是张师傅工作了20多年的地 方。虽已停产多年,这片厂区如今依然热闹:13处遗留的工业厂房变成集艺术展览、产业办公、文创商 业等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园区,中心广场周围开了80多家特色小店,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老工人在厂区里走着,也不觉得陌生,看到这里变成很多游客打卡的地方,心里很高兴。"张师傅 指着一处老厂房说,"过去是发酵车间,现在叫' ...
开采矿石、游核电站……“逛工厂”缘何成为文旅“香饽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8 08:0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阅读提示 游客对工业生产流程的好奇、对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以及体验式旅游市场日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工 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矿井下,载着游客的复古小火车缓慢行驶,在不远处的煅烧炉群,几幢石头垒砌的小屋吸引了游客注 意。"这里原是矾矿三车间第100号结晶间,如今改造成了矾文化活动实践基地'矾客工厂',用于展示矿 石开采、煅烧、溶解、结晶等一整套炼矾工艺。"讲解员介绍说。 从雪花窟、鸡笼山矿硐群、水尾山矿硐群等炼矾重要遗址,到挑矾古道、街巷、传统民居等矿业活动遗 产,再到矾塑、明矾炼制技艺、矿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世界矾都"之誉的矾山镇,近年来逐 渐成为当地的旅游"明星"。 近日,浙江杭州的陈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她们头戴黄色安全帽,在 模拟井巷体验开采矿石,在原矿区保留的6个结晶池观察明矾结晶过程,在室内活动区体验矾塑非遗项 目等。 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是浙江省新近评选的"2024浙江十大好玩的工厂"之一。记者了解到,这些"好玩 的工厂"还包括当地一些电器企业、酿造食品公司、核电公司、丝绸工业园等。它们让"工厂游"与研学 ...
到2027年,北京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新京报· 2025-10-24 22:16
近年来,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探访汽车工厂、参观智能产线、打卡工业博物馆,这些硬核体验正迅 速跻身老百姓的"旅游新清单"。据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工业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已 评定北汽享界工厂、北冰洋义利园区等30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首钢园、798·751园区、二锅头酒博 物馆3家单位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方案提出,开展工业文化资源系统摸底,到2025年底,完成首轮普查,建立全市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和 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利用体系,推动"以用促保",对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项 目,可以支持办理用地性质转换。另外,对旅行社开发的精品工业线路和"北京礼物"中市场认可度高、 销售好的工业产品,给予资金奖励。鼓励产业公园、热门点位参与标准化达标评优,对符合条件的积极 推荐创建3A级以上景区。 10月11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 案(2025-2027年)》,简称京版工业旅游"十五条"。方案提出,聚焦首钢园、798·751园区等工业遗产 名园,以及机器人创新园区、火箭大街、低空经济小镇等高科技园区,打造5个"来京必去"产业公园;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工厂为何成为“网红打卡地”?
新华网· 2025-10-20 10:12
工业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期间工业旅游成为市场黑马,航空与汽车工业游市场关注度占比超20%[2] - 重庆816核工厂、吉利汽车工厂、嘉兴火箭工厂等入围关注度榜单TOP5[2] - 社交平台上“工厂参观”等话题浏览量达数百万,相关攻略点赞收藏量高[2] 工业旅游兴起原因 - 工业旅游填补了“现代生产力展示”的市场空白,其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契合游客对差异化、深度化体验的需求[4] -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颠覆了传统工厂刻板印象,先进技术带来的科技感场景赋予工厂强烈视觉吸引力[4] - 食品、服装等贴近生活的工业旅游项目能够激发公众兴趣,满足人们对品质和工艺的好奇心[4] 企业开放工厂的商业逻辑 - 开放工厂首要考量是建立“信任感”,通过让消费者亲眼看到生产细节来打消其对产品安全的顾虑[7] - 工业旅游能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认同,形成情感连接,培育更具黏性的用户群体,是实现品牌传播和收益增长的重要手段[7] - 通过“参观+研学+消费”模式,企业能够同时实现品牌传播和收益增长[7] 典型案例经济效益 - 青岛啤酒博物馆2024年接待游客超18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2亿元,品牌价值攀升至376亿元[7] - 螺霸王通过门票、餐饮、文创等渠道,2021年至2024年累计创收超3000万元,文旅融合带来的高频传播相当于品牌初创时期千万级广告投放[9] 工业旅游发展基础与前景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资源基础非常丰富[10] - 企业在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时可利用现有厂房资源,无需大规模新建,前期投入少、落地快,降低了开发门槛与风险[11] - 政策明确打造工业文化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和线路,截至2024年底已公布2批共122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6批共232家国家工业遗产[11] - 预计未来五年工业旅游产业将保持18%的年均增速,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11]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目前部分工业旅游项目停留在“隔着玻璃看生产”的浅层体验,缺乏深度互动和个性化服务,餐饮、住宿等配套有待完善[14] - 产业与旅游结合复杂,部分企业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需在生产安全、旅游体验与环保成本间寻求平衡[14] - 未来工业旅游产品将向多样化发展,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有助于增强沉浸感与互动性[14]
“逛工厂”,何以成为旅游新潮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17:16
工业旅游的兴起与特点 - 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工厂从“闲人免进”转变为“开门迎客”[1] - 工业旅游通过沉浸式、互动式项目设计,超越传统生产线参观模式,实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9] 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旅游 -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将生产线变为风景线,游客可在参观长廊俯视机器人协同作业,安装汽车部件[1] - 小米汽车工厂自2024年4月开放参观以来,累计总接待量超过13万人次,游客可乘坐观光车亲眼看到汽车生产环节,包括每120秒生成一个压铸件的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1][2] “大国重器”与装备制造领域的工业旅游 - 上海江南造船厂自2019年推出工业旅游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游客可参观历史模型并亲临码头见证万吨巨轮建造过程[3] - 工业旅游具有科学技术教育功能,能让深奥的科技知识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变得直观可触,提升公众科学素养[3] 消费品与食品领域的工业旅游 - 江西南昌煌上煌工业旅游基地通过裸眼3D技术展示酱卤文化,并提供美食试吃与互动体验,已吸引超百万游客[3] - 广西柳州螺霸王产业园展示全自动生产线,2021年至今园区已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游客可亲手制作螺蛳粉[4] - 上海某食品工厂和重庆火锅底料工厂提供可触可感的互动体验,游客可亲自参与比萨制作或DIY火锅底料[6] 老字号品牌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 - 北京北冰洋义利园区展示现代化生产线,并开辟互动体验区与怀旧街区,游客可亲手调制汽水并沉浸式重温城市记忆[7] - 青岛啤酒博物馆建在1903年老厂区,完整保留百年德式工业建筑群和21件国家级文物,同时展示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实现工业1.0历史文化与工业4.0生产线的结合[7] - 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园区,如北京798艺术区、首钢园、上海M50创意园、成都东郊记忆,以其粗犷与文艺交织的气质成为热门打卡点[9] 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与政策支持 - 工业旅游为企业带来门票、文创产品等直接收入,并通过“眼见为实”的体验感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工厂成为“可参观的品牌展厅”[10] - 中国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旅游规范化、高质量化,目前共有230多项国家工业遗产、400多项省级工业遗产,已建成700余个工业博物馆和100余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