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指数基金

搜索文档
揭秘真相,养老投资如何跑赢通胀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02
养老投资策略误区 - 将稳健等同于零波动是常见误解 低估时间对波动的稀释作用[1] - 全部投向低风险理财会导致购买力持续缩水[1] 通胀对购买力的侵蚀 - 广义货币M2增速与GDP增速之差构成真实通胀率指标[2] - 2014-2025年中国真实通胀率区间为0.4%-8.7% 中位数4.3% 平均值4.0%[3] - 按4%通胀率计算 30年后100万元购买力缩水至33万元[3] 权益资产的长期价值 - 权益资产短期波动大但长期具备不可替代特性[5] - 与企业盈利增长深度绑定 可分享经济发展红利[5] - 通过复利效应实现长期增值[5] 历史数据验证 - 美国股市1802-2012年实际年化收益率达6.9%[6] - 长期国债实际年化收益率为3.6% 美元购买力年均下降1.4%[6] 持有期限与风险关系 - 持有5年内股票风险高于债券[11] - 持有10年股票风险收益比显现优势[11] - 持有20年以上股票风险水平低于债券[11] 温和权益参与方式 - 红利策略通过高股息指数基金获得稳定现金流[14] - 目标风险基金可预设10-25%权益仓位追求稳中求进[14] 长期投资逻辑 - 投资期限拉长至二三十年 市场波动成为低成本布局机会[12] - 短期波动是自然起伏 真正风险在于安全幻觉[12]