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尼龙材料PA10T
搜索文档
民企院士增多背后:广东民营科技力量融入国家创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21:28
院士评选机制变革 - 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71人,其中3位来自民营企业,包括比亚迪的廉玉波、金发科技的黄险波和宁德时代的吴凯 [1] - 此次评选打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国企的“主场”地位,是院士制度的“破冰之举” [1][3] - 中国工程院在2024年5月宣布拿出8个院士名额专门支持民企,凸显对来自企业一线科研人员的重视 [2] 民企科研创新地位与贡献 -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在AI、大模型、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最大的推动力量几乎都来自民企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正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2] - 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诸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是民企舍得在研发上投入 [2] 当选院士的技术成就 - 廉玉波首创无模组刀片电池技术,解决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世界性难题 [1][3] - 黄险波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成功研发高温尼龙材料PA10T,成功替代LED灯支架中的传统陶瓷材料,将成本降至进口产品的60% [3][5] - 吴凯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广东民企创新表现 - 广东今年新添9位两院院士,其中2位来自民营企业,这是广东历史上首次有民企专家当选院士 [4][5] - 广东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65%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 [5] - 在全省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九成 [5] - 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国际首创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创新药依沃西单抗等国际“首个”成果均来自广东民营企业 [5] 对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 民企专家当选院士将加速广东高校老师与市场的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1] - 对广东在“十五五”期间大力发展前沿科技,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互促双强意义重大 [1][7]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3年成为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新能源产业成为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7] - 广东正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重大工程,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